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阳工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阳工学院学报
安阳工学院学报

万鹏杰

双月刊

1673-2928

aygxyxb@126.com

0372-2909894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黄河大道

安阳工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李清照词的戏剧性

    何时清
    104-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宋代,宋词与戏剧之间存在着彼此借鉴、汲取艺术养分的现象.戏剧因素进入词的创作,使词具有戏剧性,更具表现力.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其词的创作中充分融入了戏剧性,主要体现在:词中有冲突性的戏剧情节、口语化的戏剧语言、丰富的戏剧动作、突转的戏剧悬念等.李清照颠沛的人生经历,为其词的戏剧性提供了现实素材.她惯用寻常语度入音律,把日常化的语言融入到词句中,富于现实生活的表现.从戏剧性视角来研究李清照词,将为我们鉴赏李清照词增加一个新的方向.

    李清照戏剧性

    李娟《遥远的向日葵地》中的诗意建构及民族意识

    白妙婷翟晓甜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图像媒介二次创作的影响下,李娟笔下的阿勒泰引起观众和读者的关注,《遥远的向日葵地》作为原著文本《我的阿勒泰》的写作延续,表现出李娟心中诗意建构的扩展和民族意识的再度唤醒.在文本中,李娟通过静止的空间和流动的日常完成诗意的建构,对边地地区类似人类童年时代的生活状况和心灵状态的描写,透露出对世界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在诗意的多维度呈现中,李娟通过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书写,展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学路径.

    李娟《遥远的向日葵地》诗意建构民族意识

    《意拾喻言》译介的跨文化交流之道——兼论译名"依湿杂说"的订正

    王海陈常钰
    114-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1840年,罗伯聃与其中文老师蒙昧先生合译伊索寓言(Aesop/Esop's fables)并以《意拾喻言》之名出版,此后该译本81则伊索寓言被中外学者和译者反复改写.考查罗伯聃与蒙昧先生合译《意拾喻言》的动机、翻译模式及其译本在中国的传播,总结二人将该译本作为在华外国人的汉语教材之意图,厘清《意拾喻言》译本中西文化交流及伊索寓言翻译改写被国人接受的史实,有助于深入认识伊索寓言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流及文学表达手法;订正"依湿杂说"的"不翻"引发的译名讹传,探究其误译误传的潜在原因,还原史实的原貌.

    罗伯聃蒙昧先生《意拾喻言》"依湿杂说"跨文化交流

    中国法治形象在境内外英语媒体中的话语建构(2011-2022)

    肖薇孙倩悦
    121-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语料库和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分析了境内外英语新闻媒体话语(2011-2022).分析发现:相关报道数量均与热点事件关联,中国法律体系、法治改革及国家治理等为常见议题.境外媒体更倾向于描摹中国法律制度的限制性和落后性,境内媒体更偏重建构中国法治进程的进取性、积极性和时代性.两者差异或与中西法治模式、理念及国际传播环境有关,对中国法治建设的认可则离不开中国法治建设的实践成果和日益提升的国际传播力.我国法治形象的建构一方面需要立足"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另一方面需要审慎对待国际不同声音,增强海外投送能力.

    境内外媒体英语传播话语中国法治形象语料库话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