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郭旭东

双月刊

1671-5330

xb@aynu.edu.cn

0372-2900111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黄河大道东段安阳师院新校区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智能劳动之思考

    高俊任晨晨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劳动的出现,引起了它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劳动价值观的碰撞.在研究智能劳动的过程中立足历史唯物主义,阐述智能劳动的一般本质与结构性变革,分析智能劳动的价值创造及贡献,探究智能劳动者的地位及保护性思考,并证明智能劳动仍适用于历史唯物主义,符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智能劳动研究提供借鉴.

    历史唯物主义人工智能智能劳动劳动价值

    农村基层党组织赋能乡村振兴的内生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

    黄馨宇周琳娜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农村已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衔接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乡村振兴发展密切关联,二者之间具有严密的理论逻辑、缜密的价值逻辑和深刻的现实逻辑.进入新发展阶段,要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增强组织凝聚力;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建设,强化政治领导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提升思想引领力.从以上路径出发,不断为乡村振兴赋能.

    农村基层党组织乡村振兴实践路径

    基于公共利益限制删除权的行使

    徐凯文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四十七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了限制删除权行使的两种情形,但并不能穷尽限制删除权行使的全部情况.因此,有必要研究限制删除权行使的考量因素.参考欧盟GDPR第29 条工作组对删除权例外情形的规定,应从三个方面对删除权行使进行限制:首先,需要考虑行使删除权是否涉及公共利益;其次,必须评估删除权行使是否会对信息主体造成严重影响;最后,需要核实信息处理者是否采取了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基于这些考量,可以在公共健康安全、存档或者统计需要的基础上限制删除权的行使.

    删除权限制删除权行使公共利益

    罪刑相当的实现:以刑制罪之反思与持法达变之提倡

    梁洪瑞
    69-7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刑制罪是司法实践中的常用方法,其关注核心是刑事裁判中的罪刑相当问题.以刑制罪方法根源于传统道德实用主义定罪思维,并在前见思维指引法官寻找法律规范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但是由于以刑制罪方法带有鲜明的解构色彩,容易造成量刑无制,在其司法运作不能的场合会造成情绪化对待立法的倾向,易消解制定法的权威,故不是实现罪刑相当的妥当方法.持法达变思维是协调法律的"常"与"变"的思维,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形式理性的要求.对此,应当在刑法中提倡持法达变的思维以解决裁判中罪刑失当的问题.在刑法中贯彻持法达变思维一方面需要以法内之情作为解释构成要件的参考维度,另一方面则需在慎刑恤刑的司法理念下规范化量刑,并运用特别减轻制度周延法定刑的不足.

    以刑制罪持法达变罪刑相当罪刑法定原则思维

    唐朝限制朝贡动物的法律及实施

    李叶宏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蕃国朝贡唐朝的动物种类繁多,有马、驼、牛、羊、狮等,这些贡品来源于多个蕃国,代表着蕃国对唐王朝的敬意.出于节俭、悲悯或其他原因,唐朝许多皇帝发布诏令,限制蕃国朝贡动物.唐朝限制朝贡动物的法律以诏敕为主要形式,但是在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等人统治时期,限制朝贡动物的法律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具体的制裁措施等.

    唐朝朝贡动物法律

    明清时期丹江航运述论

    马伊明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明一代,丹江航运在明初仅丰水期具备一定通航能力.嘉靖时,商州至龙驹寨段、商南县段通航条件相对良好;万历二十一年六月六日,丹江洪水彻底解决了月儿湾段巨石的阻碍,丹江水道全线贯通,航运能力大增.入清后,丹江得到人为整治.康熙三十二年,开始疏浚丹江龙驹寨以下河道;雍正九年,程秉礼全线勘察丹江水道;雍正十一年正月至三月,商州典史张恒疏浚竹林关至梳洗楼段河道;乾隆十三年至十六年,商州知州许惟权主持龙驹寨至竹林关的河道整治工作,并设立治河专项资金.

    明清时期丹江航运龙驹寨商南县

    安阳晚清近代化中的士绅研究——以马氏家族为例

    胡宇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明清以来,安阳作为豫北政治、经济中心,不仅在豫省"南粮北运、西货东输"的传统经济格局中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也伴随近代铁路运输业所催生的新式工商业较早进入近代社会.在社会转型中,地方开明士绅积极求变,从投身产业、社会教化等方面将安阳乃至河南社会推向近代化.文章从近代化视角出发,以马氏家族为例,分析与探究安阳士绅在晚清近代化进程中对豫北地区乃至河南早期的社会影响.

    安阳近代化地方士绅马氏家族

    人性之恶与《雷雨》悲剧性——蘩漪形象再认识

    刘成勇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般认为,蘩漪是《雷雨》悲剧发生的关键,但关于蘩漪如何导致悲剧的发生却语焉不详.事实上,悲剧的发生既有蘩漪巨大的心理情感落差的偶发原因,也有着蘩漪"故意如此"的必然性因素.文章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对蘩漪的报复行为进行梳理,表明她是在知晓侍萍真实身份的情况下揭开悲剧的盖子,表现出人性之恶.因为缺少自律意识导致了蘩漪的依附人格和任性心态,因此她不是真正的个性主义者,而是现代性语境中富有审美张力的"恶之花".

    蘩漪《雷雨》人性恶悲剧

    叙事学理论构成、支流与核心概念揆要

    徐望
    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叙事学是一门几乎等长于人类历史的学问,尽管这一学科概念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结构主义思潮影响下才正式提出.西方经典叙事学、西方修辞叙事学、西方后经典叙事学与中国传统叙事理论是叙事理论的四大构成,各有话语体系.红线理论、猎鹰理论、冰山理论、"高概念"理论等是对于叙事艺术作品创作颇有启发的叙事理论.

    叙事学理论构成支流核心概念

    汤亭亭《中国佬》的述行性研究

    伍剑云陈聪
    102-107,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的小说《中国佬》分别从作者、文本和读者三个层面上对美国华裔的身份进行了书写.从对华裔身份的诉求到对华裔历史的重述,再到读者视野内的华裔形象的建构,《中国佬》将文本的意义扩延至美国华裔的生存现实,释放了文本的述行力量,实现了华裔群体的身份认同.

    汤亭亭《中国佬》述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