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核基因和微卫星的叶城沙蜥遗传多样性分析

    谢慧蒋罗雪赵伟祁玥...
    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我国特有物种叶城沙蜥(Phrynocephalus axillaris)的遗传多样性,采用微卫星和核基因分子标记方法,对新疆7个地区所采集的96只叶城沙蜥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基于对6个微卫星位点和核基因BDNF的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利用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群体单倍型多样性为0.707和平均核酸多样性为0.00314,观察到的杂合度平均值和预期杂合度平均值分别为0.52和0.65,总Fst值为0.175,发现试验研究所采集的叶城沙蜥群体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及种群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综合分析说明采集的叶城沙蜥群群体间遗传交流水平低,存在较高程度的遗传分化,但由于样本较少仍需对叶城沙蜥种群遗传特征进一步研究.补充和丰富了新疆部分地区叶城沙蜥的基础遗传数据,为后续合理利用及保护该地区内其他物种的种质资源奠定了基础.

    叶城沙蜥微卫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遗传种群

    北部湾沿岸钝缀锦蛤不同地理群体形态学差异研究

    邱炬维刁宏山赖胜琪尹聪...
    88-9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形态特征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5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北部湾沿岸东兴(DX)、北海(BH)和防城港(FCG)3个野生钝缀锦蛤(Tapes dorsatus)群体进行形态学比较.结果表明:东兴群体体型最大,贝壳较为厚重;北海群体软体部最为饱满;防城港群体壳型"凸"形明显,贝壳隆起程度最高.通过主成分分析共获得3个主成分,主成分1、主成分2、主成分3的贡献率分别为35.369%、21.282%和14.968%,累计贡献率为71.619%.通过逐步判别法选出8个贡献率较大的性状进行判别分析,建立了3个种群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P1为50.00%~90.00%,P2为60.98%~78.95%,3个种群的综合判别率为70.37%.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北海群体与防城港群体的钝缀锦蛤具有更为接近的形态特征,而东兴群体由于壳型较扁,在形态上与另外2个群体存在明显差异.北部湾地区钝缀锦蛤不同群体间的形态学差异是种间杂交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研究结果可为北部湾钝缀锦蛤群体的人工养殖与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依据.

    钝缀锦蛤形态学差异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

    玉米品种真实性SSR分子检测体系优化

    林显凤罗友明尚玥赵长坤...
    9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南充市农业科学院提供的2份玉米品种,随机选用GB/T 39914—2021《主要农作物品种真实性和纯度SSR分子标记检测玉米》中的12个SSR位点,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法、变性PAGE银染检测法和毛细管电泳分析法,分析了不同的扩增程序、仪器设备和反应体系等对PCR产物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0℃退火温度和novoprotein Taq DNA聚合酶有利于玉米品种真实性SSR标记的检测;2种PCR扩增仪对扩增结果并无较大区别.60℃-PCR1-E1,即60℃退火温度,PCR扩增仪1[TP-96A(F)],novoprotein Taq DNA聚合酶,毛细管电泳法相结合为最优组合,可作为四川品种真实性快速检测候选方法.

    SSR标记玉米真实性检测体系

    双河磨南德水源林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调查研究

    刘瑞党雪芳李建伟杨健明...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样线、样地及植被分类等方法,对双河磨南德水源林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植被类型丰富,植被保存较完整,共有6个植被型、9个植被亚型和15个群系,植被水平地带性分布不明显,而垂直地带性分布明显.依据云南植被类型分类系统,分别阐述了滇青冈-黄毛青冈林、滇石栎林,高山栲-元江栲林、旱冬瓜林、云南松林、滇石栎-白穗石栎灌丛、光叶石栎-高山栲灌丛等15个群系的植被类型特征,保护区内物种多样性丰富.

    植被类型植物区系分布特征物种多样性

    利用红外相机调查黑龙江小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及鸟类多样性

    孙继旭项凤影关艳辉郭世贤...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利用红外相机调查黑龙江小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调查期内共布设31个监测位点,累计12356个相机监测日,获得有效照片及视频共15849张(段),独立有效记录共计6951次,共鉴定出兽类5目11科19种和鸟类10目16科42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2种、易危(VU)1种和近危(NT)1种.兽类相对多度指数前5位从高到低依次是狍Capreolus pygargus(197.96)、狗獾Meles leucurus(53.17)、野猪Sus scrofa(40.95)、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37.07)、松鼠Sciurus vulgaris(36.34);鸟类RAI前5位从高到低依次是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7.45)、松鸦Garrulus glandarius(5.26)、花尾榛鸡Tetrastes bonasia(4.13)、星鸦Nucifraga caryocatactes(2.75)、山斑鸠Streptopelia orientalis(1.94).

    小北湖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兽类鸟类生物多样性

    北京大运河森林公园蝴蝶蜜源植物调查分析

    胡晔董丽
    110-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蝴蝶对蜜源植物的利用规律,明晰吸引蝴蝶的蜜源植物种类,对北京大运河森林公园的蝴蝶和蜜源植物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大运河森林公园取食蜜源植物的访花蝴蝶共4科7属7种,蜜源植物共8科13属13种,构成的蝴蝶-蜜源植物网络中有19种蝴蝶和蜜源植物间的相互作用.八宝景天和宿根天人菊是吸引蝴蝶取食最多的蜜源植物,菜粉蝶是取食范围最广的蝴蝶.

    城市森林公园蝴蝶蜜源植物

    云南省楚雄州森林资源特点分析与林业发展建议

    李继品孟翠萍许建萍刘燕婕...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楚雄州2020年森林资源主要指标监测报告,对全州森林资源进行总结与剖析,归纳全州森林资源特点,结合上一期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数据,对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进行简要评价.同时,针对全州森林资源情况提出加强森林保护和退化林修复,提升森林资源总量和功能;提升林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推进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助力最美彝乡建设;加快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积极开发利用林副产品资源,大力发展森林旅游等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楚雄州林业发展提供借鉴.

    楚雄州森林资源特点动态评价发展建议

    桉树不同成熟度叶片水溶性营养元素循环规律

    廖醒李朝婷吴庆标吉玉...
    117-120,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桉树人工林不同成熟度叶片水溶性营养元素的变化规律及其与重吸收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广西小林镇桉树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桉树幼嫩叶、成熟叶、衰老叶的氮(N)、磷(P)、钾(K)、镁(Mg)及其水溶性氮(WSN)、水溶性磷(WSP)、水溶性钾(WSK)、水溶性钙(WSCa)、水溶性镁(WSMg)、水溶性硼(WSB)营养元素,并对其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幼嫩叶的N、P、K、Mg重吸收率均高于成熟叶的N、P、K、Mg重吸收率,且幼嫩叶与成熟叶的P、K重吸收率具有显著差异.WSN、WSP、WSK、WSMg的转移规律为衰老叶向成熟叶和幼嫩叶转移;WSB和WSCa随着叶片的生长发育而积累,Ca、B等植物养分由衰老叶向成熟叶和幼嫩叶转移与可溶程度没有必然联系.基于生态化学计量学分析,衰老叶WSB与WSN、WSP、WSK、WSMg、WSCa均呈负相关,幼嫩叶与衰老叶表现不一致.[结论]该研究可为桉树人工林的营养元素诊断及优化施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桉树营养元素水溶性养分重吸收率

    扬州市古树名木树龄及其形态特征相关关系研究

    丁海权曹磊王婷芳刘芳...
    121-12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树名木是宝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为深入认知其生长规律,通过实地调查,运用统计学、回归模型对扬州市主城区主要的古树名木形态特征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扬州市主城区有9种树,其树龄与胸径的相关性显著.曲线拟合可知,古树胸径随着树龄的增长先急剧增加再缓慢下降,曲线呈反"J"型,其中古树龄在100~200 a时胸径增长速率最大.通过使用一元、曲线和多元方程对树龄和形态特征关系进行拟合和比较,总结出用于描述不同形态指标之间的拟合模型.

    古树名木树龄形态指标模型

    贵州泡核桃育种目标及策略探讨

    欧茂华王琳王晓多龙辉...
    126-128,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贵州泡核桃的性状、种质资源和育种现状,分析了贵州泡核桃的育种目标.认为抗性强、相对晚开花,早结,顶枝和侧枝都能结果的品种是贵州泡核桃当前育种目标.主要的育种策略是引进早实种质及加强丰产优质种质资源的利用.

    贵州泡核桃育种目标种质资源育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