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文学(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文学(下半月)
安徽文学(下半月)

潘小平

月刊

1671-0703

ahwxzzs@163.com ahwxbjb@163.com

0551-2655245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宿州路6号国轩大厦1918

安徽文学(下半月)/Journal Anhui Literature
查看更多>>安徽文学为半月刊,26-177为下半月(文教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毛的单纯和成熟

    营计德
    5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观三毛的作品,孤独与寂寞始终贯穿着她短暂的一生,似乎在她的读者看来,每一件发生在她身上的事,就自然地带着一份不寻常的感觉,"散落于人间的一粒沙"是对三毛超乎一般人的生活以及思维方式极好的总结,很多时候,三毛对于人生的理解,透彻而又深刻,这是她思想成熟的标志.然而,三毛对于自己的人生追求确实极其的单纯与天真,循心而为一直是她的人生态度.那么为什么这看似完全不相容的两种性格特征能同时在一个女子身上发生?

    三毛单纯成熟流浪

    从《红字》女主角解析作者的女性思想

    张益民
    54-5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字》是美国著名作家霍桑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对确立其在世界文坛的地位功不可没.从小说主人公海丝特的主角地位的确立、人物形象的描写以及背叛精神的评价等方面综合分析霍桑的女性思想 ——同情女性并支持女性解放.

    《红字》海丝特女性思想

    人性的复杂与光辉:《基列家书》埃姆斯的心理解读

    胡碧媛何成风
    5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当代知名女作家玛丽莲·罗宾逊的第二部小说《基列家书》以一位年逾古稀的老牧师约翰·埃姆斯写给幼子的书信撰写家族的发展历史以及个人的感悟冥思.作品中埃姆斯牧师与其教子杰克·鲍顿的交往进程与思想碰撞呈现牧师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自身的精神境界,由阴影转向救赎,重构心理层面的身份对话,再现人性的复杂与光辉,表达玛丽莲·罗宾逊对人性的深邃剖析与哲学思考.

    玛丽莲·罗宾逊《基列家书》阴影原型救赎

    试论李清照诗词中女性意识的表现及其成因

    刘景辉
    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其作品带有强烈的女性意识,本文分析了女性意识在其作品中的表现,并从性格、良好的教育和外部环境几个方面,分析了女性意识能够产生在其作品中的原因.

    李清照女性意识表现成因

    多丽丝·莱辛的非女权主义思想研究

    许丽芹凌辰
    6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国文坛老祖母多丽丝·莱辛,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一直被认为是女权主义的先锋战士和偶像人物,但莱辛本人却多次对女权主义进行反驳和批评,拒绝承认自己是女权主义运动的代表,并认为女权主义运动纯属浪费精力.本文结合女权主义理论研究,深入细读莱辛的杰作《金色笔记》,从莱辛讽刺政治狂热的女性解放,否认崇尚性自由的女性解放,提倡男女两性之间的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等三个方面探究莱辛作品中的非女权主义思想.研究表明,莱辛是一位书写男女两性和谐相处、合作互补的非女权主义者.

    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非女权主义两性和谐

    大国语言关系

    施屹立唐宇萌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纵观当今全球化浪潮下的跨文化现象,尤其不可忽视的是中文(汉语)和英语这两大语言以及彼此间的关系.前者是母语人数最多的语言(使用人数约14亿,占世界总人口的近1/5[6]),后者是目前使用人数最多的跨国通用语言(约13亿-15亿[7]).当这两种伟大的语言走到一起,注定应该要发生些什么?是一个同化、吞没另一个?是彼此"井水不犯河水"?还是彼此接纳,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全球化跨文化现象语言间的吸收/借用文化自信

    浅析《雪国》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以叶渭渠版本翻译为例

    韩秀宏
    6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译者主体性这一因素在翻译活动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译者往往因为自身因素以及对作品的理解差异而导致译本完美再现原作或与原作有一定的差异.本文以叶渭渠翻译的《雪国》为例分析译者主体性在语言、思想层面的体现.论证译者的创造性、主体性对作品的完美再现起着重要作用.

    译者主体性翻译文化

    认知语言学关照下的英语构词法

    秦婷婷
    67-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构词法则是词汇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通过认知语言学中原型范畴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两个方面对英语构词法进行分析,以此加深对语言本质的认识.

    构词法认知原型范畴概念整合

    广义语言能力与狭义语言能力二者的对比分析

    徐丰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Hauser,Chomsky与Fitch三人在2002年与2005年发表了两篇文章提出了广义语言能力以及狭义语言能力这两种能力,并详细阐释了两种能力的理论背景和发展过程.本文将以这两篇文章为分析对象,更详细地论述这两种语言能力的构成与二者差异.

    广义语言能力狭义语言能力组成成分差异

    从《无人生还》两译本翻译策略的选择看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阮馨蓓
    7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翻译观主张译文应完全忠实于原文,译者也一直处于从属于作者的地位,译者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而现代很多译学家开始关注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主体性的体现.本文以《无人生还》两译本为例,通过分析两译本在翻译策略选择上的区别来看译者的主体性是如何体现的.

    《无人生还》翻译策略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