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术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术研究
武术研究

田文波

月刊

2096-1839

wskxshanxi@163.com

0351-7044201

030012

山西省太原市大营盘寇庄北街3号

武术研究/Journal Wushu Studi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网络社会中"离场介入"机制对武术传播的影响效果

    郭贤吴鲁梁徐辉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网络的快速发展为武术传播提供了广阔空间,"离场介入"对武术传播影响越来越深刻.文章以网络助燃理论和圈层理论等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网络社会中"离场介入"武术传播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和论证.研究认为,武术传播在网络社会"离场介入"背景下能够扩大传播,增加主体参与感,促进武术传播时效性.而网络社会的"离场介入"也为武术带来了困境,导致公众对武术的认识出现偏差;出现习练本体感觉变弱;武术公信力下降问题."离场介入"区别于传统武术传播,为武术传播带来了新的途径.

    网络社会"离场介入"武术传播传播空间

    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武术现代转型的实践向度

    余洋温搏高圣灏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构建理论框架并分析实际案例,探讨了新质生产力在促进传统武术现代转型中的作用,展示了科技创新如何赋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尤其是虚拟现实、大数据、社交媒体等媒介,成为推动传统武术跨越发展的重要力量.研究发现,数字化技术显著提高了教学效率与学习体验,拓宽了文化传播渠道,但也面临着维持传统文化精髓、技术接受度及文化适应性等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策略,如,深化技术与武术教学的融合,提升人员技术能力,维护文化核心,制定行业标准及加强国际交流.指出,恰当借用新质生产力,结合文化传承与技术创新,可有效促进传统武术的现代化转型与全球化发展.

    新质生产力传统武术现代转型虚拟现实大数据社交媒体

    短视频对武术文化传播的影响与促进研究

    轩心越张琪琳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武术在短视频平台的传播现状,阐述当前的武术内容传播的三种主要形式:个人表演型、比赛宣传型、动作教学型;基于这些表现形式的弊端,导致武术传播内容碎片化、形式单一、缺乏文化价值观引导;对此提出武术内容传播的可行性对策,在短视频平台要系统持续化传播、多样化其表现形式、传播内容科普化,以此促进武术文化在短视频平台的传播推广.

    武术短视频武术传播武术创新发展

    中国武术在美国的传播与影响

    王梦君
    63-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武术是宝贵的中华艺术,汇聚了千载的文化、哲学和绝技,现今已在国际上受到瞩目.武术在美国的发展始于19世纪末,首先由华人移民介绍,随后在电影界,尤其是通过李小龙、成龙等武术巨星,深入美国的文化心脏.如今,美国各地已建有众多武术学院,其中太极拳成为中老年人钟爱的项目.同时,中国武术与混合武艺(MMA)、跆拳道等武技交相辉映.这种交汇在创造技艺交流和商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传承与技术挑战的考验.

    中国武术李小龙太极拳文化传承技术挑战

    形意拳中的阴阳五行学说

    董笑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深入探讨了阴阳五行学说如何根本性地影响形意拳的技巧与方法,从"阴阳相长"和"五行生克"的哲学原理入手,分析形意拳内部的哲学思想及其养生价值.得出结论:形意拳不仅是一种防身武艺,同时也是一种促进健康的养生方式.练习形意拳不仅能增强体质和改善身体协调性,还能在心理层面带来平静与和谐,显著提升生活质量.有规律地练习形意拳不只对身体有益,同时对人的心理和情感层面也有着积极作用.

    形意拳阴阳五行

    基于"太极拳+"的高校公共体育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王柏利裴姣姣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梳理高校公共体育教育模式,分析高校公共体育教育模式与文化育人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太极拳+"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太极拳+"是面向高校公共体育教育者的应有取向,是太极拳在高校培养高素质后备人才的必由之路,是高校公共体育教育模式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

    "太极拳+"高校公共体育教育模式创新

    普通高校舞龙舞狮课程思政路径探析

    王鸣骏杜寿高
    73-7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舞龙舞狮课程思政建设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析舞龙舞狮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困境及路径.研究认为,舞龙舞狮课程思政建设对推进传统民族文化进校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学生爱国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应在"一体四维"育人模式中充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

    普通高校舞龙舞狮课程思政路径

    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创新研究

    向玮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教学改革实践,对我国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现状进行研究,认为高校武术选项课应继续发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用,同时,课程体系和教学能容陈旧,难以满足大学生对武术课的多元需求.研究提出,高校武术选项课要从单一的体育课程回归到文化传承;武术选项课程应对武术文化形态解密,学生可以在对武术有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选择武术课;高校武术选项课应建构武术文化软硬件场景传承武术文化;构建拳种格斗技艺框架,让学生能很好地体认和理解武术文化技艺,使更多大学对中华武术有深刻认识,并积极参与武术文化传承.

    高校武术选项课课堂教学创新

    我国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

    蒋凯宋拓王羽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立足于培养高质量、专业化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在全国范围内抽取12所开设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课程的院校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对当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情况进行描述、比较和分析,以了解我国现行的本科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并对现存问题进行剖析与理性思考,以寻找有效的解决策略.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明道·寻法·展术:新时代高校武术"三位一体"发展模式研究

    文声国李建民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提炼高校武术教育的实践之问,从道、法、术三个层面分论总述,提出新时代高校武术教育变革的思路:构建道、法、术"三位一体"的武术教育模式是历史也是当下高校武术教育得以实现其价值的不二法门,实践中的高校武术教育既要循古为根又要与当下语境及认同进行融合,要在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尊古融今,守正创新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回归整体和系统,统筹意象与理性,真正实现以技传道、弘扬中华文化的目的.

    高校武术武术教育"三位一体"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