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化学计量方法研究不同产地广藿香的质量

    赵径华马恩耀周劲松杨诗慧...
    171-174,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广东省阳春市、肇庆市、湛江市等10个不同产地广藿香药材质量差异.[方法]以不同产区10批广藿香药材为材料,按照《中国药典》规定下的检测项进行检测,并用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不同产地广藿香药材的差异性.[结果]不同产地广藿香药材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特征明显,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百秋李醇含量均符合药典规定.[结论]10 批不同产地广藿香在质量品质方面上均有差异,其中产自广东省阳春市潭水镇和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的广藿香药材质量最优.

    广藿香化学计量方法显微鉴别薄层鉴别质量品质

    荆芥多倍体的诱导及农艺性状评价

    齐琳琳温春秀刘灵娣姜涛...
    175-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荆芥种子萌发的幼苗为材料,开展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倍性变异的最佳浓度和最适处理时间研究,调查比较多倍体植株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用0.10%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荆芥幼苗生长点3 d最有利于四倍体的产生,诱导率达到1.15%.显微镜观察变异植株根尖染色体数目为2n=4x=24.田间表现四倍体植株较二倍体植株叶片厚大、叶色浓绿、穗多且密、种子大,且四倍体植株较二倍体植株有效成分含量提高.

    荆芥秋水仙素多倍体农艺性状

    美容器烙铁时间对成品烟质量的影响

    孙明铭姚刚王婷婷尹刚...
    179-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美容器烙铁时间对成品烟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的影响.[方法]自主研发了一套条盒透明纸松紧度测量工具,以透明纸松紧度、条盒凹陷度、烟丝常规化学成分、常规烟气成分释放量和感官品质为衡量指标,比较不同美容器烙铁时间对成品烟质量的影响.[结果]烙铁温度低于135℃、时间低于2 min条件下,对成品烟条盒凹陷度、透明纸松紧度、烟丝化学成分、烟气成分释放量、感官质量均无显著性影响.卷烟机短暂停机(不超过2 min)时,无需考虑美容器烙铁的影响,可正常开机生产;停机超过2 min后,应及时将停留在美容器烙铁上的条盒烟取出,避免影响产品质量.[结论]该研究可为卷烟生产透明纸包装环节的优化提供参考.

    美容器烙铁烙铁时间成品烟条盒透明纸

    润叶加工强度对烟叶物理结构及感官特性的影响

    白寅良雷翔韩慕迁杨书涵...
    183-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正交试验对不同润叶加工强度下烟叶物理结构及感官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润叶后感官质量评吸的工艺参数是热风温度、回风温度、出口水分.当原料等级为FC2F,热风温度为105℃,回风温度为37℃,出口水分为18.5%时,烟叶色泽变化在似变深到稍变深范围内,没有出现明显变深的现象,物理工艺指标良好,大中片率≥85%,且香气特性、吸味特性等感官质量综合最佳,达到保香加工的目标.可见,通过调整预处理工序工艺参数实现柔性化处理,在保障烟叶物理结构的同时,保持烟草香气的丰富性和浓度,提升烟叶的配方可用性和拓宽烟叶配方使用范围,为卷烟品牌的发展提供优质的原料,也为打叶复烤工艺优化及润叶智能化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打叶复烤润叶加工强度物理结构感官特性柔性保香

    真菌发酵银杏叶产纤维素酶效果的比较

    刘秋晨单春乔刘恩刘星...
    187-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银杏叶饲料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对从古银杏土壤中分离出的40株真菌进行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各类真菌中,曲霉菌产生的纤维素酶分解银杏叶中的纤维素能力最强,其次是青霉,再其次是毛霉和木霉.若用于真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生产中,曲霉和青霉是比较优良的菌种,其中编号为YX201040C的黑曲霉和编号为YX2010216的焦曲霉最为合适.

    真菌纤维素酶酶活力葡萄糖

    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六安市栽培种茶树的10种元素

    郭锐闫航滨赵敬娟文洋洋...
    190-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六安市当地茶树栽培种进行多元素测定,探究当地茶树中的元素含量及地区差异.[方法]采集茶树第二叶进行微波烘干,称量后微波消解并定容,利用ICP-MS法进行10种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各元素线性关系良好(R2≥0.996 7),方法检出限为0.003~47.910 mg/kg.各元素含量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6%~9.79%.总的来看,六安市茶叶中钾、钙、镁含量较高,锰、铝、钠、铁次之,锌、铜、硒含量较低.在不同地区的茶叶中,金安区毛坦厂镇的钾、镁、锌含量最高,霍山县诸佛庵镇的钙含量最高,金寨县麻埠镇的锰含量最高,金寨县油坊店乡的铝、铁含量最高,裕安区独山镇的钠含量最高,舒城县舒茶镇的铜、硒含量最高.[结论]六安市当地栽培种茶树的多元素含量具有地区差异性,该研究结果为六安市日后的茶树育种和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茶树微波消解ICP-MS元素含量六安地区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位素内标法测定羊肉中33种兽药残留

    陈旭晋曹佳陆宇阳苑华宁...
    195-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羊肉中33种兽药残留的方法.[方法]样品用90%乙腈水(含2.0%甲酸)提取,通过Oasis Prime HLB净化,浓缩后用流动相定容.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 柱(2.1 mm×100 mm,1.8 μm)分离.以甲醇和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下正、负离子切换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结合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信息,利用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33种兽药在0.5~40.0 n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最低检出浓度在0.08~0.10 ng/mL.加标回收率为83.7%~115.0%,RSD为0.58%~11.49%.[结论]该方法具有处理简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满足羊肉中33种兽药的定量检测.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位素内标羊肉兽药残留

    设施番茄栽培智能补光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申惠芳周杰
    202-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设施番茄的品质与产量,在国内外对设施番茄栽培补光研究的基础上,研发了一套设施番茄栽培智能补光系统.该系统通过人工神经网络自主学习并识别番茄不同生长阶段,根据识别的番茄生长周期内所处的不同生长阶段,实现对补光光源红蓝光比例的动态调整,建立了对应于番茄不同生长阶段的补光控制线性模型,完成了对设施番茄生长全过程的精准补光诱导.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识别准确度高,满足了设施番茄生长全过程精准补光的需求.

    番茄栽培补光机器学习

    一种蔬果废弃物发酵生产线关键技术的研制与试验

    管敏郭智新常帆任线妮...
    207-211,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蔬果废弃物普遍具有营养丰富、含水率高、极易腐烂的特点,设计了一种蔬果废弃物液肥发酵生产线,将腐烂蔬果与功能微生物菌充分混合后由提升机提升至发酵罐内,密封后静置发酵,发酵罐内靠近底部处布置有特制过滤网,滤液通过过滤网静置在底部,罐底预留出液阀,产生的滤液通过管路直接流入储液桶二次发酵,通过抽液系统将储液桶中的液肥抽到成品桶中分装储存.测试结果表明,蔬果废弃物发酵生产线能够满足含水率高的蔬果废弃物的发酵,发酵周期较短,发酵菌和有益细菌生长迅速,抑制有害真菌生长,功耗较低,运行成本低,操作简便,符合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要求.

    蔬果废弃物发酵罐开盖发酵试验

    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李裕鸿王鑫然张宇
    212-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商务部发布的农业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农业贸易的影响及未来趋势.发现中美贸易摩擦使中国与美国农产品贸易总额大幅下降,自美进口额度降幅大于对美出口,中美农产品贸易的未来趋势难以预测.同时,贸易摩擦也为中国农产品贸易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一是促进中美双方和平对话,构建良性贸易环境;二是积极开拓多元化农产品市场,防范进口集中风险;三是推动农产品贸易转型,增强国际竞争力;四是加速农业科研改革与发展,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中美贸易摩擦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