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校地协同共育驻村文旅师运行机制探索研究——以无锡市为例

    孟祥丰
    264-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需广招英才、高效用才.高校是乡村人才重要"供给源"之一,应在乡村人才建设方面发挥作用,承担责任.无锡市很多乡村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致富之路,成果显著,但仍然存在乡村文旅人才匮乏、村干部创新思路有限、文旅发展势头放缓等诸多问题.基于校地协同共育合作模式,结合无锡乡村发展现状,探索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驻村文旅师制度,以拓宽校地协同合作路径,为推动无锡市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人才振兴校地协同驻村文旅师"陪伴式"乡建运行机制

    践行课程思政融入普通昆虫学教学

    马龙彭英传张万娜
    267-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林高校只有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把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才能培养出更多知农爱农的应用型人才.针对农林专业的核心课程普通昆虫学,从传统文化中的昆虫元素、老一辈昆虫学家的先进事迹、昆虫学研究前沿这3 个方面挖掘思政元素,梳理典型案例,有机地融入普通昆虫学教学,从而引导学生把专业课学习上升到实现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需求层面,增加学生求知欲和专业认同感,增强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责任感,把个人价值实现自觉融入中国梦当中.

    普通昆虫学课程思政高等农林教育

    新农科背景下的果树栽培学课程TCE和TSFP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杨芩刘雅兰张婷渟邓洁...
    270-275,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果树栽培学作为园艺专业专业素养与技能培养的主干课程之一,目前对其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探索仍十分有限,同时基于"三全育人"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格局和教学体系仍不健全,课程育人功能未充分发挥出来,限制了新农人的培养.以落实"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和"北京指南"的新理念、新使命、新目标和新举措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从"大地课堂"教学资源建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互动互促教学设计构建、科研反哺教学内容"四化"更新、基于学生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探索,集知识、能力、过程为一体的多元化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凝练形成了"新农科背景下的果树栽培学TCE和TSFP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教学成果;构建的TCE和TSFP混合式教学模式操作性强、可复制性高,可应用于植物生产类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对于提升新型农林人才培养质量、助推该地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新农科果树栽培学教学体系教学模式课程评价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政策建议

    李慧静
    276-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关系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以6 所部属农林院校为例,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组成要素来分析农林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提出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建议,即要引导涉农林专业学子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将"论文"书写在大地上;构建涉农林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互融合的机制,服务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构建农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育人机制等.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乡村振兴战略

    新农科背景下植物生产类专业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研究——以河北工程大学为例

    张欢李倩魏学军
    280-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植物生产类专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高质量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目标,全力改革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主旨思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引领,探索构建适应新农科建设需要的"1+ 3+3"植物生产类专业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现代高素质农业人才,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动力与科技支撑.

    植物生产类新农科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