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田亚平

双月刊

1006-1703

bjmy@china-isotope.com

010-68525141

100045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号305室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Journal Labeled Immunoassays and Clinical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同位素公司主办的医学刊物,按照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兼顾的原则,集中刊登国内标记免疫分析(放射免疫分析、酶免疫分析、其他非同住素标记免疫分析、免疫荧光分析等)领域内的理论、应用及技术创新和改进方面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甲状腺激素三项的性能验证

    沈紫薇冯雪凤林夏雯李菡...
    1540-1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普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CL9000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进行性能验证.通过分析普门eCL9000与罗氏Cobas e801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以评估普门eCL9000在甲状腺功能判定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参照CLSI EP15-A3、CNAS-CL02等文件对普门eCL9000检测甲状腺激素的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参考区间和灵敏度进行验证和评价,并通过方法学比对验证与罗氏cobas e801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符合率.结果 甲状腺激素批内精密度变异系数(CV)为0.52%~3.75%,均小于1/4TEa;批间精密度CV为0.68%~3.75%,均小于1/3TEa;各项目准确度比对偏倚范围为-2.32%~2.77%,均小于1/2TEa;TSH的线性验证斜率为1.0035,R2≥0.990;95%的健康者检测结果均在厂家标注的生物参考区间范围内;最低检出限符合说明书要求;普门eCL9000检测甲状腺激素三项的分析性能与厂家声明一致,符合CLIA'88和ISO15189实验室认可标准要求.以罗氏Cobas e801作为参比仪器,普门eCL9000与罗氏cobas e801对TSH、FT3和FT4的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且检测结果偏差在临床可接受的范围内.结论 普门eCL9000能够满足临床需求,可应用于临床实验室.

    普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CL9000性能验证甲状腺激素三项比对分析

    利用大数据间接法建立成都市郫都区人群血小板参考区间

    何大海周朝琼张艳孔丽蕊...
    1546-1549,1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大数据采用间接法建立成都市郫都区人群血小板(platelet,PLT)指标的参考区间.方法 选择2020年至2023年成都市郫都区中医医院的健康体检人群47392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希森美康公司XN-100(B3)、(B4)全自动血液流水线分析仪和配套试剂盒检测血小板浓度.采用K-S检验分析其数据的正态性,非正态数据使用Box-Cox转换成近似正态,Turkey法剔除离群值,使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性别间差异.非参数法建立人群参考区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检中心行业标准WS/T405-2012血细胞参考区间为参考,对其参考变化值进行比较(reference change value,RCV).结果 纳入分析的有效PLT数据为47 392个,男性28 812例,女性18 580例,血小板数量在性别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区分性别建立参考区间.男性、女性参考区间分别为102× 109/L~338 × 109/L、101× 109/L~354 × 109/L,与行业标准的相对偏差均小于RCV值.结论 基于大数据采用间接法建立的血小板参考区间,与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行业标准推荐的参考区间无明显差异,采用人群参考区间更利于郫都区人群血小板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血小板参考区间间接法

    DRG付费对北京某医院生化检验影响分析

    李永青靳涛贾兴旺
    1550-1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iagnosis related groupprospective payment system,DRG-PPS)对检验科检测项目的影响.方法 统计DRG付费实施前后医院和病房4个代表科室生化人均检测项目数和人均检测费用的变化,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DRG付费实施后,病房常规、病房急查生化人均检测项目数和人均检测费用大幅下降(P<0.05);门诊生化人均检测项目数下降(P<0.05),人均检测费用增长(P<0.05);门诊急诊生化人均检测项目数略增长(P>0.05),人均检测费用小幅增长(P<0.05);病房4个代表科室常规生化两项数据大幅下降(P<0.05),急诊检查生化各科室增降不同;急诊样本量增加科室两项数据大幅下降(P<0.05),急诊样本量变化不大的科室两项数据变化不大(P>0.05).结论 DRG付费对检验科的工作量和工作模式产生影响,检验科应在当前模式上做出调整,适应DRG付费诊疗模式带来的变化.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检验费用检验项目数

    肿瘤标志物定量检测试剂监管现状及技术审评关注点介绍

    程曦焦童
    1555-1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肿瘤标志物定量检测试剂是目前临床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类试剂.该类试剂种类多,已上市、正在申报中以及处于开发阶段的全新产品数量也极为丰富.本文旨在系统性地对该类产品的监管现状进行阐述;同时,在参照当前相关法规及适用技术文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审评经验,详细介绍该类试剂注册申报资料中常见的审评关注点,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肿瘤标志物定量检测试剂监管技术审评

    临床专业本科生临检实验室见习课的教学调查及探索

    王春苗顾兵朱锦宏杨玉静...
    1560-1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临床专业与检验专业本科生对临检实验室见习课的问卷调查结果,提出临床专业本科生见习课的个性化教学方案并进行了初步尝试,为后续见习教学提供思路.方法 临床专业组包括临床医学本科生48人,检验专业组包括医学检验本科生60人,两组对临检实验室的见习意义、教学模式、课程安排、教学项目、教学评价5项内容进行"问卷星"匿名调查.结果 临床专业组在"见习课的早接触临床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调查中"非常"等级的比率显著高于检验专业组(x2=9.381,P<0.05).两组学生对最适合教学模式的投票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69,P<0.05),临床专业组学生选择相对分散、以案例教学(47.92%)和常规操作教学(35.42%)为主;检验专业组学生选择常规操作教学为主,占61.67%.两组对课程安排需求相差较大;两组对教学项目的喜爱程度相近.个性化教学方案的教学效果得到临床专业组学生的好评.结论 临检实验室见习课对临床专业本科生具有重要意义,其教学模式、课程安排不同于检验专业学生,因材施教,提供有针对性的见习教学方案才能更好地达到见习学习效果,推动检验与临床的融合发展.

    临检实验室临床专业检验专业见习课问卷调查

    PDCA循环在微生物检验进修带教中的应用探讨

    刘伟江肖云菊赵越陈慧敏...
    1565-1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PDCA循环是一种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通过不断循环的4个步骤实现持续改进.本文探讨了PDCA循环在微生物检验进修带教中的具体应用,包括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行动(Act)4个阶段.首先,计划阶段根据进修人员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制定详细的教学目标和计划.执行阶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实施具体教学活动.检查阶段通过问卷调查、考试和定期对进修人员进行实践操作评估,检验教学效果.行动阶段则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通过不断循环的PDCA过程,显著提升了教学质量,进修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均有了明显提高.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PDCA循环强调持续改进和反馈机制,使教学活动更加系统化和高效.尽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资源和时间的限制等挑战,但通过加强组织协调及合理配置资源,可进一步优化和提升PDCA循环的应用效果.PDCA循环为微生物检验进修带教提供了一条系统的改进路径,有效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PDCA循环临床微生物学进修生教学教学管理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