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光谱LED杀虫灯在新余蜜橘上的诱杀效果

    涂海华杨丽姣李小毛邝先飞...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9年5月—2021年10月,在新余市汾阳果业柑橘基地开展新余蜜橘害虫的防治试验,使用双光谱LED太阳能杀虫灯,建立柑橘园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基地.结果表明,共诱杀柑橘主要害虫6目14科22种,以蛾类、金龟类和蝽类为主,其中斜纹夜蛾、吸果夜蛾、铜绿金龟、柑橘潜叶蛾、星天牛、麻皮蝽、茶翅蝽、柑橘小实蝇、爆皮虫、粉虱、橘实蕾瘿蚊较多,柑橘园虫口减退率最高达80.3%.而诱杀到的益虫蜻蜓、瓢虫、草蛉、寄生蜂数量较少,益害虫数比例小于1.08%,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杀虫灯对柑橘园生态的负面影响.灯下主要害虫的种类和数量呈季节性变化,与同期开展的柑橘园害虫调查结果对比,虫情发生期相一致,具有虫情预报功能.

    双光谱LED太阳能杀虫灯绿色防控技术柑橘园害虫新余蜜橘

    广西百香果茎基腐病病菌生物学特性及抑菌药剂筛选

    黄艳花覃连红崔忠吉黄远光...
    127-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引起百香果茎基腐病的病原菌腐皮镰刀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并开展室内高效低毒化学药剂筛选.选取经鉴定的主要代表菌株,采用实验室常规法研究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并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14种杀菌剂进行抑制作用测定.结果表明,病菌生长适宜温度24~30℃,产孢适宜温度28~32℃,孢子萌发适宜温度20~30℃,菌丝生长适宜pH为5~11,产孢适宜pH为3~10,孢子萌发适宜pH为5~9.连续光照对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全黑暗及半光半暗有利于菌丝生长,光照条件对产孢量无显著影响.菌丝生长及产孢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其次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牛肉膏,其次为酵母粉和蛋白胨;最适培养基是Czapek,其次为PDA.通过室内试验筛选出抑制效果较好的杀菌剂6种,经毒力测定表明,咪鲜胺450 g/L水乳剂和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对病菌抑制作用最强,EC50分别为0.078、1.189μg/mL;其次是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和40%腈菌唑悬浮剂,EC50分别为6.887和13.092.该研究结果可为百香果茎基腐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百香果茎基腐病腐皮镰刀菌生物学特性杀菌剂毒力测定

    化控剂玉黄金对春玉米抗倒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佳琪王明杰谢世兴武敏桦...
    132-135,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化控剂玉黄金对不同种植密度下春玉米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以京农科828为试验材料,于玉米10叶期喷施玉黄金,分析玉黄金施用对玉米植株的生长指标、茎秆力学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玉黄金能够降低株高、穗位高,缩短节间长度,提高穿刺强度和抗压强度,从而提高抗倒伏能力,实现增产.玉黄金处理后,京农科828品种在60000株/hm2密度下产量分别比清水对照高6.04%、17.09%和20.64%;在67500株/hm2密度下产量分别比对照高4.53%、13.77%和15.55%;在75000株/hm2密度下产量分别比对照高7.83%、15.84%和27.93%.化控剂玉黄金可以提高玉米茎秆的压碎强度和穿刺强度,改善春玉米茎秆农艺性状和植株生长指标,提高茎秆抗倒伏能力,增加玉米产量,易于机械收获,为春玉米区玉米高产及实现全程机械化奠定基础.

    春玉米玉黄金抗倒伏农艺性状产量

    牦牛血氨基酸液体肥对菠菜生长的影响

    刘元林洪晶张娅俐田晓静...
    13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合理利用牦牛血,提高牦牛综合利用价值,实现屠宰废弃血液氨基酸液体肥的工业化生产,通过大棚种植菠菜,从促进生长、增加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3个方面评价牦牛血氨基酸液体肥的效果.以大棚种植菠菜为对象,在种植过程中监控作物叶长、叶宽、株高、根长、茎粗等生长指标;作物成熟时检测作物叶面积、鲜重、干重增产指标;同时检测硝酸盐、维生素C、叶绿素、黄酮等品质指标.通过对比牦牛血氨基酸液体肥、商品氨基酸肥、化肥、有机肥在菠菜中的追肥效果,对牦牛血氨基酸液体肥肥效作出评价.结果表明,生长方面,YBAAF促进茎粗效果显著;增产方面,AAF组效果最佳;品质方面,YBAAF处理提高了作物部分活性物质,但硝酸盐含量在5种处理中最高,维生素C含量也均高于其他组.对作物影响总体而言,施肥组优于对照组,有机肥优于化肥组,有机肥组之间,市售氨基酸液体肥最佳,牦牛血液酶解氨基酸肥略低,但与农家肥差异不显著.

    氨基酸液体肥促生长增产品质

    杂交籼稻侧深施肥减氮增效模式研究

    张显兵唐建鹏秦吉洋翟付凤...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适宜仪征丘陵山区杂交籼稻侧深施肥机插密度和减氮增效模式,设置株距16和18 cm 2个处理,以常规撒肥为对照,减氮10%,分别侧深施缓控释肥和普通肥,同时减少施肥次数,考察不同栽插密度与施肥模式对杂交籼稻Y两优17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减氮10%的情况下,侧深施肥和缓控释肥搭配使用,促进水稻前期生长,增加分蘖和有效穗,后期每穗粒数也有进一步提高,单产明显提升.在相同施肥模式下,株距18 cm的处理单产和净收益均高于株距16 cm的处理.在减氮10%条件下机插秧侧深施缓控释肥+孕穗肥模式可取得较好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可节省50%的施肥人工成本,提高单产6%以上,增加净收益40%以上.侧深施缓控释肥,可减少施肥量和使用频率,缓解劳动力紧张,省时省力,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对水稻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杂交籼稻侧深施肥密度产量减氮增效

    新乡市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及其效应分析

    张宝光黄卫王向前李晓雯...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乡市土壤养分监测网点1982—2021年监测结果显示,速效钾40年间增加了30.56%,平均每年增加1.1 mg/kg,2021年速效钾含量达188 mg/kg,显现出了秸秆还田和"补钾工程"的成效.2005—2021年共采集土样14873个,速效钾含量与土壤质地密切相关,按照砂土、砂壤、轻壤、中壤以上质地,速效钾含量逐渐递升,由89 mg/kg递升至150 mg/kg.各县(市)差异很大,黄河故道面积最大的延津县最低147 mg/kg,具有郇封岭古黄河高滩地的获嘉县最高达255 mg/kg;对小麦、玉米进行增施钾肥试验,1 hm2施K2O 79.2、81.0 kg,平均增产分别为504、420 kg,以钾素含量最低的风沙土、潮土增产效果最好,而含钾量较高的褐土增产效果较差.按照相对产量,建立了一套小麦、玉米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及施肥参数.在小麦生产中,确立了极低、低、中、高4级标准,土壤速效钾含量属于极低、低水平的分别占3%、11%;属于中等水平的占18%;而高水平的则占68%.说明新乡市大部分地区已经属于富钾区,生产中应改变全面补钾的施肥原则,需因地制宜,在褐土及潮土中壤、重壤、黏土等富钾地区实行"稳钾"对策,在砂土、砂壤土、轻壤土地区继续采取"补钾"施肥策略.

    新乡市土壤速效钾含量监测丰缺指标施肥策略

    模糊数学模型在酶解法蚝汁感官评价中的应用

    陈建旭陈志光黄健玲李桂花...
    149-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生蚝为原料制备酶解法蚝汁,对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及酶添加量对蚝汁感官评分的影响,并以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酶添加量为考察因素,利用模糊数学模型结合响应面的方法优化酶解法蚝汁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酶解时间对蚝汁的感官评分影响最大,其次是酶解温度,酶添加量对蚝汁感官评分影响最小.确定了酶解法蚝汁最佳工艺参数,即酶解时间3.6 h,酶解温度50℃,酶添加量0.15%.在该优化工艺条件下生产的酶解法蚝汁色泽光鲜,鲜美蚝味突出,鲜蚝香气浓郁,感官评分为85.05,与响应面预测值85.44拟合良好.

    酶解蚝汁模糊数学响应面法

    黄精植株构件生长与有效成分积累动态研究

    靳鹏博常晖杨祎辰王二欢...
    15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黄精植株构件的生长规律与地下部分各部位有效成分含量的积累动态.[方法]以2年生黄精为研究对象,黄精出苗后连续采样,测量根茎、新生根茎、须根、茎、叶、果实等构件的形态、数量和生物量,并测定地下部分各部位的黄精多糖、总皂苷和浸出物含量.[结果]黄精出苗后根系生物量不断积累,地上部分出苗后40 d内迅速生长,之后大多生长指标小幅度增加,至8月左右地上部分茎叶有所脱落,10月上旬地上部分枯萎回苗;地下部分在出苗40~100 d迅速生长,之后增长幅度减缓;须根的黄精多糖、总皂苷和浸出物含量均显著低于根茎(P<0.05),但收获期的须根多糖含量可达到根茎的84.50%,总皂苷和浸出物含量分别仅为根茎的35.72%、48.68%,这为黄精须根以多糖类材料开发大健康产品提供了依据;与原生根茎相比,新生根茎在形成的60 d内多糖含量显著较低(P<0.05),总皂苷含量显著较高(P<0.05);收获期时,黄精地下部分各部位以上3类有效成分含量排序稳定,依次为根茎>新根茎>须根.[结论]该研究为黄精非药用部位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黄精植株构件生物量多糖总皂苷浸出物积累动态

    雪胆属转录组的EST-SSR分子标记开发

    陈薇薇幸宁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开发雪胆属表达序列标签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方法]对雪胆属肉花雪胆和母猪雪胆2个种进行转录组测序,检测SSR位点并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检验引物的有效性和多态性,并分析种间和种内遗传多样性.[结果]从200对引物中筛选出6对具有高多态性的引物,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5~8个,平均值6.3333个.有效等位基因(Ne)为2.4807~4.9828个,平均值3.7608个.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495~0.7583,平均值0.6729.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种间和种内居群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结论]该研究开发的EST-SSR引物具有丰富的多态性,为雪胆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雪胆属转录组EST-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

    小金蝠蛾幼虫血细胞对病原真菌的免疫防御研究

    贺元川游华建陈仕江
    164-16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小金蝠蛾幼虫血细胞对不同病原菌侵染的细胞免疫响应差异,揭示拟棒束孢病害发生和冬虫夏草菌形成机理的细胞免疫差异.[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小金蝠蛾幼虫感染病原菌后血细胞的数量、形态变化、细胞免疫反应和黑化反应,以L-多巴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感染不同时间后的血淋巴中酚氧化酶活性.[结果]小金蝠蛾幼虫感染冬虫夏草菌的生存曲线无显著差异,血细胞对冬虫夏草菌无明显的集结、包囊、黑化等免疫作用,酚氧化酶活性侵染初期出现降低,然后逐渐恢复至健康幼虫水平;小金蝠蛾幼虫感染粉棒束孢的生存曲线具有显著差异,对感染早期血细胞具有明显的集结、包囊、黑化等免疫响应,酚氧化酶活性初期降低后逐渐升高.[结论]小金蝠蛾幼虫血细胞对病原真菌冬虫夏草菌和粉棒束孢免疫防御响应策略具有显著差异,血细胞对冬虫夏草菌无明显的免疫反应,对粉棒束孢虽然有强烈的免疫反应,但是不能阻止粉棒束孢的快速萌发而导致幼虫短期内死亡.

    小金蝠蛾血细胞细胞免疫粉棒束孢冬虫夏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