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菜心种质资源营养品质的综合分析

    李桂花郭巨先罗文龙骆善伟...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收集到的15个菜心品种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蛋白质和粗纤维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期筛选出优质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方法]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折射仪读数法、比色法、紫外吸收法和酸碱洗涤法分别对15个菜心品种的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蛋白质和粗纤维5个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和综合评价.[结果]15个菜心品种间的营养品质成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变异系数为12.86%~47.36%.利用隶属函数法评价菜心的综合品质,较优质品种为白菜薹、粤薹3号菜薹、青心薹、粤薹5号菜薹、粤薹2号菜薹,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法,按照品质优劣划分为4个类群,优劣顺序为Ⅲ>Ⅳ>Ⅰ>Ⅱ.[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以为菜心品质评价提供参考,为生产上推广优质新品种奠定基础.

    菜心营养品质聚类分析

    10个草莓品种在重庆设施栽培的比较试验

    胡佳羽郎宇旋赵金凤史文景...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出适宜重庆气候条件且品质优良的草莓品种,对引进10个草莓品种的物候期、植株性状、果实品质、经济性状和抗病虫性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表明,红玉、隋珠2个草莓品种在重庆设施栽培中表现为物候期较早、植株长势好、果实品质优良、丰产性好、抗病性强,可作为主栽品种红颜的补充品种,保障冬草莓生产的前期产量,在重庆地区冬草莓观光采摘园中示范推广应用;妙香7号作为相对晚熟的草莓品种,其植株长势、果实品质、丰产性和抗病性都较好,作为冬草莓生产的中后期产量保障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草莓品种比较重庆

    德州地区拆村还田绿肥应用模式研究

    王玉霞李洪杰王富建周晓琳...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德州地区绿肥应用模式对拆村还田的影响.[方法]以供试苜蓿品种为紫花苜蓿、春玉米品种为九圣禾2468开展试验,设置了玉米单作(T1)、苜蓿单作(T2)和玉米间作苜蓿(T3)3种种植模式.[结果]T1玉米产量为6.57 t/hm2;T2苜蓿收获2茬,鲜重为1.05 t/hm2;T3玉米产量为6.52 t/hm2,苜蓿收获2茬,鲜重为1.01 t/hm2,T3比T1玉米减产0.76%,减产不显著;T1玉米在生育期全氮、全磷、全钾表现整体优于T3;同时期各处理间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全盐、有机质和pH整体表现差异不显著;T3和T1相比,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结论]该绿肥应用模式适用于拆村还田土地.

    绿肥应用模式拆村还田产量土壤肥力

    城市绿地中鸟类对小叶榕果实的取食和传播作用

    汪国海唐创斌韦丽娟农万廷...
    53-5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年9—11月借助Safari 10×42变焦双筒望远镜,采用焦点扫描法对访问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果实的鸟类的取食行为(鸟类种类、取食频次、取食时间、取食量、取食方式和传播距离)进行观察,同时采用随机森林模型(random forest model)探讨鸟类功能特征对果实取食量和传播距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叶榕能吸引6种(1目3科)食果鸟类以整吞的方式取食其果实,其中红耳鹎(Pycnonotusjocosus)、白喉红臀鹎(Pycnonotus aurigaster)、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是小叶榕果实的主要传播者.不同鸟类对小叶榕果实的取食频次存在显著差异(t=3.338,df=5,P=0.021),而取食量、取食时间和访问只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7个变量(访问只数、取食方式、取食时间、翅长、尾长、体重和体长)对果实取食量的解释率为24.31%,其中鸟类访问只数与果实取食量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鸟类体型特征变量(翅长、尾长、体重和体长)对鸟类传播距离的解释率为17.88%,其中翅长和体长均与传播距离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说明鸟类的功能特征会影响其对小叶榕果实取食行为,进而影响其种群的自然更新.

    小叶榕食果鸟类体型特征种子传播城市绿地

    北京典型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能力研究

    姜昱聪赵云峰张涛田志君...
    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寻找适用于北京周边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积累能力较强的植物,在北京周边典型金矿、铁矿、铜矿采集重金属污染土壤后,选用12种各矿区常见的草本植物和4种常见蔬菜进行室外模拟种植,分析其中长势较好的6种草本植物和4种蔬菜,结果表明,铜矿以Cu、As、Cd污染为主;金矿污染以Cd、Pb污染为主;铁矿以Cu污染为主.植物修复后,3类矿区土壤中重金属Cd、Hg、Cu、Pb、Cr、Zn、As的含量分别降低了8.31%、7.72%、7.28%、4.87%、4.55%、4.21%、3.31%.印度芥菜、黑麦草、龙葵和苍耳等草本植物及番茄、小白菜、辣椒和小葱4种蔬菜均能够适应金矿、铁矿和铜矿3类矿山土壤环境.印度芥菜和龙葵属于富集型植物,对多种重金属的富集和转运系数均大于1,可作为优势植物分别用于北京周边金矿和铁矿污染土壤修复;黑麦草、地肤和苍耳属于根部囤积型植物,对部分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大于1,转运系数小于1,可根据需要作为北京周边金矿和铜矿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备选物种;番茄、小白菜、辣椒、小葱4类蔬菜对矿山土壤重金属的富集和转运能力较强,矿山恢复早期不宜种植,以免矿物重金属通过食物链累积并危害人体健康.

    重金属植物修复富集转运北京矿区

    重庆市垫江南部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胡小兰雷冲王显卿宋金鞠...
    64-67,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垫江县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状况,提出合理有效的风险管控建议.[方法]在垫江南部采集2796件表层土壤(0~20 cm)样品,分析土壤中重金属(As、Cd、Cr、Cu、Hg、Ni、Pb和Zn)和土壤Cd有效态含量及土壤pH,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结果]研究区土壤中Cd、Cu、Ni、Pb和Zn累积效应明显.土壤As、Cd和Hg属于高度变异,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土壤重金属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以无污染和尚未污染(警戒线)为主,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处于轻微风险和中等风险为主,主要风险因子为Cd和Hg,中等风险区主要位于研究区西北部和东南部.土壤Cd的有效性和土壤pH相关性显著,酸性土壤中Cd的有效性更高.[结论]建议加强土壤酸化治理,缓解土壤酸化问题,降低农作物重金属超标的风险.

    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生态风险

    覆土厚度对复垦土壤团聚体稳定及有机碳贡献率的影响

    蒋志洋龙林丽程海燕周育智...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覆土厚度对复垦土壤团聚体稳定及有机碳贡献率的影响,采用干筛法、湿筛法测定不同覆土厚度下土壤机械稳定性、水稳定性团聚体、团聚体有机碳分布,计算稳定性参数及有机碳贡献率,分析覆土厚度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粒级下,随着覆土厚度的增加,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覆土0~20 cm的>0.2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最大、土壤团聚体团粒指数最小,覆土为60~80 cm的土壤机械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团聚体稳定率最大,团聚体破坏率最低,是研究区最适合微生物活动及土壤根系生长的覆土厚度,研究结果对煤矸石充填复垦土壤的合理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覆土厚度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有机碳贡献率

    内蒙古草原资源调查监测的实践和思考

    索晓晶项磊高贺高琪...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及时掌握内蒙古草原资源生长现状,更好地服务北方生态屏障建设和牧区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2019—2021年开展了内蒙古草原资源调查监测工作.简要介绍了内蒙古草原资源概况,开展草原资源调查监测的技术方法,分析了2019—2021年草原资源植被高度、植被盖度、干鲜比的变化情况.同时,结合2019—2021年内蒙古草原资源调查监测实践经验,提出了草原资源调查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草原资源调查监测植被高度植被盖度干鲜比内蒙古

    川东北小微湿地分布研究——以南充为例

    刘鹏崔远远张运春
    77-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Bigemap GIS Office对南充市3区5县1市存在的小微湿地资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南充市小微湿地数量众多,其中小型水田湿地占小微湿地总面积的93.5%;不计水田,南充市小微湿地个数为33191个,面积合计10486 hm2,占南充市土地总面积的0.84%,其中面积小于1 hm2的小微湿地个数为31724个,占总数的95.6%;在计算水田的情况下,小微湿地面积为162365 hm2,占南充市土地总面积的13.01%.

    小微湿地资源分布南充市

    基于相对土壤质量指数法的铜梁区农田质量评价

    胡胜勇詹雪萍文玲梁涛...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铜梁区不同区域农田土壤质量状况,揭示影响土壤质量的敏感因子.[方法]选择铜梁区具有代表性的农田0~20土层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法分析该区域土壤理化特性分布特征,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土壤各评价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借助层次分析法得到各指标对土壤质量的贡献率,最后利用相对土壤质量指数法对比不同区域农田土壤质量状况.[结果]该区域主要以弱酸性土壤为主,土壤理化指标变异系数为31.79%~125.88%,变异程度由大到小的指标依次为有效磷、全磷、有机质、速效钾、全氮、碱解氮、pH、全钾;各指标之间均为正相关,尤其pH与各养分指标之间关联性较大;相对土壤质量指数为1.769~3.416,平均值为2.905.[结论]该研究有助于客观地评价土壤质量以及科学指导土壤改良.

    农田相对土壤质量指数法相关性土壤理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