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宝钢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宝钢技术
宝钢技术

刘宏娟

双月刊

1008-0716

bgjs@baosteel.com

021-26649250;26643977

201900

上海市宝山区富锦路655号

宝钢技术/Journal Bao-Steel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主管、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性企业刊物。坚持以“开发创新、消化吸收、交流传播,使《宝钢技术》为推进上海宝钢技术进步,展示宝钢技术创新成果服务”为办刊宗旨,紧紧围绕公司生产经营方针,及时刊登、报道宝钢在钢铁冶炼、轧钢工艺、钢铁材料、机电技术、耐材、能源、自动化、仪表、化、理化检验、综合利用、环保等领域的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工艺方面的技术论文、科技成果以及国内外新技术述评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真空自耗熔炼的数值模拟在TC11钛合金产品中的应用

    李艳影丁晨闵新华孟庆通...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真空电弧重熔过程模型软件(BMPS-VAR)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 φ760 mm TC11钛合金铸锭真空自耗熔炼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熔池形状、温度场及元素成分分布,并采用与熔炼模拟相同的工艺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实测铸锭缩孔深度为112 mm,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VAR过程的数值模拟为建立TC11钛合金真空自耗熔炼模型及解决冶炼实际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结果预测和技术支撑.

    TC11钛合金真空自耗熔炼数值模拟熔池形状元素分布

    TC2钛合金中Mn元素挥发规律的分析研究

    闵新华丁晨孟庆通吕维洁...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研究了 TC2钛合金经过一次真空自耗熔炼和二次真空自耗熔炼后,成分中易挥发元素Mn的挥发规律.对铸锭外圆不同部位和二次锭头、尾横截面部位的Mn元素挥发程度进行了试验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一次真空自耗熔炼后铸锭局部Mn元素的挥发损耗为6%;经过二次真空自耗熔炼后Mn元素的挥发损耗为40%~50%;尾部横截面上Mn的分布均匀性更差.

    TC2钛合金Mn元素挥发真空自耗熔炼

    一种冷轧连续退火炉温度自动控制方法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规划与科技部
    33页

    TA19钛合金铸锭成分偏析研究

    陆琪孟庆通闵新华石磊...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TA19钛合金铸锭采用VAR的方式进行制造.对不同熔速和水冷流量条件下φ700 mm成品铸锭的成分偏析缺陷情况进行了研究.采用实物试验结合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分析了熔炼过程及偏析产生的机理.结果表明熔池形状影响着铸锭的成分分布:熔速越低,熔池深度越浅,偏析深度越浅;水冷流量越大,熔池范围越窄,偏析范围越窄.

    TA19钛合金铸锭成分偏析熔速水冷流量

    一种抗粘扣的快速上扣螺纹接头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规划与科技部
    40页

    一种热连轧机架间带钢单边浪形的控制方法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规划与科技部
    40页

    TC18钛合金黑斑特征机理研究

    丁晨朱峰闵新华孟庆通...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TC18钛合金黑斑特征的表面宏观形貌观察、高倍金相组织分析和扫描电镜成分分析,研究黑斑特征的成因.结果表明:黑斑特征区域颜色较深并呈连续分布状态,与周围区域具有明显的分界线,为原棒材组织在锻造过程中没有发生相变最终遗留至成品棒材的α-β两相区组织;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电子探针波谱分析过程中发现黑斑特征的0元素含量偏高并导致相变点升高.

    TC18黑斑缺陷

    近二十年宝钢RH装备及技术进步

    赵晓波马志刚胡汉涛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汽车板、硅钢、镀锡板、管线钢、船板等高等级品种钢开发和质量提升需求的推动下,近二十年来宝山基地在RH精炼装备、工艺技术及自动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在RH真空精炼装备、高效脱碳、低成本处理、顶枪真空加热、夹杂物控制、RH专线化生产、环保耐材、RH智能一键精炼等方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工艺技术,满足了品种钢开发、质量提升和产能提高的需求.

    二次精炼RH真空脱气真空脱碳

    一种短流程连铸连轧普碳钢热轧带钢表面及力学性能调控方法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规划与科技部
    51页

    基于大小罐混配的铁水智能分配模型设计与应用

    魏远征陶晓林杨迪田伟...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基于大小罐(鱼雷罐、百吨罐)混配工艺下的铁水智能分配模型,并用于生产实践.通过铁水需求计划、高炉产量预测,建立铁钢平衡预测模型.以铁钢平衡为基础,通过高炉智能配罐、重罐智能调度分别实现铁水一次分配、二次分配,并由机车智能调度完成铁水智能分配的具体实施.经验证,基于大小罐混配的铁水智能分配综合成功率已超过80%,其中大罐的推荐成功率达90%.该模型成功解决了大小罐混配工艺下的铁水智能调度难题,促进了铁钢界面技术的发展.未来通过迭代优化调度算法和模型,进一步提高铁水调度智能化水平,推进铁钢界面绿色低碳运行,为国家钢铁工业智慧物流发展贡献力量.

    铁水调度界面技术智能分配模型设计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