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医学
安徽医学

高开焰

月刊

1000-0399

ahyxzz@163.com

0551-62827688;62811309

230061

安徽省合肥市永红路15号

安徽医学/Journal Anhui Medical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综合性医刊,主要介绍本省在医学临床、教学、科研上取得的新成果、新发现、新进展,促进学术交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提高全省医学发展水平,增进群众身体健康。读者对象是中、高级医务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卵圆孔未闭的隐源性脑卒中患者临床影像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余泽霖余良辰刘晓敏余锋...
    1073-1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卵圆孔未闭(PFO)的隐源性脑卒中(CS)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92例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确诊的PFO患者资料.依据CS诊断结果分为PFO合并CS组(43例)及单纯PFO组(49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FO合并CS患者的危险因素.对于PFO合并CS者依据TEE结果分为大尺寸PFO(15例)、小尺寸PFO(28例)及长隧道型PFO(33例)、非长隧道型PFO(10例),分别比较各组间CS的病灶分布、累及的血管、发病严重程度及预后水平.结果 PFO合并CS组中,男性、低龄、有高血压病史、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史、大尺寸PFO患者占比高于单纯PF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尺寸PFO、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PFO合并CS的危险因素(OR=3.251、6.806).大尺寸PFO与小尺寸PFO之间CS的病灶分布(P=0.555)、累及的血管(P=1.000)、发病严重程度(Z=-1.362,P=0.174)及预后(Z=-0.513,P=0.61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长隧道型PFO与非长隧道型PFO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55、0.326、0.766、0.457).结论 大尺寸PFO、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PFO合并CS的独立危险因素.

    卵圆孔未闭隐源性脑卒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瑞舒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共病患者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张璐瑶任中干刘奎华传曾...
    1079-1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共病患者的血浆代谢物变化及可能代谢通路.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6月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消化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共病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疗的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共病患者15例为观察组,依据年龄、性别、病程等指标1:1匹配拒绝使用降脂药物治疗患者15例为对照组,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分析两组患者血浆代谢差异成分,通过无监督主成分分析(PCA)、有监督偏最小二乘法分析(PLS-DA)等多维统计分析,以变量重要性因子>1、差异倍数>1.0和P<0.05为筛选条件筛选差异代谢物,对差异性代谢物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30 d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TG、LDL-C和HDL-C水平的差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差异代谢产物共290个;正离子模式下筛选出131种差异代谢物,其中上调代谢物89种,下调代谢物42种;负离子模式下筛选出159种差异代谢物,其中上调代谢物125种,下调代谢物34种.KEGG通路分析发现,花生四烯酸代谢,赖氨酸降解,鞘脂代谢,甘油磷脂代谢,丁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及酪氨酸代谢等7条通路可能为瑞舒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共病的潜在作用通路,其中花生四烯酸代谢、赖氨酸降解、鞘脂代谢和甘油磷脂代谢通路最为显著(P均<0.01).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调节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共病患者血浆代谢物水平,其发挥作用可能与花生四烯酸代谢、赖氨酸降解、鞘脂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等通路有关.

    瑞舒伐他汀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血浆非靶向代谢组学

    慢性便秘患者合并焦虑 抑郁状态的影响因素分析

    李晨魏文俊刘黎汤海涛...
    1088-1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慢性便秘(CC)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21年4月至2023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50例符合CC诊断标准的患者采用病史采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统计,根据焦虑、抑郁评分分为焦虑组、无焦虑组和抑郁组、无抑郁组,比较各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便秘病程、有无腹痛、便秘治疗情况、学历)、便秘患者症状自评表(PAC-SYM)评分、便秘患者生存质量自评量表(PAC-QOL)评分、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饮食态度测试(EAT-26)评分,并对于CC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状态的危险因素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C患者中,合并焦虑48例(32.0%),合并抑郁41例(27.3%),进食障碍(ED)高危人群46例(30.7%).合并焦虑、抑郁的CC患者PAC-SYM评分、PAC-QOL评分高于无焦虑、抑郁组,GCQ评分低于无焦虑、抑郁组,ED高危人群占比高于无焦虑、抑郁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3年、有腹痛为CC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曾行便秘治疗是其合并焦虑的保护因素.结论 CC患者合并焦虑、抑郁会加重便秘症状,降低生活质量与舒适程度,病程≥3年及有腹痛症状是其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曾行便秘治疗是其合并焦虑的保护因素.

    慢性便秘焦虑、抑郁状态症状生活质量进食障碍

    IL-6 IL-10 WBC/LYM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价值

    张银银郑纪伟朱岩岩丁嘉慧...
    1094-10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值(WBC/LYM)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因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OMSI)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144例患者为病例组.选取同期无炎症的腮腺良性肿瘤患者136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IL-6、IL-10、WBC/LYM、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白细胞计数(WBC),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L-6、IL-10、WBC/LYM与OMSI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及诊断价值.结果 病例组IL-6、IL-10、WBC/LYM水平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IL-10、IL-6、WBC/LYM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8、0.947和0.942,5种因子联合检测的AUC为0.985,灵敏度为0.962,特异度为0.948.结论 IL-10、IL-6、WBC/LYM可联合CRP、WBC和NEU%高效准确地诊断OMSI,高水平IL-6、IL-10、WBC/LYM是OMSI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发生并发症和术后需要ICU监护的重要参考指标.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白介素-10白介素-6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值诊断

    关于《安罗替尼联合三代EGFR-TKIs治疗晚期EGFR突变阳性NSCLC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的更正

    《安徽医学》编辑部
    1099页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临床预测因素分析

    汪泓罗文广张红雁宁骏豪...
    110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直肠癌(LARC)患者在接受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临床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接受nCRT及直肠癌根治术的82例LARC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病理报告、影像学资料、检验结果及临床随访数据.根据患者术后病理评估结果分为pCR组(n=19)和非pCR组(n=63).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影像学资料和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差异.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pCR的潜在预测因素.基于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预测模型,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82例LARC患者中,19例(23.17%)在nCRT后达到pCR.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新辅助化疗周期、术前磁共振T分期、治疗前CA199水平和单核细胞绝对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辅助化疗周期(OR=0.095;95%CI:0.015~0.436;P=0.005)、术前磁共振T分期(OR=7.434;95%CI:1.590~42.483;P=0.015)和治疗前单核细胞绝对值(OR=5.899;95%CI:1.394~32.621;P=0.023)是pCR的独立预测因素.单独预测pCR时,新辅助化疗周期、术前磁共振T分期和治疗前单核细胞绝对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18、0.648、0.636.联合独立预测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其AUC达到0.811,95%=CI:0.706~0.916,显示出良好的预测性能.结论 新辅助化疗周期、术前磁共振T分期和治疗前单核细胞绝对值可有助于判断LARC患者在接受nCRT后是否获得pCR,联合预测指标构建的预测模型可进一步提升预测效能,为临床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病理完全缓解

    压缩感知技术在头颅MR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刘文利张振华席春华胡永胜...
    1106-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压缩感知技术在头颅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因脑血管疾病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住院的80例患者资料,其中30例患者同时进行标准头颅血管并行采集(PI-TOF-MRA)扫描(PI组)和加速因子(AF)为7条件下的压缩感知CS7-TOF-MRA扫描(CS7组),50例患者使用加速因子(AF)为5条件下CS 5-TOF-MRA扫描(CS5组).通过图像诊断质量评分,血管分支显示能力对PI-TOF-MRA、CS 5-TOF-MRA及CS 7-TOF-MRA 3组图像进行图像质量定性分析,另对图像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定量分析.结果 CS组的血管边缘锐利度及细小动脉显示效果优于PI组,且CS5组较于CS7组远端分支血管显示更为清晰,CS7组血管显示能力尚可.3组图像SNR、CN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TOF-MRA扫描时间4 min16 s,CS5-TOF-MRA扫描时间2 min 30 s,CS7-TOF-MRA扫描时间1 min 51 s.结论 CS-TOF(CS5 CS7)相较于PI-TOF-MRA在平衡图像质量与采集时间上具有优势,CS7-TOF-MRA在缩短扫描时间的同时可满足诊断要求,可以进行临床应用.

    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并行采集成像压缩感知

    基于高分辨率MRI的临床影像风险模型在预测直肠癌肠周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孟婷谢宗玉徐佳玮吴宗山...
    1110-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高分辨率磁共振与血清学指标联合的列线图模型用以预测直肠癌患者术前肠周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3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已被病理证实为直肠癌且接受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的140例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以2:1随机化分组分为训练集94例和验证集46例,在训练集中,对直肠癌肠周淋巴结转移患者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根据结果再行多因素分析以确定独立的风险因素,将独立的风险因素纳入并构建列线图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及稳定性;决策曲线分析法(DCA)评估模型的患者临床获益,并再次通过内部训练集(自举法,Bootstrap)及外部验证集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 癌胚抗原(CEA)阳性、肿瘤垂直于肠管的最大长径(MLD)≥19.79 mm、有壁外血管受侵(EMVI)及环周切缘(CRM)阳性为直肠癌肠周淋巴结发生转移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根据独立风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在训练集及验证集中均可有效预测直肠癌患者肠周淋巴转移[训练集曲线下面积(AUC)=0.89;Bootstrap AUC=0.89;验证集AUC=0.83].模型的一致性指数为0.89.同时DCA曲线说明与单个风险因素相比,该模型可使患者临床收益更高.结论 MLD≥19.79 mm、有EMVI、CRM阳性及CEA阳性为直肠癌患者肠周淋巴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这4种指标联合构建的列线图可以很好地预测直肠癌患者是否肠周淋巴结转移.

    直肠癌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肠周淋巴结转移列线图

    碳酸锂对情感障碍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李萌庄星星苗仁华汪亚南...
    1115-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使用碳酸锂治疗的情感障碍患者对甲状腺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接受碳酸锂治疗的160例情感障碍患者的人口学信息、碳酸锂日治疗剂量、锂(Li+)血清浓度和甲状腺功能指标,根据甲状腺激素水平是否异常分为正常组(n=87)和异常组(n=69),比较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病程、体质量、服用碳酸锂的时长、碳酸锂日剂量及Li+血清浓度,根据不同性别比较两组间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异常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病程、碳酸锂日剂量和Li+血清浓度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线性回归分析T3值、TSH值的影响因素.结果 160例患者中,有73例出现甲状腺激素异常,服用左甲状腺素钠4例,其中女性54例(73.97%),女性与男性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异常发生率存在差异(P=0.011),T3值与年龄呈负相关(r=-0.239,P=0.003),与碳酸锂日剂量(r=0.213,P=0.010)、Li+血清浓度呈正相关(r=0.164,P=0.040),TSH值与性别(r=0.231,P=0.004)、Li+血清浓度呈正相关(r=0.072,P=0.034).线性回归显示,女性患者和Li+血清浓度是情感障碍患者TSH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结论 情感障碍患者经碳酸锂治疗后其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高,且女性患者、碳酸锂血清浓度高与TSH水平升高密切相关.

    碳酸锂情感障碍促甲状腺激素Li+血清浓度

    微波消融联合药物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分析

    任娟吴霞刘艳桑学梅...
    1119-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微波消融(MWA)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亮丙瑞林(GnRH-α)和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环)对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在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行微波消融治疗的9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单纯微波消融治疗组(A组,30例)、微波消融+亮丙瑞林治疗组(B组,30例)和微波消融+亮丙瑞林+曼月乐环治疗组(C组,30例),分析3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18个月的月经量、痛经评分、血清CA125水平及子宫体积变化,并记录3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子宫体积和CA125水平存在时间效应(P<0.05),但无组间效应(P>0.05).3组患者CA125水平和子宫体积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两两比较,C组、B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和B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月经量存在时间效应和组间效应(P<0.05).3组患者月经量和VAS评分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两两比较,C组、B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B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8个月后,A组、B组和C组总有效率依次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3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波消融联合亮丙瑞林与曼月乐环有利于改善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子宫腺肌病微波消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