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物资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

何光存

季刊

1006-8376

AJSH@whu.edu.cn

027-68754846

430072

武汉大学出版大楼604室(武汉市武昌咯珈山)

生物资源/Journal Amino Acids and Biotic ResourcesC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唯一一种以生物资源为主题,氨基酸为特色的科技期刊。分为生物资源研究、保护与利用;农副资源研究与利用;生物技术及制品;氨基酸生产技术;氨基酸和生物资源与人类健康;分析检测技术;氨基酸应用;生物产业和生命科学工作者等8个栏目。在生命科学、资源科学、生物工程、饲料科学、食品科学、医药学、营养学等领域深受欢迎。本刊被国内许多文摘和数据库所收录。读者主要为科技工作者、大中专院校师生、技术人员和工人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油橄榄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王瑞文郑京津黄颖姜德志...
    103-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橄榄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树种,在医药、生态、园林绿化等方面具有较强开发应用潜力.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中国油橄榄种质资源引进及利用、育种及栽培等方面研究进展,提出了存在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不足、育种工作进程缓慢、栽培技术未成体系等方面的问题,并指出下一步应加强种质资源鉴定和评价、育种群体综合测定、建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中国油橄榄育种及栽培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油橄榄种质资源育种栽培技术

    莲的生物活性成分及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杨惠裴娟娟
    11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是莲科莲属(Nelumbo)的多年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在中国湖北、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浙江等地区大量种植.研究表明,莲不同部位含有大量生物活性成分,包括多酚类、生物碱、多糖类、膳食纤维、维生素、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从莲中提取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抗炎、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减肥、护肝、护肾、促进睡眠、免疫调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抗病毒、缓解抑郁症等.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莲不同部位的生物活性成分以及其生理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深入挖掘莲药用价值提供理论参考.

    生物活性成分生理功能

    不同轮作模式对桔梗生长、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刘鹏飞王晓琴张美茜张薇...
    126-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轮作模式对桔梗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从土壤微生态角度探寻一种无公害防治桔梗连作障碍的方式,以二年生桔梗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以桔梗-桔梗(JG-JG)为对照,研究了桔梗-北沙参(JG-SS)、桔梗-玉米(JG-YM)、桔梗-防风(JG-FF)和桔梗-牛膝(JG-NX)不同轮作模式下对桔梗生长及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分析筛选出桔梗的最优轮作模式.研究发现,JG-YM和JG-NX轮作模式下桔梗各生物量指标均优于其他处理;通过不同轮作种植模式对桔梗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研究发现,JG-SS、JG-YM、JG-NX、JG-FF细菌数量高于桔梗连作处理;JG-YM和JG-FF整体放线菌数量变化高于桔梗连作处理;JG-YM和JG-NX真菌数量与桔梗连作处理相比增长最为缓慢.通过不同轮作种植模式对桔梗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JG-NX的脲酶、蔗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高于其他四种处理.通过测定不同轮作模式下的桔梗生物量、桔梗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表明桔梗与牛膝或玉米轮作种植能改善种植土壤环境,缓解桔梗的连作障碍,可为桔梗的规范化种植奠定基础.

    桔梗轮作生物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

    基于Ecopath模型的温州湾海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分析

    陈伟峰许开平王维薛峰...
    13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温州湾生态系统整体结构,根据2019-2020年温州湾渔业资源调查结果,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 6.5软件构建了由21个功能组组成的生态系统能流通道模型,分析了该海域生态系统总体特征、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过程.结果表明:生态系统各功能组的营养级范围为1.000~4.372,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营养级最高;系统总流量为10 874.67 t/(km2·a),系统净生产量为3 392.965 t/(km2·a);系统能量流动呈金字塔状分布,能量流量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降低,来源于初级生产者转化效率为15.20%,来源于有机碎屑的转化效率为16.03%,系统总能量转化效率为15.49%;系统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为3.636,系统连接指数为0.298,Finn's循环指数为2.22%,Finn's平均路径长度为2.324,杂食指数为0.167.温州湾生态系统处于不成熟状态,系统稳定性相对较低,建议加强对关键物种的保护,以期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和保障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

    Ecopath模型温州湾能量流动营养级生态系统特征

    基于单基因和联合基因的新疆黑条小车蝗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悦任金龙邵路毛安妮...
    144-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条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decorus(Germar)]是新疆温性荒漠草原最为重要的蝗害之一,目前关于新疆该蝗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尚不明确.测定了新疆黑条小车蝗14个地理种群194条序列的线粒体COⅠ和ND5基因,通过单基因和联合基因分析比较新疆该蝗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情况,并基于可信度高的联合基因探讨新疆该蝗种群可能的扩散路径.黑条小车蝗14个地理种群的COⅠ和ND5联合基因均表现出高遗传多样性(Hd为0.904 8~1.0000,Pi为0.010 0~0.341 5),且各种群间遗传分化较大,基因交流不充分(Fst为0.385 1,Nm为0.40).种群间的遗传差异来源于种群内部(80.03%),并且地理距离可能不是影响种群间遗传距离的主要因素.综合遗传多样性分析,单倍型网络图和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联合基因较于单基因可信度更高.新疆黑条小车蝗遗传分化较高的种群可能主要由地形地貌所致,遗传分化较低的种群可能受西北季风影响;新疆黑条小车蝗种群的早期建立种可能来源于伊犁地区,一支经天山山脉扩散至博乐、乌市及哈密地区,另一支由塔城地区经准噶尔盆地扩散至富蕴县.

    黑条小车蝗地理种群联合基因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

    稻-渔共作农田一株优势真菌LW-1对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土壤酶活性及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殷豪罗子恩金泽峰罗强...
    154-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稻-鳅-蛙共作农田优势真菌对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土壤酶活性及镉污染土壤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本研究分离、纯化及初步鉴定稻-鳅-蛙农田土壤中的优势真菌LW-1,并将其扩繁后制成1 ×103、1×105、1×107个/mL孢子3种浓度的菌液,最后将3种浓度的菌液和空白菌液分别添加至0、5、10、20 mg/kg镉污染的土壤中,每10天取土壤样本检测土壤有效磷、碱解氮、转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有效态镉含量.结果表明,随着菌液浓度的增加,土壤中碱解氮和有效磷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土壤转化酶和脲酶活性均显著性提高(P<0.05),而有效态镉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这说明稻-鳅-蛙共作农田中的优势真菌可提高土壤肥力并降低镉污染土壤的生物有效性,研究结果为该模式在土壤改良和修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理解稻-鳅-蛙共作农田土壤肥力高于常规稻田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稻-渔共作土壤真菌土壤肥力镉污染修复

    贵州省青菜河水库坝下细肢新米虾(Neocaridina gracilipoda)的体长-体重关系研究

    张书海何浩宇王芳项涛...
    164-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细肢新米虾(Neocaridina gracilipoda)是中国常见淡水虾类之一,在水域生态系统中起重要的作用(如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链接作用),但有关其基础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目前却鲜见报道.有鉴于此,于2022年秋季在赤水河流域青菜河水库坝下(106°07′52″E,27°36′12″N)采集细肢新米虾490尾,通过对样本体长与体重的测定,掌握了此虾的体长和体重分布并报道了该物种的体长-体重关系.研究结果如下,青菜河水库坝下细肢新米虾:(1)体长介于10.60~32.13 mm(19.67±2.54 mm)之间,优势体长集中在16.50~22.50 mm(n=390,占总丰度的79.59%);(2)体重介于0.01~0.44 g(0.11±0.04 g)之间,优势体重集中在0.05~0.15g(n=415,占总丰度的84.69%);(3)体长-体重的关系为W=4 × 10-5L2.66(R2=0.78,n=490),b值(6=2.66)与3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即表明青菜河水库坝下细肢新米虾种群呈负异速生长.

    细肢新米虾青菜河水库体长-体重关系生长式型

    武汉大学校园流浪猫行为生态学初步研究

    夏璿评赵华斌
    172-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宠物猫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普及,流浪猫的问题也日渐突显;它们可能携带多种人畜共患寄生虫,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干扰,并带来公共安全隐患.因此,开展流浪猫的调查,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对于缓解这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2021年9月——2022年12月,采用样线法对武汉大学校园地区流浪猫进行了种群调查,根据重捕法及其模型估算种群规模;通过定位项圈跟踪20只流浪猫,确定它们的家域范围;基于流浪猫的社交亲人行为等级,对流浪猫的行为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武汉大学的流浪猫密度约为1只/hm2,绝育率较低,校园流浪猫的家域范围为(4.99±0.84)hm2;校园流浪猫85%的时间都在喂食点半径100 m以内活动,且喂食点密度越高,流浪猫的活动范围越小;在不同性别上,雄性流浪猫的活动范围大于雌性,而绝育与否不影响其活动范围;在社交亲人行为方面,校园流浪猫社交亲人性高于一般的流浪猫,即分布在城市和乡村中的流浪猫,随着喂食点密度增加,其社交亲人等级随之升高.研究表明,武汉大学校园流浪猫数量较多,绝育率低,家域范围小,且主要分布在喂食点附近.此外,喂食点密度对流浪猫的日常行为有显著影响:喂食点的增加会导致流浪猫的家域范围缩小,社交亲人等级升高.提出的管控建议为:①控制校园流浪猫数量,主要方法包括:监管遗弃流浪猫行为,倡导对校园流浪猫绝育后的领养;②设置集中喂食点,提高部分区域的喂食点密度,降低流浪猫家域范围并提高其社交亲人等级,减少其余区域的喂食点以保护野生动物.本研究结果为校园流浪猫的管理提供了数据和理论支持.

    流浪猫家域范围社交亲人行为种群调查

    贵州有毒维管植物资源初步调查研究

    涂国章张显强程桂萍
    17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贵州因独特的山地环境和复杂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有毒植物资源,同时贵州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对有毒植物的利用极具民族特色.为加强有毒植物识别,有效规避毒害风险,更好地开发利用有毒植物资源,通过文献收集和野外调研贵州境内有毒维管植物,对其科属种资源分布、生活型组成、毒性特征、利用价值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经调查后发现,贵州有毒维管植物有523种,隶属于113科336属,其中优势科为豆科(Fabaceae)、菊科(Asteraceae)、夹竹桃科(Apocyn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天南星科(Araceae),优势属为杜鹃属(Rhododendron)、大戟属(Euphorbia)、茄属(Solanum)、天南星属(Arisaema).生活型以草本植物最多,占48.56%,灌木次之.在黔南和黔西南有毒物种分布较丰富;有毒部位以全株有毒为主,占42.48%;毒性成分以苷类为主,占43.40%;以消化系统急性中毒症状为主,占65.97%.药用植物以全株药用为主,占41.49%;功能主治用于骨伤科最多,占42.26%.利用价值有45种可食用、138种可观赏、201种有经济价值、478种可药用.通过贵州有毒维管植物资源初步调查研究,基本厘清了贵州有毒植物资源,对贵州有毒植物识别和科普宣传、中毒预防与控制及监测、中毒案事件侦查及毒物溯源、深入研究和合理利用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贵州有毒维管植物资源调查开发利用

    大鹏半岛山油柑+水竹果+鼠刺群落多样性

    宋文恩冯金露吴文龙申黎明...
    187-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深圳大鹏半岛保护区内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状况,在自然保护区内设置1个100 m× 100 m固定样方,分析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群落垂直结构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经调查和统计,发现该群落共有植物175种,隶属于66科123属,其中以被子植物为主,共160种,蕨类植物共计12种,裸子植物3种.群落垂直结构分层明显,乔木层以山油柑(Acronychia pedunculata)、水竹果(Garcinia oblongifolia)和鼠刺(Itea chinensis)为主要优势种;灌木层以藤槐(Bowringia callicarpa)、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和九节(Psychotria asiatica)为主要优势种;幼苗层以团叶鳞始蕨(Lindsaea orbiculata)、思茅山橙(Melodinus cochinchinensis)和黑莎草(Gahnia tristis)为主要优势种.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方面,不同生长型的物种丰富度规律呈现乔木层>灌木层>幼苗层,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则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幼苗层,各层次的指数数值均较高,且差异性较小,表明群落结构复杂且稳定,各层植物丰富,各物种的个体数量分布相对均匀.

    群落特征多样性深圳大鹏半岛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