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教育(德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教育(德育)
北京教育(德育)
北京教育(德育)/Journal Beijing Education(Moral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好新时代高校青年工作

    楚国清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最新论述,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高校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重要纲领.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实质,进一步做好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和青年工作.

    习近平高校青年工作

    加快构建研究生思政工作"五育"体系

    王勇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农业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健全"三全育人"机制为关键,聚焦有水平有特色有成效,用党的科学理论和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以"三农"情怀和初心使命育人,用学科文化和学术氛围育人,以科技竞赛和社会实践育人,以优秀文化和文体活动育人,加快构建以"五育"为核心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体系.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构建工科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新体系

    李洪波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苏大学注重工科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的体系创新,从"专业育人"到"三全育人",打造"知农爱农为农"人才培养新格局;从"工中有农"到"以工强农",构建"四融入"培养新机制;从"以工支农"到"以融兴农",形成"四协同"育人新模式.其主要路径包括:在涉农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全面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引导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强农兴农"使命情怀教育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工科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三全五育"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

    林善园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简称"三全五育")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指向和路径选择.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全育人"既要发挥"十大"育人功能,又要依托活动载体实施"传家宝"工程."五育并举"既要在五育上全面布局,还要在落实上突出重点.

    "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低年级党支部功能定位及建设路径研究——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李时宇丁丁宋晓东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高校低年级党支部建设是落实好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党建抓基层强基础的重要内容.由于低年级本科生党员数量少而申请入党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规模较大的结构性特点,低年级党支部如何建立和建设是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难点之一.结合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要求及低年级学生党建特点,低年级党支部建设应明确其功能定位,即学生思想引领前沿阵地、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园地、基层党建创新实践高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结合学校本科生培养模式改革和"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创新设置"一站式"学生社区功能型党支部,在低年级党支部设置路径、协同路径、制度路径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创新实践,可为高校低年级党支部建设提供参考.

    高校党支部低年级功能定位建设路径

    高校院(系)级单位党组织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思考——以中国音乐学院机关党总支为例

    曾天胡涌
    22-2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院(系)级单位党组织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音乐学院机关党总支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整体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结对共建优势互补促提升,开创机关党建工作新局面.机关党总支着眼提高政治能力,充分发挥专业特色,聚焦解决现实问题,取得了良好成效.

    高校院(系)级单位党组织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意识形态工作论述的意蕴

    张小锋李欢欢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是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明确阐述"意识形态工作"次数最多、分量最重的报告,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是擘画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极为重要的文本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发生的深刻变化、面临的复杂形势作了科学总结,明确提出了"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目标.深刻领悟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论述的意蕴,才能增强推进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党的十九大报告意识形态工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全课程模式"论纲

    孙伟平张响娜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既是学校思政课的任务,又与其他课程教育息息相关.因此,有必要拓展视野,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全课程模式":一是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的有机统一;二是发挥有思想、有深度的理论课和有温度、有趣味的实践活动课的联动育人效应,让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三是加强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互动合作,为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养成营造氛围、创造条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教育思政课全课程模式

    用原著讲好思政课——《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例析

    卢刚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法国1851年12月2日政变的经典文献,涵盖了唯物史观众多重要的概念和命题.马克思在序言中对雨果的《小拿破仑》和蒲鲁东《从十二月二日政变看社会革命》的批判,折射出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两种表现形式——英雄史观和客观史学的重要区别.通过将《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书内容应用到思政课教学案例中,可以更加直观地向学生讲解唯物史观与英雄史观在历史人物评价原则、历史视野和分析方法上的不同;展现唯物史观与客观史学在唯物主义、无产阶级立场的区别,深化学生对唯物史观的认知和理解.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唯物史观唯心史观教学案例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讲授"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例析

    李芳王丹竹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讲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时,沿着"法律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的思路进行教学,讲清楚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的鲜明特征.

    "思想道德与法治"法律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