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教育(普教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教育(普教版)
北京教育(普教版)

孙贺新

月刊

1000-7997

bjjybjb@public.bta.net.cn

010-83552103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18号北京教育杂志社

北京教育(普教版)/Journal Beijing Education
查看更多>>是北京市教委主管、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融理论性、指导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教育综合类刊物,是北京市社科类一级期刊。刊物以为首都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服务为宗旨,覆盖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北京市几乎所有公办中小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均有订阅。刊物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很高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中小学一体化打造"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
    4-6页

    打造一站式"智慧思政"学工平台提升数字赋能育人实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8页

    以话剧《马兰花开》创排为载体构建学校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新模式

    清华大学团委
    8-10页

    党支部共建搭平台 携手上好"大思政课"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0-12页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打造新时代"钢筋铁骨"特色育人模式

    北京科技大学
    12-14页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及其时代启示

    高超雷明霞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伟大胜利和历史性成就的关键密钥。全面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武装、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开展了全方位卓有成效的斗争实践,凝聚成该时期党的斗争精神,其基本内涵体现为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独立自主、坚定信念,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坚持真理、勇于纠错。全面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发扬斗争精神的宝贵经验对新时代开展"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提供了历史经验和时代启示。

    斗争精神全面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

    高校学生党支部高质量建设路径探究

    张楚翘黄戈林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发展"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首要政治任务与重大理论命题,为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明确了以质量为追求的价值导向。高校学生党支部是高质量党建的"基本单元",是高质量育人的"关键场域",承担着引领青年、宣传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时代使命。在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大背景下,推动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提质增效需以"学思想"为指引,夯实理论学习根基;以"强党性"为指引,突出理论宣传作用;以"重实践"为指引,强化社会服务功能;以"建新功"为指引,加强学生党员培养。

    高校学生党支部高质量建设

    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的演进脉络、核心要义与优化路径

    张志杰邓衍雷刘婧媛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全育人",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是教育发展的产物,经历了从萌芽曲折、探索形成到深化实践的演进脉络。"三全育人"立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致力于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包含了育人的主体维度、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在综合把握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核心要义的基础上,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着力探索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的优化路径,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方法论启示。

    高校"三全育人"立德树人思想政治工作

    新时代培育青年团结奋斗精神的内在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张瑞吴桂源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培育青年的团结奋斗精神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新时代青年的团结奋斗精神深深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青年观与团结奋斗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奋斗精神的重要论述为遵循、涵育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团结奋斗理念、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领导青年团结奋斗的实践逻辑。培育青年的团结奋斗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要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贯彻服务为民理念、砥砺青年成长成才。

    新时代青年团结奋斗精神实践进路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质量观"演进

    李蕉张家臻
    37-4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以来,教育部启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面改革,有关"何为高质量的思政课"的讨论也一直牵引着改革的方向。从改革"大水漫灌"到实施"精准滴灌"的"结构质量观",从关注"抬头率"到增强"获得感"的"内容质量观",从着眼于"立德树人"到与"人才强国战略"同频共振的"育才质量观",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观"的演进过程体现了时代发展对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创新人才的渴求,也反映出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认识的不断深化。这三重"质量观"的更迭,是一个理论与实践互促互进的过程,而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各类实践,也必将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教育强国中国式现代化质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