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医学
安徽医学

高开焰

月刊

1000-0399

ahyxzz@163.com

0551-62827688;62811309

230061

安徽省合肥市永红路15号

安徽医学/Journal Anhui Medical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综合性医刊,主要介绍本省在医学临床、教学、科研上取得的新成果、新发现、新进展,促进学术交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提高全省医学发展水平,增进群众身体健康。读者对象是中、高级医务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牙周炎与妊娠期糖尿病因果关系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孙晓瑜胡佳敏赵静心项坤...
    725-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横断面研究和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探索牙周疾病与妊娠期糖尿病(GDM)之间的关联.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和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05名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GDM分为G1组(GDM孕妇,n=55)和G2组(健康孕妇,n=50).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人口统计学特征等信息,并记录牙周专科检查结果,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集选取与暴露变量显著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作为工具变量.选择的MR分析方法包括逆方差加权法(IVW)、MR 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法和加权众数法.采用Cochran's Q检验评估结果的异质性,采用MR-Egger回归检验水平多效性,MR-PRESSO检测多因子残差和异常值的存在.结果 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牙龈指数(GI)与GDM患病风险增加有关(OR=2.53,95%CI:1.10~6.17,P=0.034).IVW结果显示,牙周炎症可能是引发GDM的危险因素(OR=1.13,95%CI:1.01~1.28,P=0.037).结论 牙周炎与GDM存在因果关联,可能是GDM的潜在危险因素.

    妊娠糖尿病孟德尔随机化牙周炎因果关联

    血液中MCV B/A比值和IgG3抗体对ABO新生儿溶血病致高胆红素血症的预测价值

    蒋先孝朱乐乐杨劲
    732-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学指标对ABO新生儿溶血病(ABO-HDN)致高胆红素血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为ABO-HDN的24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列线图95%分位胆红素值,分为高危组(101例)和非高危组(143例).通过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致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计算红细胞平均体积、血清总胆红素与清蛋白比值(B/A比值)、血浆免疫球蛋白3(IgG3)抗体单独及联合预测能力.结果 两组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血清B/A比值、IgG1、IgG3、新生儿血型、光疗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分析显示,红细胞平均体积(OR=1.077,95%CI:1.000~1.159)、血清B/A比值(OR=1.890,95%CI:1.542~2.316)和IgG3抗体(OR=1.583,95%CI:1.031~2.430)是ABO-HDN致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红细胞平均体积、B/A比值预测ABO-HDN致高胆红素血症的最佳截断值为104.25 fL和7.87.根据危险因素构建ABO-HDN致高胆红素血症联合预测模型,红细胞平均体积+血清B/A值+IgG3抗体联合预测的AUC值最大,为0.823.结论 红细胞平均体积>104.25 fL、血清B/A比值>7.87和IgG3抗体是ABO-HDN致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红细胞平均体积血清总胆红素与清蛋白比值血浆免疫球蛋白3抗体ABO新生儿溶血病致高胆红素血

    关于《心理资本在真实型领导与建言行为中的中介效应》一文的更正

    《安徽医学》编辑部
    736页

    甲泼尼龙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

    余新超窦慧
    737-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甲泼尼龙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在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90例AECOPD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均采取吸氧(低流量)、止咳平喘、抗感染等治疗措施.此外,对照组增加甲泼尼龙静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持续用药5 d后观察治疗有效率、肺功能及血气相关指标、改良版呼吸困难指数(mMRC)及慢阻肺评估测试(CAT)评分、不良反应(ADR)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1秒率(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FEV1/FVC、FEV1%pred的差值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氢离子浓度指数(pH)、血氧分压(PaO2)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PaCO2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PaO2较对照组高(P<0.05),PaCO2 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PaO2、PaCO2 的差值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MRC评分和CAT评分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mMRC评分、CAT评分的差值较对照组升高(P<0.05).观察组的ADR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泼尼龙联合布地奈德治疗AECOPD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缓解呼吸困难,但不良反应发生较多,临床治疗过程中需加强监测与预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布地奈德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临床疗效

    儿童化脓性肉芽肿的皮肤镜和皮肤超声的特征分析

    吴健平张莉葛宏松
    742-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化脓性肉芽肿在皮肤镜和皮肤超声的形态学特征,探讨皮肤镜和皮肤超声在儿童化脓性肉芽肿辅助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4月于安徽省儿童医院皮肤科就诊并最终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32例化脓性肉芽肿患儿的临床资料、皮肤镜及皮肤超声图像.结果 最常见的皮肤镜特征是:红色或红白色均匀区32例(100%),"白色衣领征"24例(75%),线状或球状血管结构16例(50%),"轨道征"8例(25%).其中无结构红色或红白色均匀区+"白色衣领征"的组合形式为24例(75%).皮肤超声图像显示:30例(94%)病灶位于皮肤层,2例(6%)位于皮下层延至脂肪层.32例病灶均表现为向皮外凸出的,形态规整的低回声区.29例(91%)病灶边界显示清晰,3例(9%)边界欠清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31例(94%)病灶内可见丰富点条状彩色血流信号,以Adler 3级为主.结论 皮肤镜和皮肤超声可作为儿童化脓性肉芽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有效依据.

    儿童化脓性肉芽肿皮肤镜超声检查

    使用经皮椎弓根钉系统治疗单纯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王其飞田大胜钟华璋陈磊...
    746-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比较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后正中入路开放钉棒内固定及肌间隙入路钉棒内固定对单纯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疗效的差异,为这类患者治疗方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上述3种手术方法治疗的仅患有胸腰椎骨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146例,其中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组37例、正中入路开放钉棒内固定组46例、肌间隙入路钉棒内固定组63例.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以及术前、术后1周、1个月、1年时间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病变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RAVH)和伤椎矢状面Cobb角等术后疗效指标的差异.结果 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下床时间均短于其他两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其他两组(P<0.05),术中透视次数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多于其他两组(P<0.05).3组研究对象VAS评分、ODI评分、RAVH以及Cobb角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时间效应(P>0.05).经Bonferroni法两两比较,3组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VAS评分、ODI评分、RAVH以及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单纯胸腰椎骨折疗效确切,切口小利于术后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经皮椎弓根钉系统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手术

    RPH-4治疗Ⅲ-Ⅳ度多点位非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

    崔成龙宋德鲁胡知齐
    750-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自动弹力线串联式套扎手术(RPH-4)治疗Ⅲ-Ⅳ度多点位非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Ⅲ-Ⅳ度多点位非环状混合痔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成RPH-4组(n=51)和吻合器痔上直肠黏膜环切术(PPH)组(n=47).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RPH-4组患者手术时长为(51.15±14.79)min、术后住院时长为(5.78±1.39)d,均较PPH组短;术中出血总量为(5.85±1.89)mL,相比PPH组更少,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RPH-4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较PPH组低,术后12、24、48小时RPH4组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评分随时间推移有逐渐下降趋势,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手术方式和时间对术后疼痛评分有交互作用(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RPH-4串联式套扎术治疗Ⅲ-Ⅳ度多点位、非环状混合痔,疗效满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了术后生活质量,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混合痔自动弹力线套扎术吻合器痔上直肠黏膜环切术

    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

    肖献秋吴周姜丽黄诗朦...
    754-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桥本氏甲状腺炎(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甲乳外科收治的480例HT合并PT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发生CLNM,分为转移组(n=143)和未转移组(n=337).对比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发生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模型,并评估预测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肿瘤直径、多灶性、腺外侵犯、肌肉侵犯、术前Tpoab抗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5~10 mm、多灶性、腺外侵犯、肌肉侵犯、术前Tpoab抗体为阴性均为影响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多灶性、腺外侵犯、肌肉侵犯、术前Tpoab抗体诊断CLNM的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674(95%CI:0.621~0.726)、0.657(95%CI:0.603~0.712)、0.572(95%CI:0.514~0.630)、0.554(95%CI:0.496~0.612)和0.603(95%CI:0.547~0.658),灵敏度依次为70.60%、60.80%、24.50%、18.20%和55.20%,特异度依次为64.10%、70.60%、89.90%、92.60%和65.30%.结论 肿瘤直径、多灶性、腺外侵犯、肌肉侵犯、术前Tpoab抗体与HT合并PTC患者发生CLNM显著相关,其中肿瘤直径、多灶性对于预测CLNM的灵敏度相对较高,对HT合并PTC患者发生CLNM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桥本氏甲状腺炎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预测模型

    血清FGF22 Ang-1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关系

    闻传毅马榕杏钦松钱兴山...
    758-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2(FGF22)、血管生成素1(Ang-1)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在荆州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就诊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医院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阴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临床症状,根据PANSS总分将患者分为高分组(36例)和低分组(44例);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评定认知功能,根据患者是否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35例)和认知功能正常组(4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FGF22、Ang-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FGF22与Ang-1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法分析血清FGF22、Ang-1与患者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血清FGF22水平为(160.28±15.34)ng/mL,Ang-1为(1.54±0.41)ng/mL,低于对照组(P<0.05).高分组阳性、阴性、一般病理以及附加症状评分和PANSS总分均高于低分组,高分组患者血清FGF22、Ang-1水平低于低分组(P<0.05).研究组MCCB中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血清FGF22、Ang-1水平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FGF22与Ang-1水平呈正相关(r=0.623,P=0.002),二者与PANSS各项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与MCCB各项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FGF22、Ang-1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与其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有关.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2血管生成素1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认知功能

    奥马珠单抗对变应性鼻炎患儿的疗效及对血清因子的影响

    赵丽静张秀芳黄广丽
    762-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奥马珠单抗对变应性鼻炎患儿症状改善、肺通气功能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邯郸市儿童医院门诊收治的80例变应性鼻炎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联合组(n=40),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治疗,联合组给予奥马珠单抗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临床体征、流涕、鼻塞及喷嚏评分),肺通气功能[第一秒用力呼吸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鼻功能[鼻黏膜纤毛清除速率(MCV)、鼻黏膜纤维毛传输时间(MTT)、鼻阻力(NR)],临床疗效,血清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体征、流涕、鼻塞、喷嚏评分、血清TIMP1、MMP-9水平、NR、MTT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FEV1%、FEV1/FVC%、MCV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有效36人(90.00%),对照组有效27人(67.50%),两组患儿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马珠单抗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血清TIMP1、MMP-9水平,提高肺通气功能及鼻功能.

    变应性鼻炎氯雷他定奥马珠单抗肺通气功能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