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癌症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癌症进展
癌症进展

赵平

双月刊

1672-1535

aizhengjinzhan@126.com

010-65295967

100730

北京东单三条9号

癌症进展/Journal Oncology Progres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旨在贯彻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反映国内外肿瘤医学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肿瘤学学术交流。它主要面向广大从事肿瘤临床和科研的工作人员以及其它相关的专业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姜黄素抗乳腺癌药理作用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江晨佟茜马会园易丹...
    813-816,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姜黄素是一种天然的多酚类化合物,是从姜科植物如姜黄、郁金等的根茎中提取的最具代表性的活性物质,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多重作用,且具有确切的抗肿瘤疗效,对于肺癌、胃癌、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都有抑制作用.相比于化疗药物等,姜黄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不良反应也更小,因此在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有着良好的潜力.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现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姜黄素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包括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转移,阻止肿瘤新生血管生成,调节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调整免疫系统和逆转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本文回顾姜黄素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并进行综述.

    姜黄姜黄素乳腺癌药理作用作用机制

    食管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田华山杨小刚武志强孟保伟...
    817-821,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侵袭性强且患者预后差.虽然目前临床上治疗食管癌的药物不断更新,但食管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状况仍不容乐观.食管癌的传统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其中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但化疗的耐药性和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疗效.近年来,随着肿瘤免疫学的迅速发展,免疫治疗已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免疫治疗主要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肿瘤疫苗和溶瘤病毒(OC)等.本文对食管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食管癌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疫苗

    miRNA-640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张林高曰文陈榕辉刘国志...
    822-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小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18~24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通过调控细胞内基因转录和翻译在细胞的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表达变化与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miRNA-640作为一种新的miRNA,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发挥抑癌作用,具有成为恶性肿瘤诊断、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报道,对miRNA-640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miRNA-640肿瘤靶点基因调控

    N6-甲基腺苷在肿瘤细胞有氧糖酵解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王佳丽马国霞杨永秀
    826-828,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RNA的表观遗传修饰在恶性肿瘤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受到广泛关注.N6-甲基腺苷(m6A)是发生于腺苷N6位上的甲基化修饰,是真核细胞信使RNA(mRNA)的主要表观遗传修饰.m6A修饰由m6A甲基转移酶催化,其核心组分包括甲基转移酶样蛋白(METTL)3、METTL14,且其m6A位点可被m6A识别蛋白读取和m6A去甲基化酶删除.m6A甲基化修饰参与RNA代谢的各个阶段,包括稳定、剪接、翻译和降解等,进而在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及耐药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m6A甲基化修饰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基于此,本文对m6A甲基化修饰的基本功能和在肿瘤细胞有氧糖酵解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N6-甲基腺苷甲基转移酶去甲基化酶阅读蛋白有氧糖酵解

    经乳晕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应用进展

    李志远张冠禹袁泉张少敏...
    829-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以女性为主,有研究显示,中国甲状腺癌发病率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甲状腺癌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的甲状腺癌外科手术后颈部可见明显的瘢痕.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腔镜甲状腺手术可避免在颈部遗留明显的瘢痕,使越来越多的患者倾向于选择腔镜手术.其中经乳晕腔镜甲状腺手术具有颈部创伤小、操作精准度高、学习曲线短的优点,且术后给患者造成的感觉异常不明显,使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经乳晕腔镜甲状腺手术.本文对经乳晕腔镜甲状腺手术的起源和探索、发展进程、适应证、禁忌证、术后并发症、手术优势和局限性进行总结,就近年来经乳晕甲状腺手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经胸乳晕入路经全乳晕入路腔镜手术甲状腺癌

    切缘肿瘤细胞残留对局部进展期胃癌复发模式和远期预后的影响

    李泽锋郭春光杜春霞赵东兵...
    834-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切缘肿瘤细胞残留(R1切除)局部进展期胃癌辅助化疗后的复发模式及远期预后.方法 收集440例经D2根治性切除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比较R0切除(414例)和R1切除(26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复发转移模式及预后.结果 倾向性匹配前,R0切除和R1切除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N分期、脉管侵犯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倾向性匹配后,各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0切除和R1切除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复发模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倾向性匹配前,R0切除和R1切除患者总生存情况和无复发生存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倾向性匹配后,R0切除和R1切除患者总生存情况和无复发生存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倾向性匹配后,不同化疗方案R1切除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1切除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通常伴随着更晚的分期、更差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R1切除胃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应以局部治疗不影响全身系统性药物治疗为原则.

    胃癌切缘肿瘤细胞残留R1切除辅助化疗复发模式预后

    晚期肺癌患者参与治疗决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郝富杰潘瑞丽姜懿珊谢琼华...
    840-845,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晚期肺癌患者参与治疗决策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癌症患者参与治疗决策调查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医疗决策评价性调查问卷对301例晚期肺癌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晚期肺癌患者参与治疗决策的影响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师让患者参与决策情况、医疗负担均是晚期肺癌患者参与治疗决策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医师让患者参与决策情况、对支持的利用度、疾病分型知晓情况均是晚期肺癌患者实际参与治疗决策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医护人员应识别肺癌患者参与治疗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达到改善患者参与治疗决策态度并提升其实际参与程度的目的.

    肺癌患者参与治疗决策影响因素

    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监测对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意义

    雷鑫篪姚健张强邹金龙...
    846-849,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监测对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急性心力衰竭(AHF)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40例肺癌手术患者,分别于术前2h、术中、术后2h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分析患者围手术期血清NT-proBN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40例肺癌患者术前2h、术中和术后2h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术后2h,肺癌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术前2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血清NT-proBNP水平较术前2h升高的有37例,术后2h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术前2h的有38例,且大部分患者术后2h时血清NT-proBNP水平虽较术中有所降低,但仍高于术前水平.40例肺癌患者,行胸腔镜下肺叶部分切除术27例,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13例.术中和术后2h,胸腔镜下肺叶部分切除术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本组术前2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术中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术前2h的有25例,术后2h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术前2h的有26例.术中、术后2h,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本组术前2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术中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术前2h的有12例,术后2h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术前2h的有12例.结论 围手术期监测血清NT-proBNP水平对降低肺癌患者AHF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肺癌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围手术期急性心力衰竭

    安罗替尼联合调强适形放疗治疗无法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

    王凯史广超陶中营
    850-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安罗替尼联合调强适形放疗(IMRT)治疗无法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02例无法手术的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IMRT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安罗替尼联合IMRT治疗.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比较不同病理类型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18个月,研究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18个月,不同病理类型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PFS和OS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安罗替尼联合IMRT治疗无法手术的NSCLC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和总生存率,延长患者的PFS和OS.

    安罗替尼调强适形放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

    循证干预对卵巢癌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康复进程、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贺曼马晓郭盼盼
    854-857,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干预对卵巢癌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康复进程、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02例卵巢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2),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循证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康复进程、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以及依从性[Morisky依从性问卷(MMAS-8)].结果 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恢复正常饮食时间、伤口疼痛消失时间、开始正常活动时间、开始做家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药物管理、饮食管理、症状管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药物管理、饮食管理、症状管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总依从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循证干预可降低卵巢癌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依从性.

    卵巢癌循证干预深静脉血栓形成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