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医学
安徽医学

高开焰

月刊

1000-0399

ahyxzz@163.com

0551-62827688;62811309

230061

安徽省合肥市永红路15号

安徽医学/Journal Anhui Medical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综合性医刊,主要介绍本省在医学临床、教学、科研上取得的新成果、新发现、新进展,促进学术交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提高全省医学发展水平,增进群众身体健康。读者对象是中、高级医务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患者与MRI总负荷及不同部位脑白质高信号的关系

    王红旭高延伦王苗苗
    314-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认知障碍患者与磁共振(MRI)总负荷及不同部位脑白质高信号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80例CSVD患者,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检查结果分为认知功能损害组(MoCA≤26分,n=28)和认知功能正常组(MoCA>26分,n=52).两组患者均接受MRI检查,MRI检查行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2Flai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比较两组患者MRI总负荷评分、不同部位脑白质高信号数目.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认知功能MoCA评分与MRI总负荷评分、不同部位脑白质高信号的相关性.结果 认知功能损害组患者的MRI总负荷评分为(1.72±0.39)分,认知功能正常组为(0.81±0.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损害组CSVD患者的脑白质高信号总数目及皮层下白质高信号数目均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SVD患者的认知功能MoCA评分与MRI总负荷评分、脑白质高信号总数目、皮层下白质高信号数目均呈负相关(r=-0.485、-0.472、-0.357,P<0.05).结论 MRI总负荷可较好评估CSVD患者的认知障碍程度,与MRI总负荷及不同部位脑白质高信号均呈负相关.

    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磁共振总负荷脑白质高信号关系研究

    血清STOX1 sFlt-1 TM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的预测价值

    顾玉婵贾丽华
    317-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STOX1、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血栓调节蛋白(TM)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OSP)并发胎盘早剥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9月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43例EOSP患者并于同期招募320例健康孕妇,分别记为疾病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STOX1、sFlt-1、TM水平;探讨疾病组并发胎盘早剥的风险因子;根据是否并发胎盘早剥,将疾病组分为并发组(n=67)和未并发组(n=276),分析初诊时血清STOX1、sFlt-1、TM水平及3者联合对疾病组并发胎盘早剥的预测价值.结果 疾病组初诊时血清STOX1、sFlt-1、T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组胎盘早剥发生率为19.53%,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组胎盘早剥发生者血清STOX1、sFlt-1、TM水平均高于未发生者(P<0.05);分娩史、初诊时血清STOX1水平、初诊时血清sFlt-1、初诊时血清TM水平、羊水过少、低妊娠增长体质量、贫血、脐带过短均是疾病组并发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OR=3.022、5.936、6.373、7.352、3.995、3.174、3.370、2.121,P<0.05);血清STOX1、sFlt-1、TM水平联合预测疾病组并发胎盘早剥的灵敏度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4.03%和0.965(95%CI:0.940~0.982),均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 EOSP患者血清STOX1、sFlt-1、TM水平升高,血清STOX1、sFlt-1、TM水平及分娩史、羊水过少、低妊娠增长体质量、贫血、脐带过短均是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且血清STOX1、sFlt-1、TM水平联合预测EOSP并发胎盘早剥的效能高于单独预测.

    STOX1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血栓调节蛋白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早剥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张家庆杜小红任颖玲陶俊...
    32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肾脏内科2018年6月至2022年12月初诊的48例iM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CTX)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RTX)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的24 h尿蛋白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和CD19+B细胞水平,同时记录两组治疗后6个月内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24 h尿蛋白存在时间、组间效应(P<0.05);进一步行两两比较发现,两组治疗后3、6个月24 h尿蛋白均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治疗后3、6个月24 h尿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PLA2R抗体和CD19+B淋巴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6个月PLA2R抗体和CD19+B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且试验组治疗前后PLA2R抗体和CD19+B淋巴细胞水平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9.17%比50.00%,P=0.035),但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00%比37.5%,P=0.350).结论 激素+CTX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iMN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特发性膜性肾病利妥昔单抗疗效不良反应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病原学诊断价值

    程长昆姜长舟
    326-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病原菌的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和常规培养检测结果,分析mNGS检出阳性的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3月安庆市望江县医院的13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BALF样本,进行mNGS和常规培养检测,比较2种方法的阳性率、病原体分布和一致性,分析mNGS检出阳性与患者临床指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mNGS检出阳性率为76.9%,常规培养检测阳性率为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NGS能够检测出更多种类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真菌和非典型病原体.mNGS与常规培养检测结果在细菌、真菌和非典型病原体方面具有中等一致性,在病毒和寄生虫方面具有较低一致性.mNGS检出阳性与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外周血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等因素相关,是影响mNGS检出阳性的危险因素.结论 mNGS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BALF中的病原学诊断优于常规培养检测,能检测出更多和更广的病原菌,有助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合理用药和改善患者预后.

    下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病原学诊断

    颅脑创伤患者早期血清PDCD4 GDF11水平及其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

    刘进张雷
    331-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颅脑创伤患者血清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生长分化因子11(GDF11)水平与患者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112例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成飞医院收治的颅脑创伤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110例同时期在成飞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PDCD4、GDF11水平.根据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将研究组患者分为轻度组(48例),中度组(36例),重度组(28例).治疗后随访3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将研究组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42例),预后良好组(70例).比较不同病情、不同预后患者血清PDCD4、GDF1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组血清PDCD4水平与GDF11水平的相关性,Spearman相关性分析研究组患者血清PDCD4、GDF11水平与GCS、GO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PDCD4、GDF11对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PDCD4、GDF1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血清PDCD4、GDF11水平均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患者血清PDCD4、GDF11水平均低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PDCD4、GDF11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血清PDCD4水平与GDF11水平呈正相关(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血清PDCD4、GDF11水平与GCS、GO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脑疝影响是颅脑创伤预后的危险因素,GCS评分、PDCD4、GDF11是影响颅脑创伤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PDCD4、GDF11联合预测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大于PDCD4单独预测的AUC(Z=1.993,P=0.046)及GDF11单独预测的AUC(Z=2.907,P=0.004).结论 颅脑创伤患者血清PDCD4、GDF11表达下调与患者病情相关,两者联合对颅脑创伤患者的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颅脑损伤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生长分化因子11预后

    氨基己酸与氨甲环酸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疗效与输血成本比较

    张天一李立新孔繁林朱军...
    337-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氨基己酸(EACA)和氨甲环酸(TXA)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和输血成本.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行THA治疗的2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EACA组(n=156)和TXA组(n=103).两组患者的止血药使用方式皆是静脉联合局部用药.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失血相关的指标、输血相关的费用、手术和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 d血常规指标差异.结果 TXA组和EACA组在围手术期失血指标、术前与术后第1天血常规指标的变化值、输血比例、手术和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计算围术期输血相关的成本发现,相对于TXA而言,EACA的使用会增加患者的平均输血相关费用95.55元.结论 在THA中应用TXA与EACA均可有效减少血液丢失和输血,虽然两药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差异不明显,但EACA的经济成本高于TXA.因此,在我国临床实践中不推荐使用EACA作为TXA的替代药物.

    氨基己酸氨甲环酸全髋关节置换术失血量输血成本分析

    核转录因子κB家族蛋白及HPV E6/E7 mRNA与早期宫颈癌复发的关系

    孙晓娟周高英王羽
    342-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家族蛋白表达及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水平与早期宫颈癌复发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开滦总医院妇产科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163例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宫颈癌组;另收集医院同期收治的101例非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非宫颈癌组,根据病理结果分为3个亚组: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n=31)、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组(n=26)、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组(n=44).比较宫颈癌组与非宫颈癌组及非宫颈癌3个亚组间宫颈组织中c-Rel、p65、p50核表达及HPV E6/E7 mRNA表达情况,分析c-Rel、p65、p50核表达及HPV E6/E7 mRNA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宫颈癌患者中的差异性表达,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c-Rel、p65、p50及HPV E6/E7 mRNA表达与宫颈癌术后无复发生存的关系,Cox法分析宫颈癌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宫颈癌组c-Rel、p65、p50及HPV E6/E7 mRNA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HSIL组c-Rel、p50及HPV E6/E7 mRNA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LSIL组HPV E6/E7 mRN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c-Rel表达与脉管浸润程度有关,p65表达与FIGO分期、宫旁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50表达与间质浸润有关,HPV E6/E7 mRNA表达与肿瘤直径、宫旁浸润及间质浸润有关(P<0.05).随访36(12~75)个月期间,163例宫颈癌患者复发率为19.63%(32/163),Kaplan-Meier结果显示,c-Rel、p50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0.820、3.181,P=0.367、0.075),p65、HPV E6/E7 mRNA阴性患者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优于阳性患者(LogRankχ2=10.597、4.474,P=0.001、0.03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FIGO分期IIa期、淋巴结转移、p65阳性、HPV E6/E7 mRNA阳性可增加宫颈癌术后复发风险(HR=1.617、1.506、3.180、1.460,P<0.05).结论 转录因子NF-κB家族核表达、HPV E6/E7 mRNA表达在宫颈病变进展过程中存在差异,其表达水平与早期宫颈癌多种病理特征有关,且p65、HPV E6/E7 mRNA可影响宫颈癌术后复发,可作为评估早期宫颈癌术后复发的可靠参考指标.

    宫颈癌复发核转录因子-κB人乳头瘤病毒E6/E7

    《安徽医学》关于来稿伦理问题的说明

    《安徽医学》编辑部
    347页

    基于质量三环理论构建肝硬化序贯治疗患者延续性护理评价指标体系

    潘雪梅陈思芸张丽君谭淑艳...
    348-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质量三环理论构建肝硬化序贯治疗患者延续性护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在临床评价肝硬化序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消化内科以Donabedian提出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环质量评价模式作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研究、半结构访谈法初步构建延续性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条目及初始专家咨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开展3轮专家咨询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终稿.结果 3轮专家问卷回收有效率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2,专家一致性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158、0.161、0.224.最终形成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5个,三级指标49个的肝硬化序贯治疗患者延续性护理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基于质量三环理论构建肝硬化序贯治疗患者延续性护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内容全面科学,专家对其意见高度集中,值得进一步深入临床研究.

    肝硬化序贯治疗延续性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质量三环理论

    血流限制训练对肩袖损伤术后患者康复效果观察

    张峥郭立芬潘冰晶陈安忠...
    354-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流限制训练在肩袖损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至2023年6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肩袖损伤术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骨科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血流限制训练,采用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和SF-36健康状况量表比较两组干预4周和8周后的康复效果.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前的各项评价指标均有所改善.干预结束后,观察组患者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和内旋活动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者VAS得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VA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血流限制训练可提高肩袖损伤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减轻术后疼痛,并改善其生活质量,为此类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血流限制训练肩袖损伤术后术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