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比较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比较教育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

顾明远

月刊

1003-7667

bjb@263.net.cn;bjb@bnu.edu.cn

010-58808310

100875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比较教育研究/Journal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向教育工作者介绍各国教育情况,对外国教育进行研究,以便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加强中外教育比较和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本刊适合于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决策和管理者,各级各类教师,大专院校学生和广大关心教育的各届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弥合教育数字鸿沟:国际应对与现实挑战

    刘宝存庞若洋
    3-1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数字鸿沟日益加剧,以接入鸿沟、素养鸿沟和结果鸿沟三种形态对教育公平造成威胁与挑战.面对复杂而多维的数字鸿沟,国际组织与多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出台数字化战略,为弥合数字鸿沟提供顶层设计与根本保障;缩小数字接入鸿沟,持续提升数字化设施的可及性与可负担性;将数字资源视作公共产品,创建开放包容的优质数字教育内容;缩小数字使用鸿沟,加强对于学生数字素养的培育与评估;以国际组织为领导力量,推动全球数字鸿沟治理体系建设.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数字鸿沟治理仍面临多重挑战,包括弥合数字接入鸿沟的资金缺口较大,公共数字学习可能滋生新的数字霸权与风险,全球数字鸿沟治理面临双重结构性矛盾以及数字鸿沟的根治需与更广泛的社会鸿沟治理相联系.

    数字鸿沟教育公平数字包容

    世界银行推动数字教育变革的理念与实践

    屠希亮刘崧
    1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引领全球教育实践活动发展走向的重要参与主体,世界银行充分意识到外部环境对教育系统的冲击,积极扮演"知识银行"的角色推动数字教育变革.在推动数字教育变革的理念方面,世界银行通过缓解全球学习危机、发展数字经济以及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出人文价值、工具理性以及技术优先的三重理念基础.在推动数字教育变革的战略举措方面,世界银行的具体措施包括: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丰富数字学习资源,加强教师数字能力培训,提升数字治理能力.世界银行推动数字教育的变革体现出浓厚的工具价值,未必能促进中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且它能否通过数字技术提升学习效果也值得商榷.

    世界银行技术革命数字教育

    东盟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动因、路径与态势

    王文雯辛越优
    2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盟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态势掀起东盟社会数字化转型浪潮,数字社区的高速发展与数字互联工程的快速推进带动数字人才需求激增,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地区人力资源升级的关键路径.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追随者,东盟着力于凝聚数字化转型共识,打造青年数字人才队伍,赋能工商界数字人才培养,推动绿色技能人才与数字人才的联动发展,同时注重开拓数字能力合作的多重国际空间.面对数字基建滞后、数字人才短缺、数字政策准备不足等挑战,未来东盟将重点关注数字联通环境升级、人才再技能化行动、人工智能潜力挖掘、"东盟+"平台体系扩容以及网络安全技能人才培养,以持续深化地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

    东盟数字化转型职业教育数字人才区域教育治理

    从"冲突"到"调和":印度语言教育政策变迁的逻辑分析——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

    施雨丹张莹
    3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多族群、多语言国家,语言教育政策变迁反映了不同语种群体的利益纠葛和内部矛盾,其本质是政治权力博弈的过程.印度作为多族群、多语言的国家,其语言教育政策发展经历了殖民统治时期、独立初期和1968年之后"三语方案"时期.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来看,印度语言教育政策变迁深受宏观语言生态环境、母语教育思潮与印度教民族主义冲击等深层结构因素的影响.殖民时期殖民者与印度民族主义者、印度独立后联邦政府与地方邦政府的势力角逐与权益博弈是印度语言教育政策变迁的主要动力.制度适应性预期、体系生成与退出成本高昂、政策协同性效应使得印度语言教育政策在路径依赖机制中实现了多语言的存续与强化.

    印度语言教育政策历史制度主义

    学校撤并精准制度供给的"规制-规范-文化认知"路径研究——对英国伦敦哈克尼区案例的新制度主义视角考察

    覃丽君
    47-5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入学人数不断减少的影响,英国伦敦哈克尼区政府宣布2024年9月撤并6所小学.学校撤并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确保撤并的顺利进行,就需要精准的制度供给.运用新制度主义视角分析哈克尼区学校撤并的决策过程,发现其采取"规制-规范-文化认知"路径实现学校撤并的精准制度供给.其中,规制性制度提供学校撤并的合法基础、运行规则及经济支持.规范性制度确保学校撤并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文化认知性制度致力于在多样利益主体之间达成共识,形成共同理解.在取得一定制度成效的同时,仍面临过于注重形式合法性及受经济制约,政府决策面临是满足当前教育需求还是服务于未来长远可持续发展的两难困境等问题.

    英国学校撤并制度供给新制度主义哈克尼区

    美国大学参与课后服务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研究

    李政云卞婉婷
    5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大学本位教师教育面临挑战与外部支持的共同推动下,美国大学开始主要依托本校教师教育参与课后服务的师资队伍建设.大学在全校层面通过提供相应的奖励、支持与保障,鼓励包括师范生在内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当地课后服务;教师教育项目层面,在职前教师教育中加入课后服务的相关理论课程,并利用师范生的教育实践为课后服务输送专业师资;设计灵活高效的培训项目保障课后服务兼职教师的专业性;通过提供证书项目、颁发学位证书等方式拓宽课后服务专职教师的专业提升空间.美国大学参与课后服务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实现了大学与课后服务之间的互利共赢,同时诠释了美国大学对服务社会职能的深刻理解与践行.

    美国大学教师教育课后服务师资建设

    民主与科层:北欧高校学院学术治理结构和模式——基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与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案例比较

    余利川
    6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欧高校学院学术治理内嵌学术民主与行政科层的基本形态,前者维护学术共识的合适逻辑而后者遵循组织理性逻辑,两者彼此的作用逻辑决定治理结构的共性、差异与模式.通过案例比较发现,在组织架构、成员遴选、席位分配与权责范围四个维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与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学院学术治理呈现"上小下大"组织、基层选举居主导、教师与学生为主体、统合学术与行政的结构共性,以及组织架构多元化、内部群体式任命、成员占比不趋同、有限的权责约定的结构差异.在回应如何定位、怎样参与、谁来治理与治理什么四个问题时,归纳出学术服务行政与学科聚合领导、自下而上选举与基于选举任命、多方主体协商与内部人员自主以及限定学术事务与收缩式放权的结构模式.

    北欧高校学院学术治理学术民主行政科层

    瑞典高等教育赋能终身学习的历程、机制与特征

    时晨
    7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瑞典高等教育政策与时代背景,对瑞典高等教育在正式学制中赋能终身学习的实践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瑞典高等教育赋能终身学习的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70—80年代为扩张与整合期,政府的系列改革为非传统学生提供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20世纪90年代至2010年为松绑与巩固期,瑞典高等教育由供给导向转为需求导向,大学得以自行设计课程方案和入学机制;2011年至今为更新与转型期,大学获得更多自主空间,可因地制宜地架构入学、培养、学位授予等整套制度.上述实践历程可提炼出整套赋能机制,包括拟定多元入学方式、推行弹性课程设置和提供坚实经济保障,体现出教育政策积极推动、制度设计现实可行与大学定位"无墙化"等特征.

    瑞典高等教育终身学习多元入学机制

    在学生与雇员之间:美国大学研究生助理的身份认同

    辛文胡钦晓
    8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生助理群体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常有"学生抑或雇员"的身份争议.在自我认同方面,存在"学生、边缘化劳工和雇员"的角色纠结;在他者认同方面,呈现出"在学生与雇员之间"的复杂样态,表现为法律向度的分歧反复、实践向度的多样复杂、法律向度与实践向度的身份错位;在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之间也存在"学生抑或雇员"的身份纷争.在新自由主义蔓延与大学企业化运作的时代背景下,美国大学研究生助理的身份出现"伪雇员"的纷争走向,实质在于大学管理者对经济效益和管理权力的追逐.与企业不同,大学机构强调教育性和学术性,因此学生身份是研究生助理的本质身份.而研究生助理作为高等教育场域中的弱势一方,其合法权利和正当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对于助理身份的建构至关重要.

    美国大学研究生助理身份认同学生雇员

    南非中小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课程模式与教学实践

    马文婷张雨洁
    96-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南非在可持续发展环境维度上的教育方案.南非以跨学科知识整合的方式,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与教学,使其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领域,南非并未单独设置专门科目,而是将环境与可持续性相关知识融入现行科目、项目和活动,形成"科目式""项目式""活动式"的课程模式.在教学领域,南非为教师提供包含教学知识建构(前)、教学过程(中)和教学评估(后)全过程的教学实践指导.南非中小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由多方主体合力驱动,形成了政府机构、社会组织、中小学"三方协作"推进的发展特征.

    南非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模式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