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全、健康和环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全、健康和环境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安全、健康和环境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张海峰

月刊

1672-7932

hsebjb@163.com

0532-83786258、83786259

266071

青岛延安三路218号

安全、健康和环境/Journal Safety Health & Environment
查看更多>>本刊国内石油、石化、化工行业开展危险化学品管理、建立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体系、风险评估方面的核心期刊,是安全生产的好帮手。《安全、健康和环境》致力于企业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愿企业“安全地生产、健康地生活”,“关注安全、关爱生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YOLOv5的加油站火灾视频图像智能识别

    姜春雨赵祥迪王振中刘馨泽...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加油站现场监控预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早期明火识别反应慢等问题,通过现场模拟实验及网络获取相结合构建了 10 万余例火灾图像数据集,改进了YOLOv5s神经网络结构,研发了适用于石化加油站等场景的早期火焰目标检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在识别精度、召回率和平均识别准确率等指标方面均有提升,随机抽取加油站火灾事故图像做效果测试,达到 100%的识别精度和 96%的召回率。在此基础上,构建加油站早期火灾智能监测平台,为突发性火情下的应急响应提供有效的预警支持。

    YOLOv5目标检测早期火灾深度学习智能识别加油站火灾视频

    基于图像的石化储罐罐顶锈迹识别算法

    傅钰江王若琳隋顾磊李雪...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石化储罐罐区的日常巡检工作繁重,无人机拍摄可有效覆盖储罐罐顶。针对罐顶锈蚀问题,建立储罐罐顶图像数据集,开发基于形状导向的罐体分割和分块集成锈迹识别算法。实验结果表明:①形状导向优化策略保证 95%以上的罐顶分割准确度;②分块集成将锈迹识别的准确度提高到80%以上;③与深层网络相比,浅层的分割网络更适用于锈迹识别和罐顶分割。将边缘特征优化和分块集成有机结合,解决了小目标锈迹在整幅图像难以识别的问题,有效提升了锈迹识别的准确度,适合石化储罐锈迹识别领域的实际应用。

    石化储罐锈迹识别图像分割边缘特征优化分块集成锈蚀评价

    基于改进VGG-16深度学习网络的防护面罩佩戴识别

    陈威张皓亮高崇阳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高效识别打磨焊接作业人员是否佩戴防护面罩,提出了改进VGG-16 的深度学习模型,构建了基于VGG-16 的深度特征提取网络挖掘图像的重要信息。为解决VGG-16 网络对图像局部特征和全局结构信息捕捉的不足,建立基于坐标注意力的空间位置信息感知机制,增强对图像位置和通道信息的关注。最后,建立基于多层全连接层的分类网络输出识别结果。实验表明,该模型对打磨焊接作业人员是否佩戴防护面罩的识别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 F1 分数分别达到95。88%、96。48%、95。25%和 95。86%,具有比传统人工巡检方法更好的效果。

    打磨焊接作业防护面罩坐标注意力机制VGG-16网络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CNN)智能识别

    环境风险评估在某化工企业的应用

    李天鸣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国石化突发环境事件风险指数评估技术指南》,以某化工企业为例,从环境风险源强度、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环境风险控制能力3 个方面对不同类型风险源进行评估。共识别出9 个高风险源、12 个较高风险源、11 个中风险源和 1 个低风险源,实现企业内所有风险源量化排序分级,并针对高和较高风险源制定了补齐环境应急物资配备、完善操作规程、增设监测设施等措施,帮助企业加强风险管控,降低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评估化工企业量化排序风险分级风险源

    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等离子体负载动态参数模型

    包涵春郭亚逢关银霞李超...
    28-3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等离子体负载电学模型大多基于固定参数模型,忽略了负载等效参数变化对模型的影响,容易产生较大误差。为了改善因等效参数变化带来的误差,首先探究了等效电容、等效电阻等负载参数随外加电压幅值、频率的变化情况,据此训练了BP神经网络参数调整模块,建立了等离子体负载动态参数模型,实现了外施激励变化下负载等效参数的更新。结果表明,采用神经网络动态参数模型仿真精度为 95。70%,而采用固定参数模型仿真精度为 82。89%,仿真精度提高了15。45%。对简化实验工作量、指导等离子体反应器设计有着重要意义。

    介质阻挡放电负载等效参数等离子体电学模型BP神经网络动态参数模型

    内置渐变结构介质天线的微波反应器加热性能研究

    尹树孟
    3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催化氧化是现有市场上销毁低浓度VOCs的主流技术,现有工艺采用电加热方式加热催化床层,其不足之处是效率低、升温速率慢。采用微波选择性加热催化床层具有升温速率快、能耗低的优势。然而作为一种新型的加热方式,目前腔体中微波加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不均匀性、低效率以及热失控,这些问题限制了微波加热的大规模应用。针对这一现状,基于阻抗匹配理论,设计了一种包括介质天线辐射器的新型微波加热系统,用于加热催化床层。建立了基于电磁学和固体传热的多物理场模型,使用 COMSOL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和仿真结果吻合,该系统可以实现对催化床层的高效率和高均匀性加热,同时具有较低的热失控风险。这项研究为微波加热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低浓度可挥发性气体介质天线微波加热微波反应器催化床层热失控阻抗匹配理论

    重质油水平喷射火火灾特性研究

    牟小冬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高温重质油水平喷射火的火灾特性演化规律,开展了不同喷射压力和喷嘴直径下的水平喷射火试验,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处理火焰燃烧视频,提取火焰水平投影距离和火焰高度,进而总结得到了火焰水平投影距离和火焰高度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喷射压力的增加,增加喷嘴直径,水平投影距离受其影响的敏感性逐渐减小。在大喷嘴直径时,增加喷射压力,对于火焰高度的抑制阶段要比小喷嘴直径的抑制阶段更早到达,对于火焰高度的抑制效果也会更为明显。利用Allometricl方程和二阶多项式函数方程建立的火焰水平投影距离和火焰高度的预测模型,R2 均高于0。8,能够实现对两者的有效预测。

    高温重质油火灾水平喷射火火焰水平投影距离火焰高度喷嘴直径

    基于LOPA的炼化装置安全管控措施有效性量化方法研究

    温传忠林春阳赵雷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量化炼化装置在安全措施失效后的风险,提升炼化装置风险防控能力,提出一种炼化装置安全管控措施有效性量化方法,该方法利用保护层分析方法(LOPA)和风险等级量化法,确定风险场景的初始风险等级,通过建立排查任务影响因子模型和采用现场排查法,量化现有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并确定最终风险等级。通过在某炼油装置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量化安全管控措施失效后的装置风险,可帮助企业高效掌控装置风险动态。

    炼油化工风险量化风险管控安全管控措施安全管理

    油田井下作业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

    于晓阳张放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油田井下作业职业病危害风险进行系统评估及研究,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某大型油田下属井下作业中心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法及检验检测法,确定井下作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浓度/强度,采用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指数法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水平进行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结果 油田井下作业司钻工及水泥车司机噪声检测结果超标,其他职业病危害检测结果均符合我国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果显示,油田井下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评估为"显著危险",其中噪声贡献值最大。结论 油田井下作业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较为严重,噪声和铅尘为该作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建议针对性地加强该作业的职业病危害防控措施,切实保护工人的职业健康。

    油田井下作业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噪声危害粉尘危害

    基于平台化管理的大型油气田企业危化品运输安全探索与实践

    戎卫林
    61-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危化品公路运输作为大型油气田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事故多发,给油田生产经营带来较大的安全风险。某大型油气田企业按照"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战略双赢"的原则,以统一管理标准为基础、以本质安全提升为核心、以集成油田内外部危化品运力资源为目标,通过搭建一体化运营平台,配套建立"组织保障""承包商优选""平台化运营""常态化监控"和"智能化培训"等五大运行机制,提升了危化品运输安全管控水平。

    平台化管理油气田危化品运输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