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缬草根提取物中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蔡昊城刘志华熊文张超...
    186-190,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法分析了缬草根提取物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优化确定的试验条件为0.5 g缬草根提取物样品,80℃下用红色萃取头萃取20 min,解吸3 min后进GC/MS分析.缬草根提取物样品中检出127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包括醇类28种、酯类22种、烯烃类21种、酮类15种、酸类8种、酚类5种、醛类6种、烷烃类4种和其他18种.缬草根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是醇类(46.177%)和酸类(26.082%),其中(-)-桉油烯醇(13.630%)和异戊酸(24.540%)含量较高.

    缬草根提取物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挥发性香气成分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与酶抑制率法快速检测果蔬中农药残留比较研究

    邓家军杨琳芬张富生王兆芹...
    191-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与酶抑制率法快速检测蔬菜、水果中高风险农药残留,以腈菌唑、三唑磷、水胺硫磷、氟虫腈、百菌清5种农药为例.结果显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重复性好,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检出限可满足GB 2763—2019中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要求,无假阳性、假阴性现象,相对准确度较高.与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GB/T 5009.199—2003中酶抑制率法相比,胶体金试纸条具有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受检测环境温度影响较小等特点,适用于对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的现场筛查和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酶抑制率法快速检测果蔬农药残留

    植物和食品全氮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和优化

    付宇新胡燕王莉贺义昌...
    198-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了减少化学废液排放,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效率,对测定植物、食品全氮或蛋白质含量的标准方法提出改进和优化.[方法]选择国家标准物质辽宁大米和芹菜作为检测样品,采用减少称样量、硫酸、加速剂及蒸馏试剂量的改进方法和现行植物食品全氮测定标准方法进行试验,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使用改进方法测定样品中全氮含量,其结果的RSD值小于5%,与标准物质指定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说明改进优化后的测定方法的精密度及准确性符合检测分析的要求.[结论]该方法减少了试剂药品的试验用量,尤其是浓硫酸的使用量,降低了检测成本,效率有所提升,对环境污染减少,适合植物、食品全氮或蛋白质的测定,可以推广使用.

    全氮蛋白质凯氏定氮植物食品测定方法改进优化

    不同水肥组合对宁夏干旱风沙草原区固定喷灌紫花苜蓿土壤含水量及品质的影响

    刘燕茹周乾徐利岗
    201-203,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水肥组合对宁夏干旱风沙草原区固定喷灌紫花苜蓿土壤含水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对不同水肥组合下固定喷灌紫花苜蓿土壤含水量、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沙土条件下,当苜蓿根区土壤含水量低于6.3%时必须灌水,灌水至土壤含水量在12.0%以上,每次灌水至40~60 cm;处理T4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产量较高,粗蛋白含量最高,适口性较好.[结论]宁夏干旱风沙草原区最优的水肥组合方式为灌溉定额3600 m3/hm2,施肥量N 75.0 kg/hm2、P2O5105.0 kg/hm2、K2 O 90.0 kg/hm2.

    干旱风沙草原区紫花苜蓿水肥组合水分利用效率品质

    半农半牧区基本农田利用现状及应对策略——以内蒙古巴林右旗为例

    永海包玉珍
    204-206,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半农半牧区典型区域内蒙古巴林右旗为研究区,基于农牧户与基层干部的实地访谈第一手资料,对基本农田的建设、扩大以及耕作利用等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因居住位置狭窄或缺少资金导致部分农牧户的基本农田面积小;旱地农田生产仅依靠种植国家补贴性作物维持;因生态移民项目移居导致居住地与农田距离拉远;林地没有补贴;草场与耕地补贴相比差距较大,导致耕地面积扩大;农业面源污染等6个问题,并对基本农田的有效利用与高标准化建设提出了应对策略.

    基本农田高标准化建设半农半牧区巴林右旗

    播种机具对夏玉米播种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高建胜崔慧妮田殿彬董国豪...
    207-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当前玉米机械播种单粒性差、播深不一致、作业质量不稳定等问题,设计不同播种机具播种试验,以减少作业工序,降低作业成本,提高作业效率,为山东省德州市玉米稳产高产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勺轮式、指夹式2种类型的精量播种机进行贴茬免耕播种,各播种机设置5、7、9 km/h 3种播种速度.[结果]从产量来看,指夹式播种机的播种效果明显好于勺轮式播种机,且在播种速度为7和9 km/h时玉米产量较高.[结论]综合考虑播种效果及播种效率,推荐指夹式播种机,播种速度为9 km/h.

    夏玉米播种机具产量播种效果播种速度

    二战后日本乡村规划发展历程对我国的启示

    周力行刘宇
    209-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在美丽乡村等乡村再造运动的发展和带动下,我国乡村土地的利用、规划以及原有环境的整改和优化等乡村建设,在取得了可观成果的同时也暴露出空间利用不充分、管理不合理等问题.相比之下,同样面临人多地少等问题的邻国日本在70多年的乡村发展、建设和再造的过程中逐渐进行着乡村土地、空间的合理规划以及环境的整改,在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时建成了均衡、稳定的乡村环境.以日本乡村规划的演变历程、发展方向和采用的方法、手段为基础,探究这一过程的经验对中国的启示,以便为将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日本乡村乡村规划空间土地环境

    安徽省乡村地域功能空间格局与形成机制

    洪苏琴李俊峰
    216-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熵值法构建乡村地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评价安徽省乡村地域功能水平,对其乡村地域类型进行识别,进而分析乡村地域功能空间分异的形成机制.经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安徽省的乡村地域空间呈现集聚性较强、分异性明显的特点,皖南和皖北地区的乡村地域功能指数较低,发展较慢,皖中地区各项功能指数均发展较好;安徽省的乡村地域功能类型主要分为单一型、交叉型和综合型,单一型和综合型居多,其中弱综合型最多;影响乡村地域功能空间分异主导因素为经济基础和国家政策,基础建设、产业结构、区位条件和自然因素等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乡村地域功能产生影响.

    乡村地域功能空间分异类型评价安徽省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耦合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高吉星苏昱郭蓉贾楠...
    22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2008—2018年相关数据,利用SPSS 25.0和最小二乘法实现模型的参数估计分析山东省农产品进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关系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结果表明,进出口贸易对GDP、第一产业产值有明显促进作用,出口的效果最为显著,且出口贸易对于GDP、第一产业产值的增长作用强于进口贸易.同时,政府、企业、个人在农产品进出口方面皆存在问题,贸易壁垒、深加工技术和产需矛盾、品牌建设成为影响山东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由此,提出如下建议:发展生态农业,完善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调整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提高重要粮食产量;增加农产品进口来源,保证农产品质量.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耦合山东省

    强化农村商业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对策研究

    李追阳季雪焦
    227-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必须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总抓手.农村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中理应发挥好先锋作用.分析了当前农村商业性金融的功能和现状,以及农村商业性金融对乡村振兴支持不足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5条有效对策——加快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增加产品供给数量、增发针对性的地方政府债券、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和构建农村信用担保体系,来强化农村商业性金融的作用,并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农村商业性金融有效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