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车辆与动力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车辆与动力技术
车辆与动力技术

项昌乐

季刊

1009-4687

010-68911172、83808601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5号北京理工大学

车辆与动力技术/Journal Vehicle & Power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兵工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试验研究、性能研究、设计与计算、强度与可靠性、结构分析、噪声与振动、工艺与材料、电控技术、增压技术、排放与环保、实践研究和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含分数阶项的惯容式油气悬架动力学建模及特性分析

    薛春伟王靖岳张硕王宇龙...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某轮式装甲车惯容式油气悬架模型的准确度,考虑了惯容式油气悬架中由运动件产生的阻尼力,对惯容式油气悬架进行动力学建模,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且引入分数阶算子,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含分数阶项的简化悬架模型进行仿真;为了找到最佳的仿真模型分数阶阶次,建立了综合性能评价指标函数,来确定最优阶次.通过对仿真结果的整理分析,得出分数阶模型相比传统整数阶模型拥有更高的仿真精度,为提高惯容式油气悬架的仿真研究的准确性提供参考.

    分数阶惯容式油气悬架动力学非线性

    离合器摩擦副微观粗糙表面滑动接触特性研究

    董玮魏成思郑长松王茜...
    7-1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虑离合器摩擦元件实际形貌特征,建立了摩擦表面微凸体二维挤压和滑动接触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摩擦表面的微观接触特性.摩擦表面间的接触实际为微凸体的相互挤压,随着施加载荷的增加,摩擦表面接触微凸体的个数逐渐增加,实际接触微凸体数量的变化影响单个微凸体的承受载荷.摩擦表面之间的滑动接触实际上是微凸体的相对挤压和剪切,并且致使微凸体顶部产生弹塑性变形的过程.本研究为摩擦元件的摩擦磨损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离合器摩擦元件微凸体接触特性

    空降车辆着陆缓冲过程仿真分析与模型验证

    石坚杨占华刘春生郭少鹏...
    12-1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空降车辆在着陆缓冲过程中的冲击载荷,建立空降车辆-缓冲气囊耦合有限元模型并开展着陆缓冲过程仿真.开展典型垂直降落工况地面跌落模拟试验,对比仿真数据与试验实测数据,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对垂直降落工况和水平向速度的着陆缓冲过程开展仿真分析,校核车辆冲击载荷、反弹速度、气囊内压等着陆缓冲响应.仿真结果表明,对于某空降车辆,目前的空降车辆-缓冲气囊设计方案在多种工况下的冲击载荷满足使用要求.此种方法可以较好满足空降车辆方案优化和着陆缓冲性能预测.

    空降车辆动态建模仿真冲击载荷地面跌落模拟试验模型验证

    航空活塞发动机稳压箱温度影响因素及高空特性研究

    温占永孙鹏晖田亚明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型航空活塞发动机中冷系统,建立了系统的传热数学模型.通过与实验数据相对比可知,中冷器冷侧出口温度、热侧出口温度模拟结果误差均在1.5%以内,明确了本文构建仿真模型可行且可靠.进而,利用该模型研究了中冷系统空气速度、环境温度、增压比、进气流量等因素对稳压箱温度的影响,分析了航空活塞发动机中冷系统的高度特性.结果表明:稳压箱温度随着空气速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环境温度、增压比及进气流量的增加而上升.稳压箱温度对增压比的敏感度最大,对环境温度的敏感度最低,对进气流量及空气速度的敏感度介于二者之间.对于所研究的航空发动机中冷系统,最高稳压箱温度及中冷系统最大换热量均出现在临界增压高度,在海平面温度为50℃的条件下,二者的值分别为82.4℃、11.5 kW.

    航空活塞式发动机中冷系统稳压箱温度敏感度

    定子喷油环结构参数对电机散热的影响

    孙宇薇朱益琛刘思华晏江昊宇...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数值模拟和Pareto Optimality探讨定子中喷油孔数量与孔径对定子内部的流动特性和温度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喷油孔数量从8个增加到30个时,进出口压降降低了80%,平均湍流度增长了160%,定子铁芯平均温度降低了15%,绕组平均温度降低了16%;孔径从2 mm降低到1.3 mm时,进出口压降增大了57.1%,平均湍流度增长了39.9%,定子铁芯平均温度降低了1.5%,绕组的平均温度降低了2.2%.优化分析得出电机散热效果最优的定子喷油环结构参数范围为:喷油孔数量在20~30个,孔径大小在1.45~1.6 mm.此研究结果对油冷电机散热提供理论依据.

    油冷电机喷油孔数量喷油孔孔径散热性能优化方法

    四自由度盘式制动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

    贾哲王靖岳盛一涵李松格...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非线性因素对盘式制动系统动力学的影响,建立了四自由度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Stibeck模型及相关参数,并采用龙格-库塔法求解动力学方程,利用分叉图、频域图、相平面图、时域图、庞加莱截面图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盘式制动器的振动特性.结果表明,制动压力的增大会导致系统的振动稳定性减弱;较低的车速更容易引发系统的振动;较大的制动片支承刚度会增大系统的振动特性.

    盘式制动系统非线性因素制动压力庞加莱截面图

    基于LDW-PSO算法的电动汽车功率分配研究

    柳敬伟杨柳刘春玲于文东...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使用在MATLAB/Simulink软件环境下开发的高级车辆仿真软件ADVISOR,对EV整车模型进行相应改造,融入模糊控制器,使用基于线性递减权值策略法(LDW)改进的微粒群优化算法(PSO)对模糊控制器的隶属度函数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控制策略可对目标工况下的输出功率进行细化分配.仿真结果表明,在WLTC工况下,动力电池电流均值下降约18.29%,能量损耗减少约2.14%,且功率分配优化效果较为明显.

    电动汽车LDWPSO模糊控制输出功率

    基于拓扑优化的电池液冷板结构设计研究

    苏熊
    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最大换热量为目标函数,对电池液冷板结构进行不同雷诺数和流体域体积分数的拓扑优化.无量纲平均温度随雷诺数和流体域体积分数的增大而降低,流道也更加细化.选取拓扑优化平均温度最低的3组进行热力学数值模拟,以最高温度、温度标准差和进出口压差为冷板散热性能评价指标.结果显示,拓扑优化后的冷板散热性能十分优异,其中,采用雷诺数为125、体积域分数为0.6的拓扑优化结构性能最优,相比于传统并行流道最高温度下降3.99℃(9.92%),温度标准差下降1.62℃(49.62%),进出口压差下降42.28 Pa(27.61%).采用最优拓扑结构搭建电池散热模组,结果显示电池组最高温度为34.39℃,温度标准差为1.83℃,拓扑优化结构的冷板为电池的稳定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温度环境.

    电池液冷板结构设计拓扑优化数值模拟电池模组

    混合动力装甲车辆前向仿真模型研究

    徐浩轩刘春光马晓军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缩短混合动力装甲车辆的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建立了包含车辆动力学模块、驾驶员模块以及混合动力系统模块的混合动力装甲车辆前向仿真模型,相比后向仿真模型更加贴合实际驾驶过程,且可以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建立硬件在环仿真平台.试验表明:所建立的前向仿真模型基本能够反映系统真实动态,可以进一步支撑混合动力装甲车辆部件选型、拓扑设计、参数优化以及能量管理策略等研究.

    发动机-发电机组蓄电池超级电容器仿真模型

    基于知识图谱的无人驾驶车辆目标检测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

    魏海姣郑凯锋李璞刘伟...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无人驾驶汽车智能等级不断提升,对目标检测精度的要求不断提高,有必要系统全面地梳理无人驾驶车辆目标检测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方向.本文利用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在CNKI数据库中以"目标检测"&"车辆"为篇名进行文献检索分析,发现无人驾驶车辆目标检测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基于人工智能辅助的智能车辆技术,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多元数据特征融合技术,基于点云数据目标检测图像深度补全技术,及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小目标检测技术.在分析研究热点的基础上通过"突现词"发现提升深度学习算法在复杂环境下低分辨率目标的适应性,及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驾驶技术数据轻量化、运算快速化和目标检索准确化是当前研究前沿问题.

    无人驾驶目标检测知识图谱多传感器融合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