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测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测绘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北京测绘学会
北京测绘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北京测绘学会

王磊

双月刊

1007-3000

bjch@chinajournal.net.cn bjch@bism.cn

010-63955085

100038

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路15号

北京测绘/Journal Beij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查看更多>>本刊是具有实用性、超前性、信息量大、特色鲜明等特点,融科技、信息、生产为一体的科技刊物, 不仅是广大测绘工作者的学习园地,而且是了解测绘科技发展与市场动态的窗口。本刊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以推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目标,以宣传和贯彻党在测绘科技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北京市地方法规为宗旨,紧密结合生产、管理、科研、教学等开展技术与学术交流,介绍测绘体制改革经验,为测绘各界传播高、新科技信息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深度滤波的高精度视差图研究

    孙萍唐硕陈红艺
    649-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由于激光雷达扫描特性所造成的点云拖尾及遮挡区域的歧义投影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滤波的视差图像滤波算法,对非结构化的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首先,利用迭代几何编码代价体(IGEV)计算出双目深度估计视差图;然后将点云投影到对应的彩色图像得到投影视差图,以双目深度估计视差图作为引导图像,在对应的像素位置上对点云投影图进行一致性比较.由于激光雷达在近距离表现不佳,本文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区分前景和背景的阈值判断方法.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和美国芝加哥丰田理工学院(KITTI)计算机视觉算法评测数据集进行了对比实验,其实验结果表明,与KITTI算法相比,该算法在检测精度上提升了0.72%,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点云滤波立体匹配激光雷达图像处理

    低能见度下GYOLOv5-SPD算法的车牌检测

    李泽李小龙杨忠祥谭永滨...
    65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车牌自动检测技术是构建智慧城市、加强交通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内容.目前车牌检测技术正在逐步完善,但对于光照条件过低、雨天、雪天等能见度极低的气候环境下所拍摄的车牌照片,车牌检测技术还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水平.本文在中国城市停车数据集(CCPD)中能见度极低的车牌图像的基础上利用添加了伽玛(Gamma)变换的你只需看一次(YOLO)v5s模型与空间到深度层及无步长卷积层(SPD-Conv)进行融合用于车牌检测,将低能见度条件下的车牌视为小物体进行检测,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识别其特征以提高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用到的方法在车牌定位检测阶段达到了99.68%的召回率,在低能见度条件下对车牌的定位检测相较其他算法确实有一定的优势.

    车牌检测SPD-ConvGamma变换GYOLOv5-SPD低能见度

    超高层建筑动态变形分数阶Kalman滤波提取模型

    王凯马晓东蒋韬余永明...
    661-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具有无须通视,能够直接测量点的三维坐标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结构动态变形监测之中.利用GNSS对建筑物进行监测时,监测数据中会包含大量噪声,为了更加准确地提取变形信息的特征,本文利用分数阶卡尔曼滤波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分析仿真实验数据和实际案例数据,利用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等评价参数并与卡尔曼滤波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分数阶卡尔曼滤波相较于卡尔曼滤波模型,能够有效地提取超高层建筑变形信息.

    超高层建筑卡尔曼滤波(KF)分数阶卡尔曼滤波(FKF)变形监测

    GPS的现代化进展及启示

    邓国臣王金月刘杰
    667-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的全球定位系统(GPS)相关信息内容多,良莠不齐,导致出现一些二手信息误导读者的问题.该文以GPS官方机构近些年公开发布的相关技术文件为依据,梳理了GPS的现代化发展历程,阐述了导航卫星上新增加的民用信号及军用信号、新一代运行控制系统、新型GPS Block Ⅲ/IIIF卫星的特点,介绍了GPS Block IIIF上使用的点波束技术,并提出了几点启示.GPS是世界上第一个建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全球覆盖程度、软件应用、全球用户数量等指标都处于领先地位,它的很多技术发展方向代表当前的主流趋势.GPS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GPS的发展方向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本文内容可供卫星导航行业相关人员参考.

    全球定位系统(GPS)现代化计划民用信号军用信号点波束

    北京市基准站北斗三号卫星数据质量评估

    任政兆张锡越朱照荣张凤录...
    675-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BDS-3)各频点数据在北京范围内的数据质量差异,本文使用自研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数据质量分析软件,从周跳比、信噪比、数据完整率、多路径效应等指标对测站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北京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多个测站的BDS-3各频点观测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实验结果表明:BDS-3各频点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各频点数据完整率大致相当,新增的B2a信号信噪比明显高于B1C信号,北京地区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数据完整率和多路径等指标质量优于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等.

    质量评估北京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BDS-3

    GNSS浮标高程坐标时间序列噪声特性分析

    高升胡兆国徐广东姬晴川...
    681-6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四种不同尺寸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浮标(波浪骑士浮标、5 m浮标、2 m浮标、1 m浮标)进行了海面高观测数据分析,以揭示海洋环境下GNSS坐标时间序列的噪声特性.通过数据解算,确定了各类型浮标在观测精度方面的不确定性,并且标准差分析表明5 m浮标具有最高的观测稳定性,而波浪骑士浮标表现出最大的不确定性.进一步的噪声模型分析发现,5 m、2 m和1 m浮标的坐标时间序列最佳噪声模型为"白噪声+幂律噪声",而波浪骑士浮标的最佳噪声模型为"白噪声+闪烁噪声".为了提升数据质量,本研究还采用奇异谱分析算法对坐标时间序列进行了降噪处理.结果表明,虽然降噪后各浮标的最佳噪声模型没有发生变化,但噪声量级明显降低,5 m浮标、波浪骑士浮标、2 m浮标和1 m浮标的噪声量级分别下降了16.75%、39.2%、27.5%和33.35%.综合来看,大尺寸浮标由于其较高的稳定性,能够提供更高精度的海面高观测数据.同时,通过奇异谱分析降噪处理,可有效降低噪声量级,从而提高观测数据的质量.本研究结果为海洋GNSS观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

    噪声模型奇异谱分析降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浮标

    基于改进DeepLabV3+的遥感图像分割模型

    俞淑洋杨利亚杨静殷非凡...
    686-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经典语义分割算法对遥感图像分割精度较低、参数量大等问题,提出一种轻量化网络与注意力机制相结合的改进深度实验室库版本3(DeepLabV3)+遥感图像语义分割模型.首先,使用移动网络版本3(MobileNetV3)轻量化模型作为DeepLabV3+的特征提取网络,可有效降低整个模型的参数量;其次,对DeepLabV3+模型解码阶段添加有效通 道注意力机制,增强模型对不同通道的特征拟合能力.实验表明:本文所改进DeepLabV3+模型相较原模型,参数量降低3.6倍,平均交并比提高3.5%.

    遥感图像分割DeepLabV3+模型轻量化网络注意力机制模块

    车载全景图技术在"数字寿光"建设中的应用

    全金谊崔超王辉孟祥明...
    692-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车载全景图技术是一种对街道场景进行深度复刻的新型城市街景地图制作方式,也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前沿技术之一.本文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服务和互联网地图升级需求,探讨了由三维激光扫描设备、全景相机、卫星定位模块、惯性导航装置以及车轮编码器等组成的Hi Scan-R轻量化车载全景技术解决方案在新型城市街景地图中的应用.在寿光市"数字赋能"建设的推动下,采用车载全景图制作技术,针对其市区街道进行实践,对车载全景移动三维测量数据采集、视频流街景轨迹融合的全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对街景地图及其兴趣点功能进行展示,为城市经济、环境及交通等的综合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车载全景移动三维测量系统街景地图兴趣点全景技术"数字寿光"

    时空实体模型在港口车船监管中的应用与实现

    卢伟
    698-7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时空实体模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全球定位系统(GPS)、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空间数据库等技术,构建了车辆和船舶实体资源,建立了港口车船监控管理系统,提供了车辆/船舶实体的目录导航、实时位置监控、实体查询展示、历史轨迹回放、运行状态监控、智能围栏管理、轨迹时空分析等功能,实现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车船信息的实时提取和监控,能够以实体形式直观展示车辆和船舶的六要素特征,使车船监管信息价值密度更高,可查询性、可分析性更强,从而有效提高了车船监管的精细化程度和效率,可为港口车船监控和管理工作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支撑.

    时空实体对象化建模车船管理实时监控智慧港口

    无人机技术在大型施工现场越界开挖及环保监测中的应用

    冯康曹征毅陈元申张永光...
    705-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大型施工现场越界开挖及环保监测效率,节省人力物力,降低管理人员安全风险,以某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施工监管为例,通过无人机正射影像叠加征地红线,实现对越界开挖的判别;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构建施工区实景三维模型,并结合智能巡检及图像识别技术,开发无人机自动监测系统,实现对施工现场环保问题的动态监测.实践证明,以上两种方法不仅能够在精度上满足施工管理需求,且大幅提高了安全系数及巡检效率,在大型施工现场监管中优势明显.该研究也为无人机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扩展及推广提供了有效借鉴.

    无人机三维建模智能巡检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