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程郁缀

双月刊

1000-5919

010-62751216

100871

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北京大学主办的大型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反映北大最新的学术不平和学术动态,是全国高校近千家社科学报中唯一一家蝉联第一届、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的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唐人绝句独创的时空写作

    蔡宗齐
    11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诗歌的美感有赖于在时间、空间两个轴线上展开的想象.谈到唐代绝句的审美特色,古今学者都用"以小见大"一言以蔽之,而对于诗人们如何达致这种审美效果却不予深究,可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界很少注意到,五、七言四句体之外其实还有另一种"小",即不同题材自身所预设的时空制约,故很少从时空写作的角度来探究各类绝句以"小"呈现"大"的独特方式.在清楚认识各种题材内在时空预设的基础上,从山水、闺怨、宫怨、边塞、怀远、怀古、咏史七种题材选择36篇名作,进行深入的细读分析,展示唐代绝句名家如何为实现"以小见大"而各显神通,用奇特的时空想象来打破形式和题材固有的制约,创造出崭新的"大"时空世界和抒情空间,唤起丰富深远的审美感受.这种时空写作的比较分析还揭示,五言和七言绝句各有最能发挥其优势、最能凸显其局限的题材.这点在绝句艺术研究中也是不多被注意到的.

    唐诗绝句题材五言绝句七言绝句时空书写

    《左传》研究观念的古今演变

    周兴陆
    125-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左传》在传统经学体系中的地位后世不断受到挑战,宋代以来多将它当文章看,各种古文选本和《左传》选评类著作,从古文、八股文的视角予以阐发,着力文章,兼顾义理,甚至以小说的眼光看待《左传》,肯定其怪诞幻梦叙事,揭示其叙事写人特征,把它纳入文学系统给予阐释.这反映了古今文学观念的转变促使《左传》研究的观念从经史向古文再向文学的位移.基于大文学观念,《左传》对于今天文章写作的启示意义尚待进一步挖掘.

    左传经史文章小说

    清代科场及书院课试中的"经解"文体

    胡琦
    13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清时期,八股时文以其无益经史实学颇受批评.由此,在特科、优拔贡、学政院试等制度下考试"经解"之文,成为救正举业之弊的一种策略.科场中别设经学之试,兴于乾隆初年,初本出于清廷推广康熙御纂经注之需要,体制亦近于策问;后逐渐演化为颇有汉学色彩的经学阐释文,嘉道以降,在阮元等学官的推动下,成为地方书院授学课文中常见的文体.至晚清,此类课试催生出通俗应考读物,经解文体亦出现套路化的倾向,反过来又成为一种新的"俗学".由清代科场中"经解"文体的产生和演进,可以窥见官方文化政策、经学研究与士人教育间的复杂互动.

    经解科举考试汉学书院课艺

    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的立法路径

    岳彩申
    144-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大背景下,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需要、构建现代金融监管制度的需要,还是建设金融强国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落实到立法上,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需要重新设定金融监管的功能和定位,科学界定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的范围和边界,通过制度创新构建金融全面监管的法律体系.从金融治理的宏观角度和法律体系整体架构考虑,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不能简单地将未纳入监管的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现行监管制度,需要采用类型化方法对纳入监管的金融活动采用差异化、精准化监管路径,区分不同类型的金融活动,构建《金融稳定法》与《金融监管法》"双法并行"的法律监管架构,形成"双法并行"格局下多层级立法协同的全面监管法律体系.同时以第六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的"五大监管"为重点,融入大数据治理的新要求,创新金融监管关键制度,构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金融治理新框架和新体系.

    金融风险金融监管金融立法金融治理

    中国金融稳定立法的底层逻辑与路径选择

    肖京
    15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特殊时期,需要加速推进中国金融稳定立法.为了确保中国金融稳定立法的精准有效,需要对中国金融稳定立法的底层逻辑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寻中国金融稳定立法的路径.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来看,中国金融稳定立法的底层逻辑在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应对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从经济与社会的维度来看,中国金融稳定立法的底层逻辑在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从国内与国际的维度来看,中国金融稳定立法的底层逻辑在于建设金融强国、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基于上述三重维度的底层逻辑,中国金融稳定立法应当坚持中国特色的基本路径、选择综合立法的基本模式、采取联动立法的推进方式.

    金融稳定法底层逻辑中国道路立法模式联动立法

    人类语言习得的亲知还原模式——从ChatGPT的言知还原模式说起

    陈保亚陈樾
    16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尽管语言人工智能的大语言模型ChatGPT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哲学上的图灵和塞尔之争仍然在继续.不过ChatGPT能够生成符合语法的崭新的句子,一定还原出了语言单位(tokens)和规则,解决了长期以来人工智能中自然语言理解的难题,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ChatGPT的学习模型依赖强大的运算能力和计算机的海量存储能力,这两种能力可以合称为强储算能力.相比之下,人脑只具有弱储算能力.正是因为弱储算能力的限制,人脑语言学习不可能完全走ChatGPT的语言学习模式.人脑是在基于经验的亲知活动中还原出有限的单位和规则,从而生成崭新的句子.ChatGPT目前采用的是言知学习模式,而不是基于经验的亲知学习模式,将来的大语言模型可能扩展出亲知学习模式,真正模拟人类获得亲知还原模式.那个时候或许可以说机器人真正理解了自然语言,哲学上的图灵和塞尔之争或许可能得到解决.

    人工智能图灵测试中国房间自然语言理解思维

    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概览

    175-176页

    人物介绍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