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编辑之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编辑之友
编辑之友

康宏

月刊

1003-6687

bianjizhiyou@126.com

0351-4956011/4922194

030012

山西省太原市建设南路21号出版大厦

编辑之友/Journal Editors' Frien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创办最早的编辑专业杂志,是中文新闻出版类核心期刊,以“探索出版规律,引领出版潮流”为宗旨,以前瞻、深刻、务实,形象为特征,连续多年被评为山西一级期刊,华北地区优秀期刊,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在场"与"虚置":智能时代传播主体的内涵嬗变

    王晔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传播内容从单一的信息转变为多元化的媒介产品,传播对象由大众传播时代的受众主体转变为智媒场域中集生产者、传播者和接收者于一身的用户主体.传播主体的行为转向和身份转向不仅导致主导权迁移,智能传播的虚拟性和具身性更是将传播主体从主动的"在场"转向"虚置".面对人机共存所带来的主体地位的挑战,传播主体既要了解智能机器的算法思维和认知方式,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和集体智慧,还要平衡人与机器的关系,发展人的主体性需求.

    智能传播传播主体行为转向身份转向

    主体关系的聚集:群聚传播时代的舆情溯源及价值依循

    李丹隋岩
    7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群聚传播时代的互联网舆情是一种关系势能,其发端于群聚传播的"聚集"本质,这一本质由人类群聚本能的回归与重现以及媒介技术集置属性的凸显共同决定,具体包括舆情主体的聚集、舆情客体即舆情事件的聚集,以及舆情本体也即社会情感的聚集.这一聚集是动态化和情境化的、过程性和关系性的,且具体呈现为各行动主体在媒介关系实践过程中的协作与冲撞.作为一种主体媒介关系实践的表征,互联网舆情呈现出了涌现性、反复性、交融性和相似性等特点.群聚传播的主体关系偏向决定了要从主体媒介关系实践的三个维度出发来探讨互联网舆情治理中的价值依循,具体包括在个体关系层面注重个体情绪的表达和传递,引导个体心理向善;文化关系层面寻求群体间的协调与平衡,促动集体氛围营构;社会关系层面关照公共领域的整治和重建,倡导理性对话展开.

    群聚传播互联网舆情主体关系聚集

    智能域的演进、特征、挑战与未来——基于媒介学视角

    吕尚彬黄健源
    8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先导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人类迈进智能社会.在媒介学视域下,媒介技术革命是媒介域变迁的核心动力,智能媒体的崛起与泛化开启了一个新的媒介域——智能域,相应地也带来了社会生态和文化观念的变迁.智能域是智媒时代的全新社会生态系统,具有万物智能化、数据海量化、个人节点化、算法中介化、交互全息化、关系复杂化六大特征.智能域的背后隐含政治、资本、社会等各方面的权力博弈,具体表现为数据安全风险、算法权力争夺、媒介对人入侵、伦理关系解构、网络生态失衡等挑战.为更好地适应智能域的发展,可从主体、关系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智能域协同治理体系,完善智能域的"上层建筑".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进化并对媒介域"重新域定",智能域将呈现出在线域、隐线域和超线域三重境界.

    人工智能媒介域智能域智能媒体媒介学

    工具理性,抑或生命感性?——交往行为理论下编辑与作者之维

    邢娟妮缪心毫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数字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的数字人文网络空间呈现明显的技术理性、规范价值、交往理性工具化的倾向,导致编辑出版活动中出版人呈现出个体生命意蕴陨落、心灵诉求被湮没、主体性被遮蔽的单向度生存状况.根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唯有批判技术理性的工具化,重塑规范价值,追求交往行为的合理性,捕捉作者及编辑的生命意蕴,才可以重拾主体多维度的理性兼感性存在,即:编辑与作者单向度向多维度的转变、工具性与生命性的并重、理性与感性的和谐等,重构编辑与作者的多维交往对话行为,复现当前编辑与作者在交往行为中的生命价值.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编辑作者工具理性生命感性

    版权优先还是技术优先?——法国应对AIGC版权风险的趋势及启示

    张惠彬王怀宾
    103-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出现,引发了人工智能技术和版权保护之间的紧张关系.在模型训练端,AIGC大规模使用作品,传统版权许可制度失灵;在内容生成端,AIGC的创作自主性提升,其生成内容的"作品"性质和权利归属不明.为规范AIGC技术发展,法国国会提出法案,要求AIGC模型训练一律须取得版权许可,并增设版税制度;将AIGC生成内容的版权归属于原始作品的版权人,并设立标识义务.该法案采取强版权保护和弱技术激励的思路,是法国本土人工智能产业和文化产业实力对比下的无奈之举,对AIGC技术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提升人工智能技术国际竞争力的关键阶段,走版权保护和技术发展的平衡道路更具现实可行性.对于AIGC的模型训练,可以采用"法定许可+著作权集体管理"的作品利用方式;对于AIGC的生成内容,在满足"人类最低独创性贡献标准+AIGC生成内容标识义务"后,可将其视为作品进行保护,并将版权归属于AIGC的使用者.

    AIGC版权风险法国版权制度数字宪法主义

    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封2页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后插4页

    湖南科技大学齐白石艺术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后插1页

    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后插3页

    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