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文学(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文学(下半月)
安徽文学(下半月)

潘小平

月刊

1671-0703

ahwxzzs@163.com ahwxbjb@163.com

0551-2655245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宿州路6号国轩大厦1918

安徽文学(下半月)/Journal Anhui Literature
查看更多>>安徽文学为半月刊,26-177为下半月(文教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美影视剧中恭维语性别差异对比研究

    汪金凤
    128-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恭维语是一种能满足言者与听者需求的积极的言语行为.社会交际中性别语言差异广泛存在.本文拟以美剧《绝望的主妇》和国产剧《金太郎的幸福生活》为例,利用Excel统计分析,对剧中台词从使用频率、话题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维度进行跨文化对比研究,以期找出中美影视剧中恭维性别语言的异同点,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成功交际.

    恭维语影视剧性别差异

    《战狼》系列电影的图腾情怀解读

    李海伦
    130-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战狼》系列电影在主旋律电影不被看好的大环境里如此火爆,超出市场规律的预料,必定有其深层次的精神力量,本文从图腾文化的角度,阐释《战狼》系列动作电影成功背后的精神力量.分析认为:吴京具有深厚的狼图腾情结,这种情结赋予他生生不息的狼性,促使其通过电影艺术创作进行狼性的宣泄,而这恰好契合了回归的“国民狼性”,与观众产生高度共鸣.

    战狼1战狼2图腾情怀

    中国现代美学中艺术概念的演变体会

    王衍平
    13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中国传统美学中关于“艺”的概念到从日本引进的关于“美术”的概念再到“艺术”这一概念,中国现代美学的产生以及发展是基于中国传统美学同西方美学的融合与碰撞.通过对中国现代美学艺术概念的研究分析可知,中国现代美学既继承了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由借鉴了西方美学,由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现代美学艺术概念的历时性演变,其后阐述关于中国现代美学共时性的研究,以期能够发现中国现代美学艺术概念演变的规律.

    艺术概念现代美学中国传统美学西方美学

    《剧本》期刊专栏之选材特色研究

    臧玉
    134-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剧本》在1952年创刊于北京,是我国最早创刊的专业剧本刊物,是中国戏剧家协会最重要的刊物之一,同时也是发表现当代剧本作品的重要平台.笔者从《剧本》专栏的特色入手,对2000年至2010年间《剧本》期刊的专栏进行系统梳理,进而将文章的重点放在对《剧本》专栏的选材特色进行系统研究方面.同时,紧扣“旧瓶装新酒——旧史新说”和“关注大事件——与时代同行”子标题,初步结合政治、社会、市场等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考量,并仔细思虑各种专栏之间所呈现出的关系以及它们共同反映出的时代生活内容等.

    《剧本》专栏研究选材特色

    从电影《时时刻刻》看弗吉尼亚·伍尔夫

    李利红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影《时时刻刻》是斯蒂芬·戴德利执导的、根据迈克尔·坎宁安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一部女性主义电影.电影描述了三个不同时代和“达洛维夫人”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三位女性的一天的生活和心理活动,其中,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小说《达洛维夫人》的作者和《时时刻刻》里的三位女主人公之一,是唯一一位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过的人物,她的形象被妮可尔·基德曼表现得淋漓尽致.伍尔夫的镜头里无一例外地有鲜花做背景,但却溢出浓浓得死亡的悲凉,鲜花是她曾经怒放的生命,但“死亡”是她“作为一个人的选择”.本文拟通过电影《时时刻刻》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生与死.

    《时时刻刻》鲜花死亡弗吉尼亚·伍尔夫

    浅谈日语词汇中蕴积的日本精神——以“潔い”一词为例

    刘亚男
    139-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语言中往往贯穿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符号.日本作为我国的重要邻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近年来中日两国人文交流日趋频繁,在此背景下,通过日语了解深层次的日本精神便显得尤为重要.日语“潔い”一词具有“干净,整洁,高雅,刚毅果断”等多方面的意思.该词的含义与使用方法与其背后的日本精神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干净自然观色彩意识

    颜色隐喻在新闻英语中的运用及作用分析

    乔晓虹
    141-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隐喻是英语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有关颜色的隐喻可以帮助我们对事物形成更加生动而鲜明的认知.在新闻英语中适当地使用颜色隐喻可以增加内容的生动性和可读性,吸引更多的受众,扩大新闻的传播面和宣传效果.

    英语隐喻颜色新闻英语

    批评性话语分析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启示——以《纽约时报》一则新闻为例

    孙海影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辨能力非常重要,提高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业的成功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本文探讨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利用合适的教学材料提高学生的思辨水平.通过对《纽约时报》一则新闻的分析来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新闻中的消息来源和措辞表明该则新闻报道中中国的话语权不强,美日一味谴责中国,报道有失公允.

    批评性话语分析思辨能力《纽约时报》

    政治文献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以《反对党八股》俄译本为例

    贾一村
    146-148,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负载词是语言表达中一种常见现象,更是政治文献翻译中的一大重要内容.本文以中央编译局翻译的毛泽东同志的《反对党八股》俄译本为案例,就政治文献对俄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提出了四条可行性技巧,即直译法(文化意象“共有”时)、互换法(文化意象“相左”时)、意译或注释法(文化意象“缺失”时)以及省略法(文化意象“多余”时),并指出,用此四法可消除翻译中的交际障碍,有效实现政治文献翻译的目的.

    政治文献翻译文化负载词文化意象

    西方修辞学视阈下政府英文网站语言质量分析

    张兰
    14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府英文网站肩负对外传递信息和宣传的重任,其网站文本的语言质量至关重要.有别于中文的重达意修辞传统,西方修辞以说服为目的、认同为策略,高质量的英文网站译文文本应以目标受众为出发点,选择恰当的话语内容,构建合适的话语方式,以期实现政府英文网站预期的外宣目的.

    西方修辞学政府英文网站语言质量说服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