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文学(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文学(下半月)
安徽文学(下半月)

潘小平

月刊

1671-0703

ahwxzzs@163.com ahwxbjb@163.com

0551-2655245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宿州路6号国轩大厦1918

安徽文学(下半月)/Journal Anhui Literature
查看更多>>安徽文学为半月刊,26-177为下半月(文教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民国时期弹词的电台传播

    童李君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台为弹词艺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说唱环境,对弹词艺人的技艺、演唱书目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商家、电台与弹词艺人这三者的联姻,为各自都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效益.商家请来弹词艺人在电台演唱,为其推销产品、广做宣传.此外,他们还非常注重听众的反应,听众可以通过写信或电话等多种渠道与电台联系,来表达他们收听节目后的感想,点播他们喜爱的作品.弹词也因为这商业化的关系,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在江浙沪一带更加盛行.

    民国弹词电台广告

    网络移动电台用户打赏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郭玉平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内网络收听平台的迅速发展使得互联网背景下的"眼球经济"向"听觉经济"延伸,"打赏"收费模式在网络收听平台上焕发新生.为了探究国内网络移动电台用户的付费行为影响因素,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调查问卷的形式展开调查,并通过数据回收和分析得到用户打赏行为偏低但已经有部分用户具备版权意识和良好的付费习惯、影响打赏的因素以使用场景和节目内容有极大关系的研究结果.

    网络打赏网络移动电台用户数据分析

    "互联网+"时代人的发展向度探析

    梁丞丞毕杨意
    10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的发展问题是一个既古老而又新颖的话题,一个社会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或者是什么程度,人们对其关注的热情始终保持不变.21世纪,人类社会全面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的出现,对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全面解读"互联网+"背景下人的发展目标的定位,揭示"互联网+"对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和人的和谐三个方面的问题.

    "互联网+"人的发展向度

    依托新媒体宣传推介品牌式的群众文化活动

    张学晖
    104-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又称为"第五媒体",是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四大传统意义上的纸媒体而言的.它包括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杂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手机短信、网络、微博微信和触摸媒体等.新媒体是一次全新的技术革命,实践证明,它的催新能力和造势能力是相当大的,是我们开展各项宣传活动的有力扶手,也是一项值得探索和运用的重要载体.

    新媒体群众文化品牌活动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特点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高欣陈海菊李佩忠李健...
    106-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探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特点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特点深入论述由这些特点决定的高校要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应有之义,并探讨其对规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目标,提升思政工作质量,规范思政人员工作重点的作用.本文论证思路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特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应有之义——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规范.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特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新课标下中学语文教师角色转变的途径

    陈启川
    10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深入,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在享受新的教学平台机遇时,也面临着新课程改革的挑战.为了适应新课标改革,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审视定位,不断地进行角色调整转变,那么在新时代下如何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便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新课标中学语文教师角色转变途径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机遇与挑战

    原芳
    110-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着重阐述了翻转课堂的起源、发展历程、特点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现阶段在中国实施和推广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阻碍,以期为我国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翻转课堂特点挑战

    大学课外文学教育探研——以安徽财经大学"龙湖文学奖"为例

    胡向玲
    112-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徽财经大学"龙湖文学奖"是由原龙湖诗社校友倡议并赞助的全校性文学奖,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具体表现为:校友推动,文脉传承;回归文学,鼓励原创;以生为本,专业引导;多种媒体,立体效应等,短短两届就在校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借由文学教育的"第二课堂",不仅活跃和提升了校园文化,也对课堂教学、校外实践和师生的网络交流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龙湖文学奖大学文学教育第二课堂校园文化

    我国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研究

    张军张平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素着笔,分析了我国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认为当前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体系有待优化、相关制度亟待完善、导师队伍亟待加强、学术环境有待营造、研究生自身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等.

    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要素现状

    师范类高校英汉互译教学中学生的语言差异意识

    李潭
    118-119,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师范类高校英语专业现状,指出课时缩短影响到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进而产生了学生语言基础不扎实、低级语言错误频发等问题;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师范类高校英汉互译教学中的问题,界定英汉语言差异意识的概念,指出它是对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宏观与微观差异的全面认识并将其与英汉互译的方法与技巧有机结合,进而形成的对方法与技巧更加深刻与全面的认识;分析语言差异与翻译技巧的关系,并从三个方面提出培养学生语言差异意识的途径.

    师范类高校英汉互译语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