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宋守信

月刊

1009-0118

dianlixuebao2012@163.com

010-86931100 56126297

100036

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Beijing Dianli Gaodeng Zhuanke Xuexiao Xuebao
查看更多>>教育教学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探微艺术类大学生思政教育新特点

    孙维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类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的薄弱之处,艺术类专业的特殊要求决定了对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尤其在新的历史时期,艺术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新特点,高校培养的艺术类人才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更要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素质,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真正实现艺术服务于社会,针对艺术类学生的特点,以美育促德育,让美育教育更好的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这就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艺术类大学生新特点美育教育思想政治工作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探讨

    丁访维
    10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自由主义是当代资本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它积极强化个人本位和自私自利倾向,鼓吹个人价值的实现 ;否定公有制;否定社会主义,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对此,必须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以生为本,重视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新自由主义思潮负面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视野下的大学生道德人格浅析

    严历刘勇
    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大学生理想人格的研究置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之下,浅谈了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建构。

    和谐社会道德人格和谐道德人格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何红霞
    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强调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学习型党组织。

    学习型党组织执政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改革中应用的实践探讨

    寇雁峰
    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动导向教学法是由德国职业教育界推广到世界教育领域的,一直以来被运用于专业教学当中,收效甚好。那么在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领域它的运用会有什么效果。本文基于教学改革的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总结经验、反思不足的同时提出了自己在理论上一些新的看法,希望能对基础课课程改革的探讨有所帮助。

    行动导向教学法课程改革实践

    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教育探析

    代莉平
    10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教育核心在于理性。理性爱国主义是在理性思维的引导下,通过理智的行动去表达爱国的情感,是情感与理性思考、理性行为的结合。开展理性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青年人成长成才的需要。高校应注重构建理性爱国教育教学体系,强化理论教育主渠道,组织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并抢占网络阵地来开展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教育。

    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理性爱国教育

    航海院校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张文静
    109-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问卷法调查了航海院校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航海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其他专业学生要差,海驾专业比轮机专业心理健康水平要低,航海院校高职生整体状况低于全国常模,与本科生相比,心理健康状况欠佳,与别的高职院校相比并无太大差异。

    航海专业高职生心理健康调查

    法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路径

    莫良元庄炯梅
    11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大学生的法治素质与时代诉求之间的差距颇为鲜明,而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教学内容设置的科学性不足、教学模式选择的实践性缺乏与教学手段运用的简单化趋向。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应成为高校法治教育过程中常态化的工作,其培养路径需确立法治素质的教育核心,规制法治教育的主旨内容,并创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范式。

    高校法治教育法律思维方式大学生培养路径

    浅析人权保障原则在刑法中的演进

    田添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宪法实施三十年之际,以宪法中重要的原则——“人权保障”在刑法中的发展,来探讨宪法与刑法之关系。就传统的法理而言,宪法是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部门法是子法,应当以宪法为依据。“人权保障”在刑法中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守法者的人权保障还表现为对罪犯人权的保障。由这些发展,可以发现刑法不是对宪法的简单服从,还表现为两者价值和功能上的互动。

    宪法人权保障刑法

    关于加强刑事审判工作与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的思考——以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视角

    于冠军
    114-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纷繁复杂,呈现集中凸显的态势,如果不能积极有效地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理顺社会关系,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司法审判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加强刑事审判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的现代司法理念,充分发挥刑事职能作用,有效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努力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刑事审判化解矛盾宽严相济刑事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