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安徽省宣州区2018年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吴迎春胡安霞史跃玲
    218-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安徽省宣城市气象站2018年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宣州区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2018年宣州区年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为1958年以来最高值;冬季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其余各季平均气温均较常年偏高.年降水量较常年偏少21%;冬季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余各季较常年同期偏少.年日照时数偏多,1、5和11月日照时数偏少,其余月份日照时数均偏多.2018年气象条件对双季早稻生长的影响为利大于弊;对油菜生长的影响为前期弊、后期利,弊略大于利;对双季晚稻和烟草生长的影响是利弊相当.总体来看,2018年属正常偏好年景.

    气候特点农业影响宣州区

    进口食用植物油感知价值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

    徐玲玲朱隽欣刘思杰
    221-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将信任作为中介变量,研究消费者购买进口油的风险感知、产品的区域品牌、政府部门和企业形象的影响以及参考信息对购买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险感知显著负向影响购买意愿,区域品牌及参考信息显著正向影响购买意愿,政府部门和企业形象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无显著正向影响,信任对所有变量都能起到中介作用.

    进口食用植物油感知价值信任购买意愿

    河北省夏玉米机械收获损失影响因素分析——以辛集市为例

    徐英豪陶佩君
    226-228,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定河北省辛集市为调研点,对其所辖3乡10村的279个农户的玉米收获损失现状展开实地调研.利用Tobit模型分别分析了影响农户收获损失的影响因素,发现影响玉米收获损失的因素主要包括农户农业收入占比、种植规模、收获机械所使用年限、机手作业水平、收获时机和玉米品种.最后从引导农户加入农业专业合作社、优化摘穗辊辊型、加强对机手收割环节的培训、培育适合机械化收割的玉米品种几个方面提出优化方案.

    农户玉米收获损失影响因素辛集市

    郴州市天麻种植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段早红彭国茳罗洁李建国...
    229-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郴州以山地丘陵为主,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为粮食与果蔬,为带动农业转型升级及落实精准脱贫方略,在郴州适宜地区实施中药材产业扶贫不失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举措.概述了我国天麻种植情况及天麻种植的制约因素,诸如自然条件、繁殖方式、伴生菌选择和培育、菌材的选择和利用等.从天麻产品、地理气候、生态环境和市场需求等方面分析了郴州市天麻种植业发展的利弊,并针对目前郴州在天麻种植技术上滞后、基础研究还较薄弱等,提出了郴州天麻种植业的一些对策建议.

    天麻种植优势劣势发展前景郴州

    新零售背景下生鲜农产品电商的发展路径研究——基于"人、货、场"视角

    薛晓燕
    232-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升级,生鲜农产品电商发展迅猛,但是相对于线下7万亿的生鲜市场规模,生鲜电商的线上渗透率仅为3%,生鲜电商被认为是电商细分行业的最后一片"蓝海",市场潜力巨大.2018年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商市场增长速度相比前5年呈现逐渐趋缓的态势.标准化低、品质低、品牌弱、盈利低、冷链物流不健全、营商环境不佳等因素成为阻碍生鲜电商发展的重要症结.随着国家各项重大政策利好,未来生鲜市场的线上渗透率或将会逐步提升,竞争也将不断升级,生鲜电商之战仍是"持久战",而"菜篮子"之争仅是开场.针对生鲜电商发展现状,基于"人、货、场"视角,提出新零售背景下生鲜农产品电商的转型发展路径,以期为生鲜农产品电商提高核心竞争力寻找突破口.

    新零售生鲜农产品电商发展路径

    基于VGG-16卷积神经网络的水稻害虫智能识别研究

    钱蓉孔娟娟朱静波张萌...
    235-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自然场景下水稻害虫实时精准被识别,构建基于VGG-16卷积神经网络的水稻害虫智能识别模型.该模型采用VGG-16卷积神经网络为核心网络结构,根据水稻害虫的个体特征和自然场景,对VGG-16网络的卷积层局部调整,优化主要模型参数,实现水稻害虫的智能识别,其识别的平均准确率是90.7%,实现对沙叶蝉、大螟、斑须蝽、点蜂缘蝽和白背飞虱的准确识别.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技术可以实现自然场景下害虫图像的精准识别,代替人工辨认,提高水稻害虫防治率,实现实时、精准防治的目标.

    水稻害虫智能识别VGG-16卷积神经网络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的冬小麦氮肥监测

    斯钧浪董超李百红
    239-241,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无人机多光谱影像与土壤养分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利用无人机搭载的多光谱传感器生成研究区50 m高的反射率正射影像,计算NDVI,GNDVI和SAVI指数值,调取作物感兴趣区进行研究.[结果]植被指数在小麦越冬期的不同长势小麦有明显差别.在其他外部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土壤N水平的变化对冬小麦越冬期长势影响较明显.[结论]无人机多光谱影像对冬小麦有较好的氮诊断潜力,可利用估测结果指导精准氮肥管理.

    无人机多光谱影像植被指数冬小麦氮水平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农作物病害识别方法研究

    张乃夫谭峰范禹希辛元明...
    242-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农作物病害诊断主要依靠人工识别,需要从业者具有一定经验且主观性较强,存在误判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农作物病害识别方法.选取玉米和马铃薯的5种常见病害进行试验,构建了1个13层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并分析了不同池化方式及优化算法对该模型准确性的影响.同时采用十折交叉验证对模型鲁棒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具备良好的分类性能,对5种病害的平均识别率为93.95%,为玉米及马铃薯常见病害识别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农作物病害图像识别卷积神经网络

    基于BP神经网络对薇甘菊预处理方法的选取

    黄亦其李婕赵建晔杨睿...
    246-249,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入侵植物薇甘菊高光谱图像为研究对象,基于4种预处理方法对薇甘菊高光谱图像进行降低噪声处理,分别研究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特征提取方法和基于BP神经网络的分类模型,筛选出薇甘菊高光谱识别的最优预处理方法,以实现薇甘菊的快速准确识别.结果显示,预处理方法为一阶、二阶微分的识别率分别为81.2%和76.92%;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和一阶微分+SG平滑的识别率分别为89.74%和87.18%.多次试验得到基于SNV预处理方法的识别率最稳定,即得到最优预处理方法为SNV.

    高光谱技术薇甘菊目标识别特征集选取BP神经网络模型

    民族地区产业扶贫的模式、问题透视与发展思路研究——以云南省文山州为例

    姜霞
    250-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济发展落后的民族地区一直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我国云南省连片特困民族地区,近年来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一村一品""协会+基地+农户""生态旅游""现代化产业园区"等产业扶贫模式,在扶贫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制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水平低下、产业主体发展能力弱、贫困户产业扶贫参与度低、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力不强、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产业扶贫收益未能完全流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必须加大产业扶贫支持力度、做好扶贫产业定位、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充分调动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才能切实提升产业扶贫实效,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民族地区产业扶贫贫困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