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药剂对花生田蛴螬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

    李兴东张富荣王立光姚焕钊...
    167-168,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药剂拌种对田间蛴螬的预防效果,有效防控花生田蛴螬的危害,采用田间试验法测定6种药剂拌种对花生出苗率的影响以及对田间蛴螬的防治效果,从而筛选安全、可靠、高效的种子包衣剂.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作物均安全,对蛴螬均有防治效果,防治效果为46.30%~74.07%.其中,25%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剂防治效果最好,增产幅度最高.

    花生药剂蛴螬防效

    增施微生物菌剂对设施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

    宋晓陈莉李建芬李夕军...
    169-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微生物菌剂对设施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以微生物菌剂为研究对象,探讨在设施温室番茄种植中施用微生物菌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种类、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微生物菌剂可以明显提升设施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微生物总量,改善微生物种类的结构,复合肥750 kg/hm2+商品有机肥9000 kg/hm2+微生物菌剂135 L/hm2处理对速效磷、速效钾的提升最为显著,分别较对照提升59.32%、48.50%;微生物总量较对照提升70.90%.

    微生物菌剂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量

    茶园沼液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研究

    沈家禾沈鑫李琴尹黎峰...
    172-173,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田间试验,探讨沼液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对茶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满足土壤肥力标准下,氮肥是影响茶树生长最主要因素,"沼液+化肥"能满足茶树生长所需养分;茶园水肥一体化喷施沼液较常规化肥节肥16.23%,增产6.67%,增值5.17%,施肥效率提高10倍以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茶园沼液水肥一体化

    基于黄水酯化产酯酵母的筛选

    陈雪玲兰小艳廖诚陈惠...
    174-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得到可用于黄水酯化的产酯酵母,以四大酯为评价指标,将分离自浓香型白酒产区的17株酵母先通过改良酸醇酯化体系进行产酯能力初筛,再将初筛得到的7株酵母应用于黄水酯化进行复筛.结果表明:在改良酸醇酯化体系中有16株酵母能促进己酸乙酯合成,有7株与对照差异显著;7株酵母均能提高黄水己酸乙酯,其中H1Y-24与对照差异极显著,并且能降低乳酸乙酯,使酯化液四大酯量比关系更加协调.

    黄水酵母产酯能力己酸乙酯

    莆田市野生豆科药用植物调查与分析

    兰苏情赵超逸江民超谷希茜...
    17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野生豆科药用植物提供参考,通过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对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秀屿区和涵江区的野生豆科药用植物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通过野外样地调查、样线调查等方法,对福建省莆田市3个区的野生豆科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和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莆田市3个区野生豆科植物共27属38种,其中城厢区20属26种,秀屿区13属14种,涵江区14属17种,分别占总调查物种的68.4%、36.8%和44.7%.[结论]莆田市野生豆科药用植物种类丰富,综合药用价值大,应对分布广、蕴含量大的种类进行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实现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野生豆科植物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开发利用莆田市

    2种方法提取温郁金挥发油成分比较

    邹传宗李惠芳
    181-183,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2种不同的提取方法对温郁金挥发油的产率及成分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共水蒸馏法和乙醚提取法提取温郁金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离鉴定挥发油成分,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水蒸馏法出油率为2.91%,乙醚提取法出油率为1.68%.从共水蒸馏法和乙醚提取法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46和40种成分,共水蒸馏法所提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莪术烯、β-榄香烯酮、5-羟基-3-甲基-1-茚酮等,乙醚提取法所提挥发油主要成分有β-榄香烯、(+)-香橙烯、异龙脑等.[结论]2种方法以共水蒸馏法产率更高,乙醚提取法挥发油色泽更佳;2种方法中挥发油成分的主要类型均为萜类,其中乙醚提取法萜类含量更高,达到85%,其共有成分为20种,主要为β-榄香烯、异龙脑、β-榄香烯酮、桉油烯醇、β-瑟林烯、吉马酮等,但在含量上有一定差异,为温郁金挥发油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依据.

    温郁金挥发油产率成分气相-质谱联用

    不同焙烤温度和时间对榛子坚果果仁品质的影响

    孙晓慧陈兰海刘娟陈丽英...
    184-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研究榛子坚果在不同焙烤温度和时间下坚果品质(果仁颜色、种皮剥离度、脆度、香味、甜味、含水量)的变化规律,筛选榛子坚果果仁的最佳焙烤条件.根据果仁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将焙烤大致划分为4个焙烤程度:浅度焙烤,焙烤条件为150℃焙烤5~30 min;中度焙烤,焙烤条件为160℃焙烤5~30 min;中深度焙烤,焙烤条件为170℃焙烤5~30 min;深度焙烤,焙烤条件为180℃焙烤5~30 min.通过建立焙烤榛子坚果果仁品质与焙烤程度的关系,以更好地指导榛子坚果的焙烤工艺和拓展坚果产品的应用范围.

    榛子坚果焙烤温度时间果仁品质

    变温烘干对腊叶标本品质的影响——以忍冬为例

    齐大明王宇瑞陈琳李明露...
    18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忍冬为例,通过对传统植物腊叶标本干燥方式的改进,探究在达到保证植物腊叶标本品质较好的前提下亦能快速节能地干燥植物腊叶标本.[方法]采用传统吸水纸对忍冬进行压制,而后采用鼓风干燥箱对新鲜忍冬进行干燥,在干燥过程中逐渐升温改变其温度,最后达到忍冬标本干燥美观的地步.[结果]梯度升温较恒温烘干在节能减时的基础上对最终忍冬腊叶标本品质的影响是较好的;丹参大体也呈现此趋势.[结论]为保证植物腊叶标本烘干工艺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植物腊叶标本的烘干应尝试梯度升温烘干.

    腊叶标本梯度升温工艺改进品质影响

    云南省楚雄州生物质烤房推广应用研究

    郑东方曹敬东付国润梅文强...
    193-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比传统燃煤密集型烤房发现,生物质烤房在燃料费、电费等方面较传统燃煤密集型烤房增加0.35和0.05元/kg;在用工方面,生物质烤房较传统燃煤密集型烤房均有所下降,其中烘烤用工减少了0.27元/kg,减幅达40.3%;在环保、经济效益方面,生物质烤房较传统燃煤密集型烤房有所增加,生物质烤房CO2、SO2和CO排放量均有所下降,生物质烤房上等烟比例、中等烟比例、烟叶均价较传统燃煤密集型烤房均有所增加.

    楚雄烘烤生物质密集型烤房

    上部叶4~6片带茎烘烤对烤烟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单璟吴治兴叶贤文薛建康...
    196-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云南省安宁烟区的红花大金元品种,使用对照试验,设置3组平行试验,综合分析上部叶4~6片带茎烘烤对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即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带茎烘烤烟叶物理特性变异系数较高,稳定性较差,但带茎烘烤烟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以及综合得分都要好于常规采烤烟叶.上部叶4~6片带茎烘烤能有效提升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

    烤烟带茎烘烤物理特性化学成分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