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文学(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文学(下半月)
安徽文学(下半月)

潘小平

月刊

1671-0703

ahwxzzs@163.com ahwxbjb@163.com

0551-2655245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宿州路6号国轩大厦1918

安徽文学(下半月)/Journal Anhui Literature
查看更多>>安徽文学为半月刊,26-177为下半月(文教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商丘方言中的反复问句

    魏晓宇
    8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商丘方言中的反复问句有"可VP"和"VP不VP"两种形式.本文主要介绍这两种反复问句在与语气副词的搭配、与句末语气助词的搭配、时体的选择以及结构的整体功能等方面的特点.同时对两种形式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本文通过对商丘方言反复问句的描写及相关问题的说明.来呈现商丘方言的语法特点.

    商丘方言反复问句可VPVP不VP语法特点

    "为己之学"的二重性与当代儒学发展困境的思考

    姜磊房梦蝶
    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儒家的"为己之学"贯穿整个儒学的发展历程.由孔子提出.经孟子、荀子、朱子等大儒反复论证已经形成一个严密的体系.但其仍未摆脱"内圣外王"的二重性.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流行着一种说法.以列文森为代表.他们认为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封建制度的瓦解.作为中国主流文化的儒家越来越没落.中国知识分子的说服力和活力正在迅速下降.儒学的现代命运已经定型.列文森等人的说法是否成立还值得探讨.但儒学的辉煌不在、影响消退是不争的事实.现代人多对儒学存有偏见.认为其是封建糟粕、是统治者对人民进行思想控制的意识形态.其实不然.儒学的真正血脉是"内圣外王"之道.所以思考儒学发展困境问题应回归儒学真正的精神内核.

    为己之学内圣外王发展困境

    从概念整合理论视角解析模糊语在外交中的应用——以周总理的外交辞令为例

    贾先伟
    9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之一.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模糊语似乎比精确的语言更富有表现力.表达更自然、得体.更能达到交际的目的.模糊语言在外交场合的运用更是如此.基于心理空间理论.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本文尝试从这一理论视角对模糊语在外交场合的应用进行认知阐释.

    模糊语外交概念整合理论

    结构与症象——拉康视角下的《纽约三部曲》

    周曦
    9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后现代反侦探小说的经典之作.《纽约三部曲》在不断提出问题、构造迷宫的同时.用一根中心线贯穿三个故事."我"是谁?困扰着无数哲学家的难题将在角色反复"挣扎"的过程中得到确证.本文通过揭示迷宫的三层结构.结合结构主义后现代哲学家拉康的镜像理论及症象的理论思想.解读故事结局暗含的真理:人存在的真实即使只是症候与幻想的重合也不必绝望.这正是文本中人物挣扎探索的积极意义所在.同时也是开启这一座自我思维迷宫的钥匙.

    《纽约三部曲》拉康镜像理论症象自我结构

    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十大途径

    汤玫英
    9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论述了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十大途径.这些途径有:大V的微博、走红的网络作品、论坛的热帖、轰动的新闻事件、风靡的广告语、热播的电视剧、流行的歌曲、畅销的书籍、著名的电影、名人的讲话等.

    网络流行语产生途径

    浅论成汉后期的侨旧斗争

    杨诗奇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两晋之际海内分裂.割据并起.略阳李氏于成都建立成汉政权.而其所导致的六郡豪酋与巴蜀大姓之间的斗争.贯穿成汉始终.成汉后期.是否归晋称藩成为二者争论的焦点.侨旧双方因经济矛盾与政见不同而相互倾轧.对成汉后期政治影响颇大.成汉败亡亦与此有关.

    成汉侨旧斗争原因影响

    从新亚氏的修辞手段解读习近平"七七事变"演讲

    王瑞雪
    10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4年7月7日.习近平主席为纪念"七七事变"发表演说.在演说中他运用了什么沟通方式和演说技巧来融合国内外的人民并让众人在情感和理智方面都深受鼓舞与激励.这是值得所有语言学习者深入探讨的.我们可以在新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批评的框架下分析习近平在这次演讲中是如何利用修辞情景与修辞文本来达到最佳的话语效果.

    新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模式习近平演讲修辞批评

    在支架式教学中探索英语教材的二次开发

    陆双凤宋建清
    104-105,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架式教学.在中学英语课堂中广泛受到师生的青睐.而英语教材是英语课堂的重要资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的英语教材内容上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轨.编排上较为单一.不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在支架式教学的模式下二次开发英语教材.使得教材的内容贴合学生实际生活.使得教材的编排有利于教师开展课堂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简而言之.随着支架式教学的环节对英语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使得教师能够真正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保证有效的课堂教学.

    支架式教学英语教材二次开发

    小品《吃面》的启发

    汪倩
    106-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小品《吃面》得到启发.当今的社会.有些人迷茫、浮躁.大事不想做.小事又做不了.处于盲目无序的白痴状态.所以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工作时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有必要再次观看小品《吃面》.在寓教于乐当中体会生活、学习、工作的真谛.

    艺术生活

    论胡适对中国文学翻译理论的影响

    赵睿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胡适文学的研究是学者对中国现代翻译理论的重新认识.胡适用白话翻译的诗歌、小说成为广为流传的文学范本.开创了白话文翻译的新里程.同时.他还注重翻译文学的文化背景和对民众的教育意义;配合"五四"文化的运动思想启蒙.他注重文学翻译思想的严谨性.对译界同仁热情鼓励和支持.对中国文学翻译事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奠定了中国文学翻译的理论基础.

    胡适文学翻译理论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