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文学(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文学(下半月)
安徽文学(下半月)

潘小平

月刊

1671-0703

ahwxzzs@163.com ahwxbjb@163.com

0551-2655245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宿州路6号国轩大厦1918

安徽文学(下半月)/Journal Anhui Literature
查看更多>>安徽文学为半月刊,26-177为下半月(文教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新媒体看关羽现代形象接受的现代演变

    刘拓宇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羽作为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他作为信仰在中国经久不衰,在当代,关羽一方面在新媒体中又获得了新形象,体现了当代人的审美新情趣,被现代人和新媒体所选择;另一方面,关羽的形象因其独特性,其精神内核又选择了新媒体进行传播。

    关羽历史形象现代形象新媒体

    实干精神造就出彩中国人

    熊俊皓
    112-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出彩中国人》这档节目的热播,受到了社会各年龄段观众的一致好评,在被节目中那些追求梦想、不断努力的励志故事所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更深层次的思考。从出彩的中国人身上,我感受到了浓厚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深刻感受了宝贵的工匠精神、实干精神。正是因为这种踏实肯干的实干精神,我们国家才能够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我们要对这种精神加以传承和发扬,"中国梦"的实现就在不远处。不仅如此,我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也产生了更高层次的理解。我们要在学习中,充分学习并运用实干精神。基于此,我决定对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加以总结并升华,以激励我接下来的学习与成长。

    实干精神中国人中国梦

    论横光利—对日本科技革命的书写

    王莉蔡艳辉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20世纪30年代日本兴起的科技革命浪潮,作家横光利一以冷峻、略带悲观的写作基调于创作中表达了自己对科技改变生活这一理念和社会现象的认识。横光认识到人们在科技面前将陷入被动,因而对作为新生事物的科技持消极态度,对受新科技影响下的人们的总体命运满含忧虑。身为作家的使命,横光尝试着于创作中探寻人们的出路,早期他倾向于佛教的"救赎"作用,之后再度陷入迷茫。

    消极焦虑阶级悲观

    以《蝮蛇的后裔》为中心探究武田泰淳的"耻"

    成倩倩
    117-118,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蝮蛇的后裔》是武田泰淳在日本战败后发表的作品,它在战争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在充分理解作品以及各种先行研究中的基础上分析作品中的"耻",包括"耻"的对象及"耻"的表现。将作品中表现的对战争的反思同武田泰淳的实际体验相结合探讨武田泰淳的"耻"。以期进一步完善关于武田泰淳的研究。

    《蝮蛇的后裔》武田泰淳战争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课堂设问策略的实践研究

    段卫芳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堂设问是英语阅读教学的助力器。问题设计的质量更是决定了学生思维的深度,故而阅读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结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例,从设问的层进性、批判性、关联性、生成性四方面对深层次问题的设计策略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设问层进性批判性关联性生成性

    程式语对外语学习的作用及启示

    梁妮娜
    12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程式语即程式化语言,是一种语言习得过程中非常普遍却又经常被忽略的语言现象,是对语言中现成结构的总称。程式语与外语学习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文章从程式语的表述、定义和分类等方面入手,关于程式语对外语学习的作用和启示作以讨论和尝试性探究,将对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上给予一定的帮助。

    程式语外语学习语块作用启示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夏雁军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实施,高校教育已经往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着重加强高校教育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但是因为多方面原因,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教育与其应该承担的责任不相匹配,高校大学生的职业能力较为低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大学生的总体就业水平,同时也影响着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应该灵活自身的办学和教学方式,优化师生队伍的建设,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深入贯彻到高校教育的全过程。

    高校教育经济欠发达职业能力提升策略

    高校法治教育载体探析

    齐晓悦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去,这为高校法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形势下,创设有效的教育载体成为提升高校法治教育效果的迫切要求。要发挥法治教育载体在主客体之间的纽带作用,须从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社会实践、法治环境、教育阵地、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研究。

    高校法治教育载体

    从网络舆论监督视角分析教育监督机制——以"王娜娜被冒名上大学"事件为例

    耿焕玲
    130-131,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考制度作为中国最为公平的一种选拔制度,为广大学子提供了相对公平的升学平台,然而就是这样一种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依然被某些利欲熏心的人钻了制度漏洞。由河南"王娜娜被冒名上大学"事件所引发的整个网络舆论的监督推进了该事件的解决进度,虽时隔14年,王娜娜又重新考上了大学,但这一事件也足以引起人们对网络舆论监督的重视和对教育监督机制的反思。

    网络舆论监督教育机制王娜娜

    美国大学价值观教育对我国"低头族"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江涛
    13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价值观教育是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长期以来,美国大学积累了许多价值观教育的经验和教训,为了帮助"低头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应该借鉴该国的价值观教育的经验,提高"低头族"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美国大学价值观教育"低头族"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