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医学
安徽医学

高开焰

月刊

1000-0399

ahyxzz@163.com

0551-62827688;62811309

230061

安徽省合肥市永红路15号

安徽医学/Journal Anhui Medical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综合性医刊,主要介绍本省在医学临床、教学、科研上取得的新成果、新发现、新进展,促进学术交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提高全省医学发展水平,增进群众身体健康。读者对象是中、高级医务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血清CMKLR1 P15INK4b与炎症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王晗孙晓娜王丽元
    1124-1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血清趋化因子样受体1(CMKLR1)、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P15INK4b)水平与炎症、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在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门诊就诊的92例PCOS不孕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92例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CMKLR1、P15INK4b水平;测定并比较两组对象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和服糖2 h血糖(2 h PG)]、炎症指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8(IL-18)]、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的差异;采用Pearson法分析PCOS不孕患者血清CMKLR1、P15INK4b表达水平与炎症指标、氧化应激指标以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FPG、WHR、2 h PG、BMI、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MKLR1、P15INK4b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MCP-1、IL-18、IL-6、TNF-α、MD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GSH-Px、SO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PCOS不孕患者血清CMKLR1、P15INK4b与BMI、WHR、FPG、2 h PG、FINS、HOMA-IR、MCP-1、IL-18、IL-6、TNF-α、MDA呈正相关(P<0.05),血清CMKLR1、P15INK4b与SOD、GSH-Px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PCOS不孕患者血清CMKLR1、P15INK4b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炎症、氧化应激反应、胰岛素抵抗、糖代谢异常有着紧密联系,可能参与PCOS不孕的发生、发展进程.

    多囊卵巢综合征趋化因子样受体1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炎症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

    羟考酮联合超声引导下双侧腰方肌阻滞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镇痛效果

    谢贞容刘雨晞吴利君邓颖青...
    1129-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双侧腰方肌阻滞(QLB)联合羟考酮或舒芬太尼PCIA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CRC)根治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10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择期行腹腔镜CRC切除术的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羟考酮组(Q组)、对照组(C组),各55例.Q组PCIA方案为羟考酮+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C组PCIA方案为舒芬太尼+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记录术后4、8、12、24、48小时的VAS评分及48 h内的PCIA按压情况.记录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情况.结果 Q组较C组在术后12和24小时静息及活动后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存在组间效应(P<0.05);Q组较C组术后48 h的PCIA按压次数减少(P<0.05);Q组较C组PONV的发生率下降(P<0.05).结论 羟考酮联合QLB应用于腹腔镜CRC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更确切,不良反应少.

    羟考酮舒芬太尼术后镇痛腰方肌阻滞结直肠癌根治术

    基于GRASP-VIBE序列MRI动态对比增强灌注参数在甲状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欧悦王丹王蔚霖曹亿...
    113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压缩感知的黄金角径向稀疏并行容积内插序列(GRASP-VIBE)动态对比增强MRI成像(DCE-MRI)灌注参数在甲状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住院接受诊治的69例(82个结节)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基于GRASP-VIBE序列DCE-MRI,根据时间-浓度曲线获得半定量参数[包括60 s内曲线下初始面积(iAUC)、每分钟流入浓度增加量(wash-in)、每分钟流出变化率(wash-out)、造影剂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EI)]和定量参数[容积转运常数(Ktrans)、反流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iAUC)].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82个结节分为恶性组(34个)和良性组(48个),比较良性组、恶性组各半定量参数和定量参数,分析各定量参数对甲状腺结节定性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 良性组、恶性组半定量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定量参数:恶性组Ktrans、Kep、iAUC定量均小于良性组(P<0.05),Ve与良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Kep、iAUC定量对甲状腺结节的定性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59(95%CI:0.525~0.807)、0.767(95%CI:0.496~0.811)和0.703(95%CI:0.502~0.799),3项指标联合应用对甲状腺结节的定性诊断的AUC为0.814(95%CI:0.590~0.923),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 基于GRASP-VIBE技术DCE-MRI定量参数可用于甲状腺结节的定性诊断,尤以Ktrans、Kep、iAUC定量3项指标联合应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甲状腺结节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诊断

    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郭雪冉赵玮张梦夏史良平...
    1137-1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安徽省肿瘤医院接受131I治疗的12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诊断为碘难治(RAIR)分为RAIR组(n=38)和非RAIR(NRAIR)组(n=84).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RAIR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in-Meier法分析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应用R软件构建预测RAIR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腺外侵犯、肿瘤最大径、临床分期、远处转移、淋巴结外侵犯、纵隔淋巴结转移、清扫淋巴结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远处转移(OR=4.000,P=0.008,95CI%:1.434~11.156)、淋巴结外侵犯(OR=3.154,P=0.046,95CI%:1.021~9.736)是RAIR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无进展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列线图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52(95%CI:0.669~0.837),有较好的预测效能,校正曲线示预测概率与实测值基本一致.结论 远处转移和淋巴结外侵犯是RAIR的独立危险因素,RAIA-DTC患者预后差.

    放射性碘难治分化型甲状腺癌危险因素无进展生存期列线图

    火针法联合聚肌胞皮损处皮内注射法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分析

    傅珊珊胡春艳戴前梅
    1142-1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火针法联合聚肌胞皮损处皮内注射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南区皮肤科门诊接受治疗的105扁平疣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聚肌胞皮损处皮内注射治疗法35例纳入A组,火针治疗法35例为纳入B组,聚肌胞皮损处皮内注射联合火针法35例纳入C组.3组患者每周治疗1次,治疗总疗程均为8周.治疗结束后,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评分及3组治疗临床疗效.治疗结束90天后,随访并比较3组患者复发率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率.结果 3组患者的皮损评分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885,P<0.001),与A组及B组相比,C组皮损评分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组的总有效率为88.57%,高于A组和B组(分别为65.71%、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复发率为6.45%,低于A组和B组(分别为26.09%、29.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复发率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火针法联合聚肌胞皮损处皮内注射比单用火针法或单用聚肌胞皮损处皮内注射治疗扁平疣其临床总体有效率更好,复发率更低.

    火针聚肌胞皮损内注射扁平疣

    肺炎支原体感染形成痰栓的危险因素分析

    金龙黄璇黄超罗明鑫...
    1146-1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情况,探讨儿童MPP形成支气管黏液痰栓(BMP)的危险因素及在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省儿童医院呼吸科接受支气管镜检查的291例MP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形成BMP,将患儿分为痰栓组(n=88)和对照组(n=203).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情况(阿奇霉素的使用、激素应用及雾化治疗时间).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来确定MPP患儿形成BMP的风险因素,并根据相关风险因素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痰栓组的儿童年龄较大,发热持续时间较长,住院时间较长,热峰较高,并且出现喘息症状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栓组儿童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数、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总免疫球蛋白A、血清MP-DNA拷贝数水平较高,而前清蛋白(PA)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水平、LDH水平、PA水平是栓塞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MPP患儿发生痰栓的诊断标准为PA≤130.1 mg/L,CRP≥14.4 mg/L,LDH≥391.00 U/L,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0、0.931、0.872.结论 PA、CRP、LDH可作为MPP形成BMP的预测指标.

    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痰栓危险因素

    大型肾结石患者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尿源性脓毒症预测模型的构建

    张世昌徐鹏张春宏
    1151-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大型肾结石患者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mPCNL)后尿源性脓毒症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2年2月于太和县中医院诊断大型肾结石的188例(最小直径≥25 mm)患者资料,采用单通道钬激光mPCNL治疗.术后7天根据尿源性脓毒症诊断标准分为脓毒症组(28例)和无脓毒症组(160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尿源性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脓毒症组术前尿白细胞计数、尿亚硝酸盐阳性率、相邻肾盏内结石阳性率、结石最大横截面积、肾积水直径、尿细菌培养阳性率较无脓毒症组高,手术时间比无脓毒症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尿白细胞计数(OR=12.326,95%CI:7.659~18.625,P<0.001)、尿亚硝酸盐阳性(OR=8.529,95%CI:5.632~13.254,P<0.001)、相邻肾盏内结石阳性(OR=5.426,95%CI:3.236~7.985,P<0.001)、结石最大横截面积(OR=3.265,95%CI:2.425~5.213,P<0.001)和肾积水直径(OR=2.127,95%CI:1.526~3.023,P=0.002)是尿源性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预测尿源性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876(95%CI:0.810~0.923),提示模型预测效能较好.结论 大型肾结石mPCNL后有一定的尿源性脓毒症发生风险,根据术前的主要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对指导临床预测尿源性脓毒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肾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尿源性脓毒症危险因素回归模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结局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发病时段的关系

    杨红飞李莹雪许维丽周尤...
    1155-1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结局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结局与发病时段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阜阳市颍上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而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179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在溶栓后7天时较基线减少≥4分(基线NIHSS评分≥4分时),或为0分(基线NIHSS评分为1~3分时)为改善标准,分为改善组(93例)及无改善组(86例),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患者溶栓后结局的相关因素.179例住院患者按发病时段分为夜间组36例、白天组97例、晚上组46例,使用广义估算方程在治疗前、治疗后1小时、治疗后24小时及治疗后7天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预后.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收缩压(OR=0.982,95%CI:0.969~0.995,P=0.009)及NIHSS评分(OR=1.061,95%CI:1.006~1.120,P=0.030)是影响患者溶栓结局的危险因素.广义估算方程结果显示,夜间、白天及晚上3组NIHSS评分组间和时间无交互作用(Wald x2=5.799,P=0.215);随时间变化,组内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 x2=22.351,P<0.001),但各时点NIHS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ald x2=2.942,P=0.230),相关预后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入院时收缩压及NIHSS评分是影响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结局的危险因素,发病时段对溶栓结局无明显影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影响因素发病时段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赋能教育在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

    王辰辰陈慧钱丽萍王良梅...
    1160-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BM)模型的赋能教育在膀胱癌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泌尿外科行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的78例膀胱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IBM模型的赋能教育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IBM模型的赋能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尿流动力学指标、自我护理能力、一般自我效能感、膀胱癌生活质量得分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和出院后3个月)的尿流动力学指标(膀胱容量、尿流率、膀胱逼尿肌压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为(125.02±7.37)分、一般自我效能感为(32.47±3.03)分、生活质量得分为(124.75±6.67)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IMB模型的赋能教育可增加新膀胱容量,加速尿流率,增强膀胱逼尿肌压力,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赋能教育原位新膀胱自我管理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内在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利于卫华任影张海燕...
    1165-1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合肥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内在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6~10月在合肥市4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居住的361名老年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WHO推荐的内在能力调查表(ICOPE)、简易衰弱量表(Frail)、肌肉减少症五条目量表(SARC-F)进行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内在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361名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内在能力得分为(3.27±1.28)分,衰弱得分为(1.4±1.25)分,肌肉减少症筛查阳性发生率为32.1%(116/361),肌肉减少症五条目平均得分为(3.04±1.58)分.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高龄、每周运动时间小于3小时、服用药物、最近一年发生跌倒、处于衰弱前期及衰弱期、SARC-F评分阳性是影响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内在能力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合肥市4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中有超过半数的老年人内在能力未能达到较好水平,医护人员应重视其影响因素的评估,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维持老年人内在能力在较好的水平,共同构建健康老龄化社会.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内在能力衰弱量表肌肉减少症五条目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