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全
安全

李秋菊

月刊

1002-3631

safety_lao@163.net

010-63524191

100054

北京市宣武区陶然亭路55号

安全/Journal Safety
查看更多>>《安全》杂志是由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安全》杂志的报道宗旨是以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文化为视角宣传安全科学、传播安全文化、启迪人们的安全意识。《安全》杂志面向从事安全科学、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人员,作为一个信息交流平台,本刊欢迎业界人士踊跃投稿。作者向本刊投寄稿件,切勿一稿多投。请作者自留底稿,无论刊登与否恕不退稿,稿件一经录用,稿酬优厚。《安全》全年12期,每期10元,共120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年龄结构对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影响

    张志军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国内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出生率下降对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影响,采用统计分析的方式,基于通定、定临、陇漳高速公路2018-2022年施工项目从业者年龄分布情况,从安全理念认知程度、安全知识掌握程度、"三违"行为事故起数3个方面探讨从业者年龄结构对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业者年龄越小安全理念认知程度越低,年龄越大认知程度越高;年长者掌握安全知识的程度好于年轻从业者;小于35岁和大于55岁从业者发生"三违"行为占比较高.提出从思想认识、思维转变、本质安全、工作环境4个方面采取措施,可一定程度化解从业者年龄结构变化对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造成的不良影响.

    年龄结构公路工程安全管理人口老龄化

    新工科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消防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策略

    胡鸿易灿南
    6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新工科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湖南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消防工程为例,探究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策略.首先,基于新工科建设需求以及国家对消防工程人才的定位,界定安全工程专业消防工程实践能力内涵:3种类型、9大实践内容;然后,基于当代大学生特征以及消防工程实践能力内涵,确定提升的4个策略:完善知识内容体系、基于"数字原生代"的教学方法改革、四阶段教学环节以及能力考核改革.实践表明:该策略为消防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提供了实施路径;实践应用结果显示学生信息检索能力、案例分析能力、工程设计能力都得到了大大提升.

    新工科安全工程工程教育消防工程实践能力

    临涣煤矿岩浆岩侵蚀区顺层钻孔抽采半径研究

    裕龙龙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定顺层钻孔抽采有效影响半径,以临涣煤矿10116工作面岩浆岩对10煤层的不同侵蚀区为研究对象,开展岩浆岩侵蚀及其影响区域顺层钻孔抽采有效影响半径的研究.结果表明:岩浆岩不同侵蚀区域的瓦斯抽采有效影响半径随抽采时间的延长而相应增大;当抽采时间相同时,侵蚀影响区与部分侵蚀区的有效影响半径相同;瓦斯抽采有效影响半径最大的是岩浆岩部分侵蚀区和侵蚀影响区,其次是非侵蚀区,再次是严重侵蚀区.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瓦斯抽采效率,为岩浆岩侵蚀条件下的矿井煤层安全高效开采提供安全技术支撑与保障.

    临涣煤矿岩浆岩侵入瓦斯抽采有效影响半径

    SSA-BP神经网络模型在地震伤亡人数预测中的应用

    李洪兵唐成浩韩咪李超...
    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快速准确地预测地震伤亡人数,提高地震应急救援效率,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定量刻画地震伤亡人数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挖掘地震伤亡人数的有效影响因素,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法检验有效影响因素的可靠性;采用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BP神经网络,构建SSA-BP神经网络模型对地震伤亡人数进行预测,并将该模型与SVM、RBF、BP模型的预测数据和实际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地震伤亡人数相关程度从高到低的有效影响因素依次为震中烈度、震级、房屋受损情况、发震时间、震源深度;SSA-BP神经网络模型较SVM、RBF、BP预测模型的均方误差分别降低93.3%、91.4%、85.2%,平均绝对误差分别降低69.3%、64.9%、54.7%,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74.1%、70.8%、61.6%,预测结果与实际地震伤亡人数接近,该模型可用于地震伤亡人数预测.

    地震灾害伤亡人数麻雀搜索算法(SSA)BP神经网络预测

    国内外标准化工作对比与我国消防标准化现状分析

    尹桂旭尚俣杉
    前插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夯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丰富消防工作治理手段,通过梳理国内外标准化工作,分析我国消防领域地方标准现状,查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结果显示:我国的标准化建设在标准编制、人才培养、经费保障及编制过程等方面与国外存在差距;国内不同区域标准化发展模式不尽相同,多采用标准化示范项目、试点建设、标准化项目科技奖励等手段促进标准化发展;消防领域地方标准取得一定成绩,但存在标准数量与应用频率不对等、标准质量无法满足现实需求、标准化人才数量与现实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基于此,提出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提升标准质量水平、开展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3项提升消防领域地方标准化工作的对策,以期为后续消防领域地方标准化发展提供帮助.

    消防标准化地方标准对策建议

    消防救援改革发展和思考

    司戈
    前插1页

    欢迎投稿、订阅、发布广告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