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术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术研究
武术研究

田文波

月刊

2096-1839

wskxshanxi@163.com

0351-7044201

030012

山西省太原市大营盘寇庄北街3号

武术研究/Journal Wushu Studi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文化传承的高等院校武术课程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

    周圣文湛自强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优秀代表,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高等院校理应重视其课程建设,做好传承与发展.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教学经验总结法和逻辑推理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武术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主要价值出发,对现代高等院校武术课程中"传统文化"元素缺失等问题做综合分析.研究根据现实的武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建议.

    文化传承高等院校武术课程

    论传统太极拳的"慢练"与"快练"

    孙思哲王天乐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极拳常令人费解的就是它的速度,攻防格斗首先需要速度,但太极拳却以"慢"的形式来表现,"慢"似乎成了太极拳的标志和名片,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文章通过揭示传统太极拳训练过程中不同阶段对速度的不同要求,解开太极拳的"慢练"之谜,并揭示与分析其不为大众所知的"快练".文章分析了传统太极拳训练的整个过程以及三个阶段的"慢练"和两种不同阶段的"快练",并论述了三种"慢练"及两种"快练"的原理与配置机制,对于传承与发展传统太极拳技术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传统太极拳"慢练""快练"实战

    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精神标识研究

    李孟华朱红彩郭振华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审视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内涵和核心内容,探讨其中的精神标识元素,并挖掘这些精神符号在社会实践中的价值功能.研究认为:我们应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出发点,进一步推动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更好地发挥精神标识作用,这包含以教育培训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精神符号的理解和认同,以改革创新推动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精神符号快速发展,以及进行数字化传播以助力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精神符号的推广,应充分挖掘和体现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在社会实践中的潜在价值,为其传承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精神标识传承与发展

    岳家拳武德教育传承的实现路径研究

    柴广新孙蓉
    10-1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岳家拳武德教育传承的实现路径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岳家拳武德包含仁爱宽厚、勇于奉献、严于律己、顽强不屈、忠孝仁义、精忠爱国等品德和精神,其核心精神是忠孝爱国,可以选择以武德教育的兴趣载体选取、武德教育的共同体情境创设、武德教学的以"认知-体验—实践行为"为顺序设计的实现路径.

    岳家拳武德教育传承

    中国武术竞技化发展思考

    茹军强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武术竞技化历史悠久,但竞技武术的发展却只有几十年的历史.良性的武术竞技形式应该促进传统武术的发展,成为传统武术在竞技比赛中最高水平体现和重要风向标.中国武术要发展,竞技武术要改革,让竞技武术回归武术本质,成为武术竞技的主体,是中国武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武术竞技化竞技武术本质回归

    岭南武艺五郎八卦棍历史与技艺探说

    孙岳阮文翩马廉祯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郎八卦棍体现了岭南社会群体在清末民初时对明王朝的思考,通过特定文学人物的名讳来塑造民族主义的语境,这既体现了其文化内涵,也表达了时代背景下的政治意义.五郎八卦棍的指导思想与《易经》密切相关,强调身体、意念和内功的统一,涵盖了身体、心理和哲学层面的技术体系,有其内涵和深度.此外,八卦棍包含的棍歌诀的内容与闽南一带的棍法有高度同源性,技术强调的"枪棍合一"证明它是南北武艺融合的产物,体现了岭南武术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岭南武艺五郎八卦棍文化技术

    数字传播背景下九子鞭的传承方式变迁

    康丽华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九子鞭是土家族巫摊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缩影,也是研究和了解土家族文化的"活化石",随着现代文明不断更迭,土家族九子鞭的文化表征与文化内涵也不断演变.文章通过田野调查,对湖南九子鞭的演变历程和当前流传地域进行统计,分析湖南九子鞭当前传承保护的优势,针对现代流传的动作表征与传承方式,从培养高层次专业研究人才、村寨传承和数字化保护相结合、打造高校"非遗"课程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为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现活化传承提供借鉴.

    数字传播九子鞭传承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武子梅花拳传承与发展研究

    阮俊谦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武子梅花拳为切入点,对其溯源承继进行梳理和历史回眸,分析武子梅花拳的当代传承,总结武子梅花拳的传承困境并进行反思,以期能够"纠偏扶正".为武子梅花拳的发展找准"着力点",为其探索出更好的传承与发展路径,为其他拳种传承与发展提供经验,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尽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子梅花拳武术

    基于训练学视角论武术的实战功能

    林才赖荣亮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体育项目的代表,其传承和发展备受瞩目,武术的本质是攻防技击,实战功能是武术本身的应有之义.文章从训练学视角分析武术的实战功能,包括传统武术训练功法和现代训练学理念及方法对武术实战功能的影响,提出提高武术实战功能的多种训练方法.

    训练学武术实战功能

    丝绸之路武术文化的贡献探究

    王攀峰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历史分析法,深度剖析武术文化在丝绸之路上的印迹,探究武术文化助力丝绸之路上各民族文化的交流.首先,武术本身印证了历史上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其次,武术间接推动了民族文化的交流.此外,军事武艺在频繁战争中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镖局在丝绸之路上护送货物的安全运输,这都对丝绸之路上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的交流起到了维护保障作用.武术文化承载着丝绸之路上的民族友谊,它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传达和承载着民族文化的桥梁.

    丝绸之路武术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