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生弯颈霉C41-3产低温脂肪酶发酵条件优化

    孙蕊苏丹张文浩吕国忠...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化地生弯颈霉C41-3产低温脂肪酶发酵条件,为扩大低温脂肪酶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棕榈酸对硝基苯酯(p-NPP)比色法测定脂肪酶的活性.[结果]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胰蛋白胨40 g/L、α-乳糖20 g/L、MnSO4·H2O 1 g/L、NH4NO3 1 g/L、乳化芥花油20 mL;最佳发酵条件为pH 5、发酵温度15℃、培养时间4 d.优化后,地生弯颈霉C41-3的脂肪酶活性从199.40 U/mL增加至5700.72 U/mL,脂肪酶活性增加了约27.6倍.[结论]该新型脂肪酶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低温脂肪酶地生弯颈霉C41-3发酵条件优化

    植物维生素B1生物合成及生物强化的研究进展

    孙亚丽唐家琪毛馨晨王子瑞...
    5-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维生素B1是所有生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作为多个酶的辅因子,参与重要的细胞代谢途径.人体缺乏维生素B1会增加罹患心血管及神经失调性疾病的风险.与植物和微生物不同,人类和其他动物不能从头合成维生素B1,必须从饮食中获取.因此,研究植物中维生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对植物中的维生素B1含量进行生物强化具有重要意义.维生素B1合成途径中有许多酶的参与,如嘧啶合成酶(THIC)、噻唑合成酶(THI1)、硫胺素磷酸合成酶(TH1)、硫胺素单磷酸酶(TH2)和硫胺素焦磷酸激酶(TPK)等.结合相关研究,对维生素B1在植物中的生物学功能、生物合成途径及合成相关基因的功能进行总结,并介绍了通过代谢工程实现生物强化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植物中维生素B1含量提供参考.

    维生素B1硫胺素生物合成生物强化植物

    家鸡免疫性状调控基因研究进展

    曹建艳闫世雄张瑞芳豆腾飞...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鸡的免疫性状是一种由多个微效基因调控的经济性状.随着规模化和集约化养鸡业的发展,家鸡免疫功能受环境中的病原体影响加重,传统的疾病治疗方案受限.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探究家鸡的免疫相关基因的调控机制,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家鸡的免疫力.对家鸡免疫系统进行了概述,从免疫防治和疾病方向综述了TLRs、MHC、MX、IFN、NRAMP和IL等影响家鸡免疫性状的关键调控基因,旨在为家鸡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家鸡免疫调控基因抗病育种

    NaCl胁迫对不同玉米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姜会岭杨婧隋鲁鹏褚鹏飞...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室内培养和盆栽试验,以郑单958(ZD958)、京科968(JK968)、登海605(DH605)、登海鲁西206(LX206)、登海鲁西208(LX208)5个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5个盐浓度处理,分别为0(CK)、60、120、180、240 mmoL/L NaCl,研究不同玉米品种在盐胁迫下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变化,以期为耐盐玉米品种的选育和盐渍化土壤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盐胁迫对不同玉米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存在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60 mmoL/L NaCl处理的相对发芽率、根长指标没有显著差异;其他盐浓度均对玉米的相对发芽率、株高、根长、干重、根系生长、相对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产生抑制作用,各项指标在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在S1处理中,耐盐性强弱依次为DH605、ZD958、JK968、LX208、LX206;在180和240 mmoL/L NaCl处理中,ZD958的综合评价值都为最大值,其次为LX208.

    玉米NaCl胁迫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江苏淮南地区白麦品种筛选研究

    倪杰王金锁冯丹丹万涛...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皮小麦是一种大穗型且出粉率高的小麦品种,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受到农民的青睐,为了筛选出适宜江苏省地区大面积种植的白麦品种,通过选用常见的17种白麦,以淮麦33为对照品种,对田间表现、抗性及产量等进行了综合调查比较,以期筛选出综合表现良好及产量高的白麦品种.结果显示,白麦的全生育期在215~219 d,对照淮麦33的全生育期偏长,大部分品种的全生育期都低于对照;在田间表现方面(株型、落粒性、穗层整齐度及熟相等),淮麦系列(淮麦45、淮麦47、淮麦49、淮麦52)、宁麦系列(宁中麦1号、宁麦16164)、瑞华麦549和徐麦2023表现良好;从抗性方面来看,所有白麦品种的冻害程度在冬季都高于春季,大部分品种均未发生倒伏,所有品种在温度适宜及病虫害防治及时后均未发生病害;从产量方面来看,淮麦33产量排名为12处于中等偏下,淮麦系列(淮麦45、淮麦47、淮麦49、淮麦52)、宁麦(宁麦16164和宁中麦1号)、瑞华麦549和徐麦2023的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品种,这主要与其有效穗和千粒重偏高有关.综上所述,综合考虑到田间性状、抗性及产量等方面,筛选出宁麦16164、淮麦45、淮麦47、徐麦2023、淮麦52、瑞华麦549、宁中麦1号、淮麦49这8个品种明显优于对照,可在该地区推广种植.

    白皮小麦生育期性状抗性产量结构

    青稞籽粒表型性状和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小强徐齐君曾兴权羊海珍...
    24-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328份来源不同区域的青稞种质资源为材料,对5个籽粒表型性状(长均值、宽均值、长/宽、直径和千粒重)和4个品质性状(总淀粉、直链淀粉、蛋白质和β-葡聚糖)进行了测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测定的9个性状在供试种质资源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青稞籽粒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幅为6.23%~17.22%,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幅为10.60%~27.34%.9个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均高于1.8,表明供试材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从区域上看,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国外、西藏山南、国内其他地区、西藏昌都、西藏日喀则、西藏拉萨、西藏林芝、西藏阿里.

    青稞籽粒表型性状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

    山东莱阳古梨树群系统的特征与保护实践

    孔维府于岩孙少君李兴佐...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山东莱阳古梨树群系统概况,阐述了山东莱阳古梨树群系统的特征,包括历史、种质和生物物种资源、风土适应性、活态生产技艺、梨文化、沙地-古树景观及政策、科技、产品开发、管理和销售等方面,提出了山东莱阳古梨树群系统的保护措施.

    莱阳古梨树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15个辣椒品种在云南的引种表现

    谢雪果于冬冬陆龙华廖晨...
    34-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引进的15个辣椒品种为试材,筛选、培育适于石屏县乃至云南省栽培且能在窗口期上市的辣椒品种,同时筛选5种辣椒常见病害的最佳防治方法.通过对引进品种的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等进行调查,同时对5种辣椒常见病害(辣椒褐斑病、辣椒病毒病、辣椒白粉病、辣椒疫病和辣椒根腐病)进行田间防效试验.15个引种品种引种成功,均可在同一时间、同一栽培密度下栽培,并得出规范化栽培模式.结合田间管理难易程度、成本投入、病害发生程度及产量等因素,15个辣椒引种品种推荐种植综合排序为YTH-12>YTH-10>YTH-9>YTH-4>YTH-6>YTH-7>YTH-15>YTH-1>YTH-3>YTH-13>YTH-2>YTH-8>YTH-11>YTH-5>YTH-14.5%亚胺唑WP 600倍液处理、2%香菇多糖水剂1500倍液+壳聚糖800倍液处理、40%氟硅唑乳油7000倍液处理、52.5%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1250倍液处理及20%二氯异氰尿酸钠悬浮剂300倍液淋根处理分别为辣椒褐斑病、辣椒病毒病、辣椒白粉病、辣椒疫病和辣椒根腐病的最佳防治方法.试验结果为辣椒引种、规范化种植、病害防治及今后的推广提供了有力依据.

    辣椒引种田间防效窗口期栽培技术土壤改良

    不同香菇品种拮抗反应·ISSR标记与农艺性状分析

    张玉铎郭永杰张东雷徐凯...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区分常用香菇品种L808和申香215,以香菇武香一号为对照,对3个品种进行了拮抗试验、ISSR分析和农艺性状比较,结果表明:武香一号与L808和申香215拮抗反应明显,L808与申香215品种间无明显拮抗反应;在农艺性状比较方面,同一栽培条件下,品种L808和申香215在形状、颜色性状上无明显区别,但是在菌丝体长速、生长发育各个阶段时间节点、子实体大小、单菇重、生物学效率等性状上存在明显差异;在ISSR分子标记中申香215和L808存在特异性条带,能够有效区分2个品种.

    香菇品种比较拮抗反应分子标记

    2种生长环境条件下北陆蓝莓开花物候与生殖特性的对比研究

    张晏嘉张子鹏刘玉伟杨姗霖...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北陆蓝莓的开花物候与生殖特性进行研究,于2022年4-7月,分别在露地和温室2种环境下对北陆蓝莓4种水平的开花物候特征和单花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在露地环境下北陆蓝莓花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中上旬,种群、个体、花序和单花4种水平上的开花持续时间分别为(25±1)、(20±1)、(12±1)和(10±1)d.在个体水平,开花振幅曲线为单峰式,开花同步指数为0.723,属于集中开花模式,具有较高的相对开花强度,其分布频率偏斜度为1.12.温室环境下,北陆蓝莓花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花期较露地蓝莓种群提前约30 d.种群、个体、花序和单花4种水平上的开花持续时间分别为(17±1)、(12±1)、(10±1)和(10±1)d.开花振幅曲线为单峰式,开花同步指数为0.745,其分布频率偏斜度为1.23.北陆蓝莓单花具有特殊的花部结构,其形状呈坛状、铃形,根据花瓣开口大小可分为4个阶段,即开花前期、开花初期、开花盛期和开花末期.开花前期花瓣顶部未见开口;开花初期花瓣顶部开口1~2 mm,开花盛期花瓣顶部开口3~5 mm,开花末期,花瓣脱落.花序水平上开花数与坐果数、花期持续时间、始花期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该研究结果可为北陆蓝莓在东北平原的品种选育、高效栽培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北陆蓝莓开花物候露地环境温室栽培相对开花强度开花同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