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IT标志技术在鱼类资源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王宇亮谢意军黄晋袁劲松...
    1-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PIT(passive integrated transponder)标记因其具有储存的信息量大、持久可靠、识别迅速、性能稳定、唯一性、体积小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鱼类种群动态、增殖放流、生境选择和过鱼设施等研究领域,成为鱼类资源保护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介绍了PIT标志技术的工作原理,梳理了1991-2020年国内外PIT标志技术在鱼类资源保护中的应用研究,探讨了PIT标志技术在鱼类种群动态、过鱼设施、增殖放流以及生境选择等研究中的成效.通过对比国内外PIT标志技术的应用研究情况,结合国内鱼类资源保护工作的实际需求与研究现状,分析了国外PIT标志技术应用研究对我国开展相关工作的指导作用,指出PIT标志技术在我国应用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加强PIT标志技术在过鱼设施的长期监测、鱼类增殖放流、鱼类种群动态与鱼类生境选择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提升PIT标志技术在鱼类资源保护研究中的技术水平,制定PIT标记应用的技术规范,建立我国PIT标记监测网络平台等建议,以满足鱼类科研、保护和管理的需要.

    PIT标志检测技术鱼类资源保护应用研究

    烤烟刺激性和杂气的影响因素及主要改善措施

    李元昊杨谨瑞岳晓余雯...
    6-1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刺激性和杂气是衡量烤烟品质最主要的感官质量指标,综述影响烟叶刺激性和杂气的主要研究,重点对烟叶化学成分(含氮化合物、糖类、氯元素等)及其影响因素(生态环境、品种、pH)、物理性状、栽培和加工(栽培、初烤、复烤、陈化)3 个方向和多个维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跟踪分析,现阶段的研究结果表明:烟叶刺激性和杂气感官评吸质量是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本质上是受化学成分含量及比例的影响.总结了降刺除杂的主要农艺措施和工艺措施,为烤烟行业降刺除杂以提高感官质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烤烟刺激性杂气农艺措施工艺措施

    我国蚜虫生物防治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高玥张元臣郝钢王兴云...
    11-1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蚜虫是重要的吮吸类农作物害虫,除了刺吸危害,还作为传毒媒介传播多种植物病毒,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对于蚜虫的防治普遍还是使用化学农药,但长期的化学防治会带来3R(抗性、残留、再猖獗)问题,而生物防治作为绿色环保的防治措施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近些年我国蚜虫生物防治的研究现状和展望进行综述,以期为蚜虫生物防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思路和依据.

    蚜虫生物防治天敌病原微生物植物源农药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果园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系统研究进展

    李小明冯青春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果产业是我国农业农村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当前果园生产管理水平、特别是机械化、信息化水平相对落后.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果园移动机器人可实现复杂环境下稳定、高精度的自主导航,为果园移动平台提供了智能、高效的自主导航手段,有力支撑了智慧果园的建设.分析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果园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系统研究现状,指出研究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结合果园实际复杂、多样工况的环境,围绕定位与建图、路径规划与决策控制策略等关键技术,通过多源传感器信息融合策略,实现复杂环境下的自主导航的研究方案.

    果园移动机器人多源信息融合自主导航SLAM

    适宜凉山产区烟叶质量的植烟密度研究

    杨清月李忠燕闫鼎伍德洋...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彰显凉山产区烟叶质量的适宜植烟密度进行研究.[方法]以云烟85为试验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设置4个植烟密度处理,在2个行距移栽规格下,使用行株距进行试验.[结果]900和1 000株/hm2 处理的农艺性状表现较好.900株/hm2 处理烤后烟叶的均价和上等烟比例较高,经济效益较好.900株/hm2 处理外观质量评价得分最高,表现较好.当行距为 120 cm时,900 株/hm2 处理总糖、还原糖含量较高,烟碱含量较高且适宜,钾氯比适宜.在行距为 110 cm时,900 株/hm2 处理烟碱含量适宜,氮碱比最接近最佳值,钾氯比最高且适宜,使得该处理化学成分表现较好.900株/hm2 处理烟叶香气质、香气量、余味且感官质量总分得分较高,质量档次较好.[结论]凉山烟区烟叶适宜种植密度为900 株/hm2,该处理各指标均表现较好.

    植烟密度产质量云烟85凉山烟区

    玉溪易门雪茄烟种植适应性研究

    范吴蔚钱程杰李鹏王海...
    27-2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雪茄烟在易门县种植的适应性,在易门县3个核心烟区开展了雪茄烟试种试验,对农艺性状、病害发生情况、晾后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试验地点雪茄烟长势较好,未发生严重病害,烟叶外观质量较好,化学成分协调,产量适宜,具有种植雪茄烟的可行性.其中,绿汁镇的雪茄烟株高、茎围、最大叶长和叶面积系数都显著大于其他地区,外观质量得分高,各化学成分指标除蛋白质外均高于其他地区,产量为2 000.25 kg/hm2,与其他地区达到显著差异,可见绿汁镇为易门县雪茄烟种植的最适宜区域.

    雪茄烟农艺性状化学成分可行性

    不同烤烟品种在咸阳旬邑烟区的适宜性评价

    王慧芳张希王智慧袁华恩...
    30-3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出适宜旬邑烟区生态环境的烤烟新品种,为其优质烟叶生产和利用提供依据,于2022年以旬邑烟区主栽品种秦烟99为对照,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秦烟99、秦烟96、秦烟201、中烟100、豫烟13和Y2001这6个品种的大田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田间自然发病率、经济性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烤后烟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烤烟品种的生育期差异较小,为142~155 d;秦烟96和Y2001田间生长势强,抗病性强,产量、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较高,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表现优异,化学成分协调性好,可作为旬邑烟区储备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烤烟品种咸阳旬邑烟区产质量适宜性评价

    广西冬种马铃薯节肥品种筛选

    石达金吕巨智唐国荣李发桥...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广西10个马铃薯品种为研究对象,比较常规施肥和减施肥20%条件下各马铃薯的株高、茎粗、产量、单株结薯数、商品薯率等农艺性状以及蛋白质、淀粉含量等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减施肥20%条件下,各马铃薯品种的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和产量受到抑制,其中,靖薯6号和陇薯7号减产高达35%以上,丽薯6号和03-3-2减产28%左右,12 号、桂农薯1 号、云薯107 和会薯8 号减产15%左右,会薯16号和费乌瑞它减产10%左右.12 号和桂农薯 1 号在减肥条件下,产量最高,品质影响较小,更适合广西地区减施肥条件种植.

    广西马铃薯减施肥性状指标生理指标

    自然降温过程中北京地区3种绣球的耐寒性研究

    王煜琳黄焜周祎晴苏雪...
    42-4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乔木绣球"安娜贝拉"(A)、圆锥绣球"香草草莓"(B)及大花绣球"无尽夏"(C)3种绣球为试材,通过测定在北京露地环境自然降温过程中3种耐寒覆盖条件下的次年成活率、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相对含水量,研究其北京露地栽种耐寒性差异.结果表明,自然降温过程中,越冬存活率、叶片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依次为C>A>B,叶片相对电导率依次为C>A>B,相对含水量依次为C>B>A.3种绣球的电导率均随温度下降而升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相对含水量与气温变化呈部分相关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种绣球基本能在北京地区实现露地越冬,但耐寒能力有一定差异,耐寒性依次为大花绣球"无尽夏"、乔木绣球"安娜贝拉"、圆锥绣球"香草草莓",采用覆盖物可起到一定耐寒效果.

    北京动物园绣球耐寒性电导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

    铅锌矿采选周边土壤农产品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评价

    吕少银徐光军曾从江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铅锌矿采选活动对下游农用地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以贵州某铅锌矿企业采矿点、选矿厂、尾矿堆场下游农用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布点法分别采集研究区A区、B区土壤和农产品样品,并测定8 种重金属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Pi)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N)对研究区农用地土壤8种重金属(Pb、Cd、Ni、As、Hg、Cu、Cr、Zn)进行污染特征分析和风险评价,采用高危商(HQ)和高危指数(HI)评价水稻玉米中重金属对成人和儿童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该区域农用地土壤受到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Cd重度污染,As和Zn轻度污染;研究区A区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大于B区,Cd对综合污染指数的贡献最大;该区域农产品中重金属主要是Cd含量超标,水稻Cd超标率大于玉米;研究区水稻和玉米中重金属总量与土壤中重金属总量相关性不显著;摄入该区域水稻和玉米,单一重金属Cd和As对人体健康风险大,水稻对人体产生的健康影响可能性大,且对儿童的影响明显大于成人,玉米不会对人体产生健康影响.

    铅锌矿采选重金属农产品污染状况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