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太湖典型水源地挥发性有机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许志波杨仪卞莉蔡琨...
    78-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太湖渔洋山水源地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于2018年4月—2019年3月进行为期1年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与环境因子(温度、pH、电导率、浊度、溶解氧、氨氮、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总有机碳、叶绿素a、蓝绿藻)监测,监测频次为每4 h 1次.筛选检出率较高的3种VOCs(二氯甲烷、苯乙烯、萘),并分析这3种VOCs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2018年4月—2019年3月研究水域内苯乙烯、萘浓度呈现逐月降低的趋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二氯甲烷浓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二氯甲烷与环境因子没有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苯乙烯与pH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萘与水温、电导率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萘与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表现出较强的负相关性,苯乙烯与萘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水体降温和底泥固定(沉水植物生态修复)将是有效降低湖泊水体VOCs浓度的方法.

    挥发性有机物(VOCs)苯乙烯二氯甲烷环境因子太湖

    县域土地整治潜力调查评价研究——以都匀市为例

    潘明伟王发艳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都匀市作为研究区域,通过现场调查并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对都匀市农用地整治、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工矿废弃地复垦和未利用地开发整治潜力实施调查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地整治潜力总规模为6966.28 hm2,可补充耕地规模1534.23 hm2,新增耕地率22.02%.其中耕地整治规模4957.46 hm2,可补充耕地规模95.69 hm2;农村建设用地整治规模31.42 hm2,可补充耕地规模25.14 hm2;工矿废弃土地复垦规模47.98 hm2,可补充耕地规模4.93 hm2;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规模1929.42 hm2,可补充耕地规模1408.47 hm2.通过土地整治可提高研究区域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有效解决人地矛盾,保障城市建设发展对土地资源的用地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土地整治潜力调查评价都匀市

    冰川与气候变化相关性分析——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王佩佩匡鸿海李嘉译
    85-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冰川是淡水资源的一种重要储存形式,近年来冰川面积不断减少,研究冰川面积变化对于干旱区生态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基于Landsat TM、Landsat ETM与Landsat OLI遥感影像数据以及气象观测数据,进行遥感解译与统计分析,运用决策树自动阈值分类方法,同时结合非监督分类方法得到祁连山自然保护区1995—2015年冰川面积变化,参考第2次冰川编目数据对结果进行验证,并运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1995—2015年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冰川面积变化有2个不同阶段,1995—2005年缓慢增加,2005—2015年急剧下降,整体呈减少趋势.面积最大时为2005年376.91 km2,到2015年减少为217.33 km2.②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年均降水量变化与冰川面积变化的相关性强于年均气温变化与冰川面积变化的相关性.降水量与冰川面积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03,气温与冰川面积之间相关系数为-0.327.③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冰川面积变化是降水与气温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时期,气温与降水分别起主导作用.

    冰川面积气温降水相关关系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基于RS和GIS的雅安市植被覆盖度与地形因子相关分析

    陈家良夏建国余雨红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雅安市为研究区,以2001、2009和2016年相同时像的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基于植被指数的像元二分法分别计算雅安市的植被覆盖度,并且结合DEM数据,分析不同海拔带、坡度带和坡向的植被覆盖分布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雅安市植被覆盖度2001—2016年不断递增;在海拔0~3000 m区域植被覆盖度较高,在海拔>3000 m地区,植被覆盖度依次降低.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具有明显的坡度分宜特征,总体上呈现出随坡度的增加植被覆盖度先增加后减少的特征.研究区域总体来看阴坡、半阴坡、阳坡、半阳坡4个坡相植被覆盖度差异不显著,阴坡植被覆盖度较高.

    植被覆盖度RSGIS海拔坡度坡向相关分析雅安市

    花生土壤酚酸降解菌的分离和鉴定

    张春杨于春雨高金山
    93-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寻植物化感自毒化合物降解菌,更好地防治作物连作障碍.[方法]利用化感物质香草酸为唯一碳源,通过平板分离技术和液体培养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从花生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降解香草酸的目的菌株V-5.对V-5进行底物降解范围的检测,并对其进行形态、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V-5菌株可以降解多种酚酸,其降解率分别为香草酸99.93%、对羟基苯甲酸99.85%、肉桂酸17.44%、丁香酸90.04%、苯甲酸98.69%、阿魏酸38.89%;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能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水解精氨酸,同化葡萄糖、甘露糖、葡萄糖酸盐、癸酸、苹果酸、柠檬酸和苯乙酸,细胞色素氧化酶阳性,与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非常相似.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表明V-5菌株与恶臭假单胞菌亲缘关系最近,序列相似度高达99%以上,因此鉴定所分离的酚酸降解菌V-5为恶臭假单胞菌.[结论]该研究为深入开发应用植物化感物质降解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花生连作障碍酚酸降解菌

    H9和H10亚型禽流感病毒二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李丹谢芝勋李孟罗思思...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可同时鉴别检测H9和H10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二重RT-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H9和H10亚型AIV的HA基因保守序列,分别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优化引物之间的浓度与退火温度等条件,建立了可同时鉴别检测H9和H10亚型AIV的二重RT-PCR检测方法.[结果]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特异性扩增出H9和H10亚型AIV对应大小的目的条带,而对其余亚型禽流感病毒及其他禽病病原体均未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同时,该检测方法对H9和H10亚型AIV的扩增下限均为5×104拷贝/μL.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其与病毒分离结果相一致(100%).[结论]该研究建立的二重RT-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在一管内同时鉴别检测H9与H10两种亚型AIV,为H9与H10亚型AIV的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禽流感病毒H9亚型H10亚型二重RT-PCR

    一株棘胸蛙源蛙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程晓云傅秋华王卫东郑善坚...
    100-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患病个体结合人工感染试验、PCR检测和系统发育分析对分离病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将患病的棘胸蛙肝、脾、肾等组织研磨匀浆液接种鲤鱼上皮瘤细胞(EPC),出现明显细胞病变.人工注射感染棘胸蛙表现出与自然患病相似的症状,14 d累计死亡率达到80%.通过对蛙病毒MCP基因的PCR检测及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分离的棘胸蛙病毒与蛙病毒属病毒的相似性在99%以上,且与蛙病毒属FV3病毒类群聚为同一分支,暂命名为棘胸蛙蛙病毒(Quasipaa spinosa ranavirus,QSRV).

    棘胸蛙蛙病毒属鉴定

    一例犬口腔纤维肉瘤的病理学诊断

    杨禹治任义军安玉婷王立波...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一例突然出现吞咽困难、口腔流血的病犬进行临床检查,发现下颌骨的硬颚位置出现一个鸡蛋大小的肉瘤样组织,瘤体组织呈浸润生长,质地坚硬,手术切除后发现切面呈粉红色、鱼肉样.对切除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切片显示肿瘤细胞多呈现梭状和三角状,细胞大小和形态不一,主要成分为成纤维细胞,细胞成分丰富,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染色深浅不一,少量有核分裂相.手术后经化疗药物治疗14 d,很快又出现复发.综合以上结果,确诊该病犬患恶性口腔纤维肉瘤.

    纤维肉瘤组织病理学诊断

    秋后暂养育肥对大规格商品蟹品质的影响研究

    刘家丰黄龙何吉祥江河...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秋后暂养育肥对大规格商品蟹外观、生物学和营养成分等品质指标的影响,选择面积0.1333~0.2000 hm2的试验池塘6口,每3口为一组,一组暂养雌蟹,另一组暂养雄蟹,随机观察并测定暂养0、10、20、30、45、60 d雌、雄蟹的外观色泽、肌肉指数、性腺指数、肝胰脏指数、肥满度以及可食部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含量.结果表明,暂养20 d后,河蟹体色有较明显改变;暂养30~60 d,体色基本稳定,具有明显的"青壳、白肚、黄毛、金爪"特征.不论是雌蟹还是雄蟹,暂养20、30 d时各项生物学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暂养30~60 d除雌蟹性腺指数外,各项生物学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30 d相比,暂养60 d雌蟹性腺指数显著上升(P<0.05),肝胰腺指数略有下降(P>0.05).无论是雌蟹还是雄蟹,暂养对可食部分粗蛋白及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粗脂肪含量及雄蟹水分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

    河蟹暂养育肥外观品质生物学指标营养指标

    产物可直接进行"TA"克隆的高保真PCR法

    孙达权张钦真胡桐湛钊...
    109-11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介绍一种PCR产物直接进行"TA"克隆的高保真PCR法,减少高保真PCR产物"TA"克隆的中间步骤.[方法]Trizol法提取人肝癌细胞SMMC-7721总RNA,并将mRNA反转录成cDNA.以cDNA为模板,联合不同特性的Taq DNA聚合酶扩增PKC基因的蛋白编码区.PCR产物经纯化后进行"TA"克隆、细菌转化、筛选培养、质粒抽提、酶切鉴定和测序鉴定等.[结果]高保真DNA聚合酶扩增的PCR产物未发现DNA突变,但不能直接进行"TA"克隆.Taq DNA聚合酶扩增的产物可直接进行"TA"克隆,但其内部存在多个突变位点,保真性明显不足.联合使用高保真DNA聚合酶和Taq DNA聚合酶(双酶联用)扩增的PCR产物可直接进行"TA"克隆,且DNA测序未发现突变.[结论]双酶联用PCR可以获得高保真PCR产物,并直接进行"TA"克隆.

    聚合酶链式反应DNA聚合酶"TA"克隆DNA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