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连水提液对腐皮镰孢菌抑制效果研究

    贾正燕王昌梅张啸赵兴玲...
    195-197,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黄连水提液对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的抑菌效果,为深入研究中药对植物根腐病防治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将黄连剪成0.5 cm左右的小段,称取10 g黄连,加入150 mL无菌水煮沸,小火熬30 min,提取其有效成分,得黄连水提液.采用二倍稀释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黄连水提液对腐皮镰孢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及最适抑菌量.[结果]1 g/mL黄连水提液稀释后对腐皮镰孢菌的抑菌效果较差,4 d平均抑菌率不到20%,最小抑菌浓度为16 mg/mL;1 g/mL的黄连水提液增加用量后对腐皮镰孢菌的抑制效果明显增加,最适用量为0.3 mL,此时最大抑菌率可达76.56%,最大平均抑菌率达57%.[结论]不同浓度及不同用量黄连水提液对腐皮镰孢菌的菌丝生长具有显著影响,最小抑菌浓度为16 mg/mL,最适抑菌量为0.3 mL.

    根腐病腐皮镰孢菌黄连水提液最小抑菌浓度最适抑菌量

    利用四级验收模式来提高调拨烟叶纯度的实践与思考

    李福元李敏
    198-199,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烟叶的等级纯度,在烟叶调拨过程中采用"四级验收模式",实行"预检、质检、巡检、打叶复检"的四级验收模式,既能督促各级检验人员认真负责地完成质量验收工作,达到上一环节对下一环节负责、逐级监督的目的,又能通过四级验收模式加大抽检比例,将烟叶大货中存在的问题更加准确地反映出来.经过2017—2019年的烟叶调拨实践,烟叶的平均等级纯度较2014—2016年提高了8.09百分点,上等烟等级平均纯度提高了10.61百分点,从而为提高烟叶质量和卷烟品牌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级验收模式调拨烟叶纯度

    滚筒式烘丝机"干头干尾"控制模式研究

    罗一鸣何国兴张献英
    200-201,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了降低叶丝干燥工序存在的"干头"和"干尾"烟丝量的问题.[方法]在叶丝干燥加工过程中,对叶丝干燥设备为KLD-25000型滚筒式烘丝机的"干头干尾"控制模式进行调整处理,选取牌号A和牌号B为对象,测定分析烘丝干头质量和干尾质量的变化,计算烟丝干头干尾率.[结果]与改进前相比,改进后的A的平均干头质量、干尾质量、干头干尾总质量分别降低16.64、12.70和29.34 kg,降低幅度分别为40.19%、51.08%和45.45%;B的平均干头质量、干尾质量、干头干尾总质量分别降低22.96、15.68和38.64 kg,降低幅度分别为38.21%、47.76%、和42.48%.与改进前相比,改进后的A和B的干头干尾率降低幅度分别为30.41%~66.07%和31.71%~61.36%.[结论]优化烘丝机控制模式后,降低了烟丝的干头干尾质量和干头干尾率.

    "干头干尾"烟丝滚筒式烘丝机控制模式干头干尾质量干头干尾率

    60Co-γ射线辐照对蛹虫草子实体生物活性成分的影响

    王平刘桂君周思静乔宇琛...
    202-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60 Co-γ射线辐照对蛹虫草中4种生物活性成分的影响,采用剂量分别为5.0、10.0、15.0、20.0 kGy的60 Co-γ射线辐照蛹虫草子实体干品,采用比色法测定多糖和虫草酸含量,最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虫草素及腺苷的含量.结果表明,0~20 kGy剂量的60 Co-γ射线辐照对蛹虫草子实体干品中多糖、虫草酸、虫草素及腺苷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可采用辐照的方法对蛹虫草子实体干品进行灭菌.

    子实体多糖虫草酸虫草素腺苷

    马铃薯可溶性固形物的近红外光谱快速定量模型及优化

    陈素彬杨华罗蓉胡振...
    205-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了检测马铃薯的饲用品质,用近红外光谱法建立马铃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快速测定模型.[方法]以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原始光谱的校正模型为基础,用蒙特卡洛交互验证法剔除异常样本,经比较选择标准正态变量和均值中心化算法进行光谱预处理、光谱-参考值共生距离法划分样本集,然后对所得数据分别以PLS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建立定量校正模型,并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和风驱动-差分进化混合算法完成相应模型的特征波长和参数优化.[结果]优化的PLS模型和LS-SVM模型波长变量分别减至全光谱的8.67%、67.80%,二者的Rc 2、Rp 2、RMSEC、RMSEP、RPD分别为0.9708、0.9542、0.2586、0.2628、5.91和0.9873、0.9830、0.1705、0.1734、8.96,LS-SVM模型的各项性能指标全面优于PLS模型.[结论]2种定量模型均可用于马铃薯SSC的实际检测工作.

    可溶性固形物近红外光谱分析定量模型偏最小二乘法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栽培型和野生型马齿苋茎叶功能成分分析及抗氧化作用

    赵学志宋曙辉张俊倩唐小燕...
    210-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栽培型和野生型马齿苋茎叶功能成分及抗氧化作用.[方法]以栽培型马齿苋和野生型马齿苋为材料,分别对2种类型马齿苋茎和叶的主要功能成分进行分析.采用DPPH·清除试验、黄嘌呤氧化酶抗氧化和二酪氨酸/酪氨酸3种抗氧化方法对其抗氧化作用进行试验.[结果]2种马齿苋多表现为叶中功能成分高于茎.野生型马齿苋多酚、总黄酮和β-胡萝卜素茎叶总含量高于栽培型,而有机酸和多糖以栽培型马齿苋中总含量高于野生型.栽培型马齿苋抗氧化作用好于野生型马齿苋.[结论]栽培型马齿苋可以作为潜在的抗氧化资源加以利用.

    马齿苋栽培型野生型功能成分抗氧化作用

    微喷灌水技术对葡萄品质的影响

    花永辉
    213-216,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微喷灌水技术,通过监测不同时间间隔弥雾调控处理下葡萄园温度、湿度、果实品质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通过弥雾调控可调节葡萄园微环境温湿度,其中平均温度差比对照处理低0.8~1.1℃,平均湿度比对照处理高5.0%~6.8%.在葡萄果实品质表现上,WP1(每天喷水1 h)、WP2(隔1 d喷水2 h)、WP3(隔2 d喷水3 h)和CK(常规滴灌)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21.5%、19.8%、20.1%和19.1%,总糖含量分别为19.1%、19.3%、18.2%和17.5%,总酸含量分别为46.8、48.6、47.2和48.7 g/L,VC含量分别为2.8、3.0、2.4、2.1μg/g,同时,弥雾调控处理果粒重分别高出CK处理0.25、0.24、0.16 g.表明在葡萄果实生长关键期,采用架下弥雾调控技术,每天喷水1h或每隔1d喷水2h,有利于提高葡萄果实品质.

    葡萄微喷灌水技术弥雾调控果实品质

    木聚糖酶对牛粪厌氧干发酵产沼气的影响

    张陈CAMARA ZOUMANA苏有勇
    217-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牛粪产沼气性能,通过批式厌氧干发酵的方式考察木聚糖酶对牛粪产沼气的影响.在发酵温度55℃,总固体物(TS)浓度为40%,接种物含量30%,添加原料质量1%的木聚糖酶来进行牛粪厌氧干发酵.结果表明,木聚糖酶的添加不能缩短产沼气周期,但能提升沼气产量.试验组累计产气量为9.9 L,比对照组提升了22%,原料产气率为0.25 L/g,池容产气率为0.73 m3/(m3·d).产气过程与一般原料产气过程类似,但发酵周期较长.该试验结果为牛粪的高效利用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

    牛粪木聚糖酶干发酵产气率

    基于光质配比的智能植物补光试验研究

    李鑫刘健张博蔡喜平...
    220-223,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不同光质配比对植物生长有不同的生理意义,对LED智能植物补光灯进行研究,提出了可以"一灯多用"的光质配比补光方法.补光灯以FPGA为控制器,选用RGB-LED灯珠为补光灯源,通过光强传感器采集光强值,当与预设值不符时,调用补光配比方案库内与植物种类对应的补光信号,通过三路恒流驱动电路分别控制R、G、B 3个发光芯片的P WM占空比,以实现光谱可调、光质配比可调的智能补光.通过红蓝光2:1配比光照为生菜种子补光的萌发试验,发现种子萌发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智能补光灯成本低,设计简单,调光比例精确,基本可满足植物对光的需求,极具实用价值.

    LED智能补光PWM种子萌发光质配比方案库

    盘龙河流域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郭文雅李代华王葵范德方...
    224-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盘龙河流域22个雨量站1978—2018年的降水量观测资料,采用Mann-Kendall法、Morlet小波分析法、克里金插值法、3年滑动平均法、降水距平法、降水累积距平法对近41年来该流域降水量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41年来盘龙河流域降水量呈明显增加趋势的是年及夏季、冬季,而在春季、秋季的降水量则相对较少;降水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减少的趋势;在周期上,年降水量存在5个不同的主振荡周期,而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降水量均存在3个主振荡周期;年际变化上,年、春季和秋季降水量均呈下降趋势,倾向率分别为-6.19、-5.00和-14.00 mm/10 a,其中在夏季和冬季倾向率分别为8.75、6.27 mm/10 a,降水量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降水量变化特征空间分布盘龙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