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教育(德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教育(德育)
北京教育(德育)
北京教育(德育)/Journal Beijing Education(Moral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等教育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路径探索

    于成文
    4-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历史维度、政治属性、教育自身看,高等教育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要重点解决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从五个方面探索高等教育有效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路径.即推动高等教育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着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路径

    北舞"福州班"办学模式对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的启示

    刘岚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90年代初,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倡导由北京舞蹈学院为福州培养舞蹈人才,并持续关心推动办好"福州班".总结、传承北舞"福州班"人才培养经验,复制、升级北舞"福州班"教育模式,对艺术院校培养德艺双馨的人才、成为国家文化建设的先锋队和主力军,具有重要的意义.

    北舞"福州班"人才培养模式德艺双馨艺术教育

    "新学工"建设的价值意蕴、实践遵循和路径选择

    潘洵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学工"对位时代发展新境遇、高等教育改革新趋向、学生成长发展新特点、思想政治工作新任务、贯通立德树人新要求等,是推进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转型升级的创新探索."新学工"建设是适应新形势的必然选择、落实新任务的重要载体、落实新要求的应然之策.要科学制定"新学工"建设规划,探索创新"新学工"路径举措,积极推动"新学工"落地见效.

    "新学工"立德树人学生工作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特征与经验

    吴欢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媒介,发挥着教育、凝聚、鼓舞全国人民的重要作用.建党一百多年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随着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发展经历了启蒙与抗争、奋斗与激进、争鸣与完善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但始终如一地体现了人民性、时代性、大众性、斗争性、自省性等鲜明的经验品格.新时代推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发展,应继承发扬历史经验,厚植人民情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温度;汲取时代养分,永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鲜度;贴近大众实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坚持守正创新,淬炼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精准性;推动自我完善,夯实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生力.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经验启示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逻辑进路

    刘震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发挥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好后继有人根本大计的重要战斗堡垒作用.高校要以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根本,着眼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党支部的优势特色,探索全面强化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有效方式方法和逻辑进路,切实提升学生党支部的号召力、影响力、战斗力.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高校学生党支部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全过程量化考评机制实践研究——以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为例

    邬津刘柳靳晓熙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切实在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发展工作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的相关要求,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从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特点出发,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从全员考评、全过程量化考核、全方位监督管理的角度构建有利于青年学生党员选拔、培养、发展、教育和管理的长效机制,构建了"一核六维四环节"全过程量化考评机制,将定性分析和定量考评有机融合,以实现选拔好、发展好、管理好高校学生党员的工作目标.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全过程量化考评机制

    科学家精神的历史逻辑与科学内涵

    王炳林郭清
    32-3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进伟大事业.科学家精神来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事业发展的伟大实践,是一代代科学家崇高精神的凝结.科学家精神萌芽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发展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升华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主要表现为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六个方面.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是推动科技事业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科学家精神历史逻辑科学内涵

    讲好首都高校疫情防控"大思政课"

    吴轶婷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讲好首都高校疫情防控"大思政课",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汇聚"大"合力解决好"谁来讲"的问题,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教育工作者、首都一线抗疫人员的主体作用;要阐释"大"道理解决好"讲什么"的问题,讲透宏大抗疫情景、重大抗疫经验、伟大抗疫精神;要善用"大"优势解决好"如何讲"的问题,积极发挥首都思政教育创新高地、宣传文化建设矩阵、首善标准治理实践优势,构筑起首都高校疫情防控思想和行动的双重防线.

    首都高校疫情防控"大思政课"

    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

    王琳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脱贫攻坚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体现了亿万中国人民书写的时代篇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用"历史的厚度"讲清脱贫攻坚精神的形成基础、用"时代的温度"讲好脱贫攻坚精神的感人故事、用"理论的深度"讲透脱贫攻坚精神的宝贵经验、用"战略的高度"讲深脱贫攻坚精神的时代价值,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和感染力的重要途径.

    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立德树人

    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发挥探索

    宋红艳何静安哲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导师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全过程,在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中期检查、论文撰写等环节以及日常学习科研生活中给予积极指导,将思想政治教育自然地融入.研究生导师不只是学术的引领者、科研育人使命的担当者,还是立德树人的责任人,要肩负起立德树人与科研育人的双重任务.

    研究生导师科研过程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