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莱州湾贝类养殖区水质状况调查与评价

    刘嘉卓卢钰博于潇崔龙波...
    76-7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监测莱州湾贝类养殖区水质状况,旨在为海洋环境保护及贝类养殖提供参考.[方法]在2019年5—11月对莱州湾的8个位点进行水质监测,并采用营养指数法、营养状态质量指数法和内梅罗环境综合质量指数法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莱州湾水温、盐度和pH分别为12.24~27.04℃、29.05‰~30.72‰和7.52~8.22,适宜贝类的养殖;溶解氧和化学需氧量分别为6.55~8.31和1.24~2.25 mg/L,均符合国家二类水质标准;营养盐含量均在贝类养殖的安全范围内;养殖区内细菌数量均在合理范围之内;营养水平和水质评价总体来说该海域较为清洁,但在个别月份营养水平偏高.[结论]莱州湾贝类养殖区水质状况较好,适宜贝类的养殖.

    贝类养殖区海水质量监测评价莱州湾

    河南省国土空间开发形势分析

    樊林京李丽娟闫艳伟乔璐...
    80-85,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河南省国土空间开发的基础优势,总结了河南省多年来的经济发展成就,梳理了全省国土空间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摸清了全省国土空间承载状况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情况,提出了河南省国土空间开发面临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为河南省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基础研究.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形势河南省

    基于益生菌调节的太平鸡回肠SNP位点分析

    雒林通马芳唐德富包晓娟...
    86-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挖掘益生菌调节下太平鸡回肠SNP位点,将120只太平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益生菌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太平鸡回肠转录组的SNP位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SNP类型中,转换类型明显高于颠换类型,对照组中转换类型占22.55%~27.45%,颠换类型占11.43%~13.87%;益生菌组与对照组结果相似,转换类型(22.53%~27.46%)明显高于颠换类型(11.37%~13.94%).SNP位置分析表明,对照组和益生菌组总SNP位点分别为4684072和4647171个,其中位于内含子和基因间区的SNP位点最多.另外,在SNP功能分析中,同义突变SNP占比最高,在对照组和益生菌组中分别占7.01%和7.10%;非同义突变SNP在对照组和益生菌组中占比分别为2.97%和2.98%.该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太平鸡的分子标记开发、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以及辅助育种等提供基础数据.

    太平鸡益生菌回肠转录组测序SNP

    石臼港近岸海域春季鱼卵仔稚鱼调查研究

    王尽文黄娟陶卉卉吴风从...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石臼港近岸海域春季鱼卵仔稚鱼的种类组成、优势种、数量组成和分布情况,分析其群落结构的年际变化趋势.[方法]于2016年5月(春季)在石臼港区近岸海域用大型浮游生物网拖网所采集的鱼卵仔稚鱼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鱼卵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和生态类型特征;结合历史调查数据,分析该海域鱼卵仔稚鱼的演替趋势.[结果]此次调查该海域共采集到鱼卵13种,其中鲈形目(Perciformes)6种,鲱形目(Clupeiformes)3种,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2种,鲻形目(Mugiliformes)、鮋形目(Scorpaeniformes)各1种;所获仔稚鱼2种,鲻形目和鲈形目各1种.调查海域鱼卵平均密度为0.30 ind./m3,仔稚鱼平均密度为0.01 ind./m3,鱼卵优势种为绯衔(Callionymus beniteguri),仔稚鱼优势种为鮻(Liza haematocheilus).[结论]与历史资料相比,此次调查海域鱼卵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和优势种变化较大,资源量大幅度下降.

    日照港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优势种

    鳜·斑鳜及杂交鳜(鳜♀×斑鳜♂)的染色体组型研究

    吕青兰薛源史杨白刘苗...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鳜鱼(Siniperca chuatsi)、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及其杂交鳜(鳜♀×斑鳜♂)为研究对象,采用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和秋水仙素体内注射获得大量有丝分裂中期相的头肾细胞,直接制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后进行染色体组型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3种鳜鱼染色体数目皆为2n=48,均未观察到随体、次缢痕或其他特殊标志的染色体.鳜、斑鳜和杂交鳜的核型公式分别为2n=8sm+10st+30t(NF=56)、2n=2m+8sm+10st+28t(NF=58)和2n=2sm+12st+34t(NF=50).该研究鳜和斑鳜的染色体组型与其他水系种群相比有所差异,呈现多态性.首次报道的杂交鳜染色体组型与父母本皆有不同,显示了杂交后代复杂的染色体变异.

    斑鳜杂交鳜染色体组型

    发酵时间对青贮凤梨渣pH·亚硝酸盐·氨态氮·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王志敬杨慧山葛影影谭伟军...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发酵时间对青贮凤梨渣pH、亚硝酸盐、氨态氮、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含水量65%~75%的新鲜凤梨渣置于体积2.0 L的密封塑料青贮容器中,分别于发酵7、14、21、28、35 d取样,测定其pH、氨态氮、亚硝酸盐、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等指标.[结果]青贮凤梨渣的pH均显著低于新鲜凤梨渣(P<0.05),青贮21、28和35 d显著高于7和14 d(P<0.05);青贮凤梨渣的亚硝酸盐含量为3.50~11.13 mg/kg;青贮凤梨渣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低于新鲜凤梨渣(P<0.05),青贮28 d时显著高于其他青贮时间(P<0.05);青贮28、35 d时青贮凤梨渣氨态氮浓度显著高于21 d(P<0.05);青贮凤梨渣的乙酸、丙酸和乳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新鲜凤梨渣(P<0.05),28 d时乙酸、丙酸和乳酸含量均最高,且显著高于7 d(P<0.05),14 d后乳酸、丙酸和乳酸含量逐步稳定(P<0.05);青贮凤梨渣的丁酸含量均显著低于新鲜凤梨渣(P<0.05),35 d时丁酸含量最低(P<0.05).[结论]青贮凤梨渣的最佳青贮利用时间为28 d.

    凤梨渣青贮有机酸氨态氮

    志贺菌ipaH基因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文英何永彩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掌握青海省4种食源性动物体内志贺菌的分布情况,针对志贺菌属侵袭性质粒抗原H基因(invasive plasmid,ipaH)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志贺菌的PCR检测方法,优化反应体系,检测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将该方法应用于临床样本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PCR方法能特异性扩增志贺菌ipaH基因,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变形杆菌等均未扩增出条带;最低检测限值为1.8 pg/μL.在临床样本检测中,100株疑似菌株的阳性率为62.00%,其中牦牛源75.00%(3/4),鸡源35.29%(12/34),羊源44.44%(8/18),猪源88.64%(39/44);新鲜鸡粪和羊粪的阳性率分别为91.67%(11/12)和90.91%(10/11).这说明试验所建立的PCR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应用于志贺菌的实验室诊断;4种动物体内均不同程度带菌,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时不可忽视该菌的致病作用.

    志贺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ipaH基因

    山西太行黑山羊保种与利用技术

    闫益波杜丽英张凯宋献艺...
    107-108,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行黑山羊是山西省优良地方品种,亟需开展保护、选育及科学利用工作.介绍了山西太行黑山羊品种资源特征、保种概况、保种方案、选育及开发利用措施,以期为该品种的保种、开发利用和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山西太行黑山羊保种利用

    翘嘴鳜·斑鳜·杂交鳜不同组织3种同工酶特征研究

    梁家僖薛源史杨白金锐铭...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揭示翘嘴鳜、斑鳜和杂交鳜F1[翘嘴鳜(♀)×斑鳜(♂)]的同工酶生化遗传特性.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检测技术,分别进行了斑鳜、翘嘴鳜3个组织(肌肉、肝脏、肾脏)以及杂交鳜F1代5个组织(肌肉、肝脏、心脏、肾脏、脑)的3种同工酶(LDH 1.1.1.27、MDH1.1.1.37、EST3.1.1.1)酶谱特征的研究.3种同工酶均存在较稳定的物种和组织特异性表达的特征;杂交鳜F1代同工酶酶谱的组织表达与双亲(斑鳜、翘嘴鳜)之间存在明显的亲缘关系和特异性,除了斑鳜和翘嘴鳜肾脏中的MDH同工酶谱以外,3个不同鳜种间的酶谱特征均存在较明显的种属特异性,肝脏、肾脏中的LDH和EST同工酶谱以及肌肉中的EST同工酶谱均存在显著且稳定种属特异性差异表达,可作为鉴别3种鳜鱼种质特性的重要遗传生化参考指标.该研究结果为鳜鱼的种质鉴定和杂交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翘嘴鳜斑鳜杂交鳜同工酶

    蒺藜苜蓿膜联蛋白家族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程婕徐柳根邱涛涛毛涵屹...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膜联蛋白(Annexin)是一种磷脂结合蛋白,目前有关蒺藜苜蓿膜联蛋白家族的研究较少.对蒺藜苜蓿膜联蛋白家族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了膜联蛋白家族基因的数量、结构域和进化关系.对蒺藜苜蓿的幼苗分别进行干旱、盐和冷处理,并利用高通量测序对20个蒺藜苜蓿膜联蛋白基因进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3个基因表达下调;在盐胁迫下,5个基因表达下调,4个基因表达上调;在冷胁迫下,3个基因表达下调.其中,MtANX3在各胁迫下均发生了下调.综上所述,非生物胁迫影响了蒺藜苜蓿模联蛋白家族基因的表达.

    蒺藜苜蓿膜联蛋白非生物胁迫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