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教育(普教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教育(普教版)
北京教育(普教版)

孙贺新

月刊

1000-7997

bjjybjb@public.bta.net.cn

010-83552103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18号北京教育杂志社

北京教育(普教版)/Journal Beijing Education
查看更多>>是北京市教委主管、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融理论性、指导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教育综合类刊物,是北京市社科类一级期刊。刊物以为首都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服务为宗旨,覆盖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北京市几乎所有公办中小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均有订阅。刊物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很高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王新营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总结,为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高校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阵地,应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方面走在前列,聚焦"首要政治任务",围绕"新的文化使命",落实"七个着力"重要部署,提升工作质量效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教育力量.

    习近平文化思想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视域下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价值意蕴

    崔素文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明的现代化延续.礼仪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的成果体现.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直接关系着未来中国的精神面貌.在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视野下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始终要把握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场、与高校思政工作同向并行、在社会实践中检验成效的几个实践维度.大学生礼仪教育最终见实效,则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多方的合力推动.

    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大学生礼仪教育实践维度

    构建高质量高校党建工作体系:问题、目标与方法路径

    赵竹村张艳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党建工作对标对表高质量要求,须从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党建工作和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党组织活动内容和方式方法创新等方面深刻认识问题与挑战.同时,把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统一起来,聚焦聚力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及各方面,全面把握"一融双高"目标要求的根本、关键与实质.构建高质量高校党建工作体系应统筹好"既坚持和发扬高校党建优良传统,又推动高校党建向新域新质发展"的方法路径.

    党的全面领导高校党建一融双高新域新质

    新时代高校教职工党支部建设的体系构建与实践进路

    任怀艺吕婷李婧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新征程,高校教职工党支部要坚持"五力并举""一融双高",着力提升政治力、学习力、组织力、创新力、服务力,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构建办实事长效机制,促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教职工党支部五力并举一融双高政治功能组织功能

    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与优化进路

    程田玉秀刘懿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高校党建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重要论述,对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方向性和根本性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时期,我国进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对高等教育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通过对高校党建工作在创新发展中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行系统总结,浅析当前高校党建工作发展困境的优化路径.

    高校党建创新发展路径探索

    红色资源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王艳超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精神及其载体.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善用红色资源,既是课程思政教学提质增效的实践要求与时代新人成长成才的必然进路,也是践行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的重要途径.通过阐述红色资源与课程思政建设相结合的内在逻辑,探索构建主体性、有机性、数智化多维并重的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红色资源相结合的构建路径与对策建议.

    课程思政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

    危机情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想突出动向研究——以河北省高校为例

    孙芳郭伊蕾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以来,自然灾害、地质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危机事件的暴发为大学生提供自我审视、自我成长的契机,引发大学生对民族与世界、小我与大我、生命与死亡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促进大学生在危机情境下历练成长.针对大学生群体在危机当中存在的共同性问题以及差异性问题,大学生自身要树立大局观、历史观、角色观,同时高校要建设思政课程、强化队伍建设、注重社会实践,内修外炼共同助力大学生在危机事件应对中突破自我.

    危机情境大学生思想动向

    体育理论课程思政元素及教学案例——以"体育教材教法"课程为例

    李海燕史德幸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部将课程思政的概念设计作为国家层面的安排部署,体育理论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要注重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从微观视角对"体育教材教法"课程思政元素进行指标选取,阐述"体育教材教法"课程思政元素的实施路径,并提供体现思政元素的案例进行分析.

    体育理论课思政元素实践探索

    高校辅导员与专任教师育德育才双向协同育人研究

    魏炜潘珊珊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专任教师则是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的主体,两支队伍的育人职责各有侧重,且构成育德育才的重要互补.他们均处于育人第一线,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对学生成长成才有着最重要、最直接的影响.加强这两支队伍的协同,对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从分析高校辅导员和专任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的目标与内容入手,寻找探究两者在育人过程中的相关性、互补性,从而建立双向育人的制度与机制.

    辅导员专任教师育德育才双向协同

    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强度对成绩的影响——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一新生英语成绩变化预测模型为例

    刘淑艳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采用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量表,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3级A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考察了英语学习动机内涵发生的变化和动机类型及自主学习强度对学生成绩变化的影响.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机内涵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微妙变化,学生的兴趣动机和自主学习强度对英语学习成绩变化的积极影响,为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量化观察窗口.

    英语学习动机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