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术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术研究
武术研究

田文波

月刊

2096-1839

wskxshanxi@163.com

0351-7044201

030012

山西省太原市大营盘寇庄北街3号

武术研究/Journal Wushu Studi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五禽戏干预帕金森病的文献综述

    张铭禹
    11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五禽戏对帕金森病具有积极的干预效果,文章为帕金森病患者提供了减轻病痛的切实方法,同时让读者更充分地了解我国古代祖辈流传下来的非物质瑰宝五禽戏具有巨大的健身应用价值,对我国文化瑰宝五禽戏进行了宣传和弘扬,促进了我国体育健康事业的健全发展.

    帕金森病五禽戏干预

    押加运动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

    徐吴云肖坤
    116-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押加运动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和发扬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文化,对建设体育强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梳理、总结押加运动的相关文献和资料,就押加运动的起源、发展现状等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为押加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

    押加运动文献综述研究展望

    从民俗活动到体育运动:中国舞龙社会功能历史变迁研究

    孔令飞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舞龙运动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一种民俗活动,它受到了社会生活中不同阶层人们的青睐,还发展出了体育运动这种新形式,舞龙运动的社会功能正在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参与观察法、专家访谈法分析舞龙运动社会功能的历史变迁过程,进而深入探索舞龙运动的创新及发展,推动舞龙运动的发展.

    民俗活动舞龙运动功能变迁体育运动

    挑战与探索:贵州省民族体育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研究

    陈程邓威威
    123-12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体育特色小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挑战和实践路径有待进一步探讨.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认为:乡村振兴战略为体育特色小镇发展提供关键支持,体育特色小镇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两者存在相融互促与协同发展的关系,指出现实挑战在于同质化现象严重、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不足、智慧化程度不高、环境质量下降、就业增收拉动有限等.最后,提出基于地方性文化,塑造文化主体形象;深化产业融合,拓宽价值空间;借助数字赋能,构建数据平台;精准规划布局,美化小镇环境;强化核心竞争力,保障居民收入的路径探索,以期为贵州省体育特色小镇的高质量、多路径发展提供有益支撑.

    乡村振兴体育特色小镇体育产业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元素构成的逻辑起点、结构指标与资源拓展

    史俊梅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元素对课程思政建设具有价值引领和实践指导意义.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政策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元素逻辑起点进行剖析,凝炼出国家民族信念、体育素养、性格品质、道德法制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及各指标内涵,构建起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元素体系;从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育认识论中梳理挖掘体育课程思政元素资源,帮助体育教师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实现体育课堂教学思政元素深入人心.

    高校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思政元素体系

    党史教育促进体教融合研究

    蔡鑫田海娇杨婧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总结长期以来党和国家推动教育和体育融合发展的历史经验及新时代深化中国特色体教融合的基础,提出以党史教育促进体教融合的路径,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心体育事业的优良传统,高度重视青少年健康成长;学史增信,讲好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发展体育事业、体育健儿在赛场上扬国威、展精神的体育故事,树立"强国必先强身"理念;学史崇德,在我们党领导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发展的历史实践中总结适应人发展的成长规律,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学史力行,依托红色文物、红色文化深化体育育人功能,创新开展"党史教育+体教融合".

    党史教育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学校体育

    高职公共体育课程"以体育人"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朱炜淼彭坤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是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高职公共体育课程既有其独特的身体育人方式,也是职业教育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位一体的目标为导向,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进行系统研究后提出:高职公共体育课程"以体育人"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必然要求,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策略,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当前高职公共体育课程开展"以体育人"需要构建至上而下的"以体育人"课程体系,开发独特的"以体育人"元素和文化,进行精准有效的课程设计和实施.基于此,具体实施应从全面落实"以体育人"的教育理念;完善"以体育人"课程教学设计,深挖"以体育人"元素,建立科学多元的"以体育人"评价标准等路径展开.

    高等职业教育公共体育课程思政"以体育人"

    乡村振兴背景下体旅深度融合发展的逻辑关系、现实困囿及策略探骊

    李炜斌
    138-140,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旅深度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拓展乡村脱贫致富道路,助力实现共同富裕.体旅融合发展以其特有的技术创新、产业关联、要素整合、价值增值内在逻辑赋能乡村振兴.依托体旅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不断创新体旅融合新业态、满足消费心理、保障产品质量和创新运作模式,为体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注入活力.现阶段,体旅融合存在融而不强、资源整合发力欠缺;融而不新、产品业态迭新换代滞后;融而不精、产业链条延而不深;融而不活、体制机制联动协调不畅短板.为此,应主动构建体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新形态、新业态和新引擎,助力体旅融合持续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体旅深度融合可持续发展

    数字化赋能校园篮球"标识"建设路径研究

    李金涛王新雷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信息技术的新发展,世界进入"数字化时代",体育与数字化之间产生了紧密的结合,数字化技术广泛渗透于我国学校教育领域,为校园篮球"标识"建设带来新机遇.当前校园篮球在发展过程中缺乏针对性的目标性引领,导致其在改革过程中表现出盲目性和无序性.如何建设独具引领性的校园篮球"标识"成为学校篮球事业建设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校园篮球现阶段在"标识"建设的实际情况,针对其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政策层面、价值层面、文化层面,提出数字化赋能校园篮球"标识"建设工作的具体实现路径.

    数字化校园篮球标识路径研究

    体教融合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刘昭君李政何易天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一直以来都受到高度重视,它是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体教融合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了有针性的建议.

    体育教育专业体教融合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