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王若阳

双月刊

2095-5758

bjjyxb@163.com;bjjyxb@mail.hdq.bj

010-89768223

102202

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南涧路11号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Police Colleg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为公安一线服务,为公安理论研究和教育培训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涉案企业合规整改中合规文化的建设困境及出路

    王昕
    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涉案企业合规整改中,合规文化作为有效合规的重要标准被列为合规整改计划和合规管理体系的评估重点.当前合规文化的建设存在一些困境,如合规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尚未明晰,文化与制度构建的边界不明导致建设方向存疑,传统文化加剧企业内部不合规意愿,"纸面"合规问题突出,合规文化建设长期性与合规整改的短期预设相悖,合规文化建设评估标准不健全等.综合考量上述因素,在涉案企业合规文化建设中应明确合规文化建设方向、提高企业内部整体合规意识、构建协调的合规文化体系以及建设系统的合规文化评估机制等.

    合规文化合规计划文化评估标准合规整改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涉案财产的证明问题——《反有组织犯罪法》第45条第3款的展开

    孙娇李麒
    8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证明涉案财产的权属性质,从而合理划分涉案财产的处置范围是涉黑案件财产处置程序的重点与难点.《反有组织犯罪法》第 45 条第 3 款创设"高度可能"证明标准,有效破解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来源不明"财产的证明难题,明确了涉案财产的权属认定,增强了裁判文书的司法权威,预防了涉黑组织的"卷土重来".实践中,"高度可能"证明标准的适用与被告人、利害关系人的财产密切相关,必须辩证地理解与把握"高度可能"证明标准适用的前提与范围,厘清该证明标准与证明责任的关系,进而完善被告人"说明财产合法来源"程序的权利保障,吸纳财产利害关系人"参与"涉案财产处置程序,以实现涉黑案件"打财断血"的同时保障好被告人、利害关系人的诉讼权利与财产权益.

    《反有组织犯罪法》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涉案财产高度可能证明标准

    公安院校大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培养:不足、成因与改进路径

    张明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问题能力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通过考察教学活动各环节并访谈师生发现,大学生在提出问题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具体表现为: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能力不足;准确表述和界定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不能将已有知识与实践情境建立联系.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学习动力不足,学生知识储备不够,知识建构能力较弱;教师教学观念方法落后,学生主体地位未能落实;学校培养制度不完善,培养环境有待优化.培养大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改革路径包括: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修订培养方案,重视提出问题能力培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推进制度创新,完善大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培养机制.

    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问题能力改革路径

    警务车辆特种驾驶"防冲撞"专项培训课程研究

    陈树红杨智
    103-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警务车辆"防冲撞"驾驶专项训练是全警实战大练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依托于公安部警务车辆特种驾驶培训基地这一平台,通过多年来积累的警用车辆安全驾驶和特种驾驶教学经验,结合当前车辆冲撞类案件的特点,以及应急处置的不同临战状态,研究搭建了以单车最小作战单元现场处置为基础,双车、多车配合相辅助,以不同情境条件下车辆的追击、控制、截停等为技战术要点的一门针对性强、全面完整、及时有效的特种驾驶"防冲撞"专项培训课程.

    防冲撞特种驾驶专项训练

    "法学创新思维"本科课程建构

    林乐鸣张珺张志烽
    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学创新思维既体现在传统专业性思维的创新应用,也体现在法学领域引入新思维并实现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创新型法治人才,法学高等教育强化创新思维培养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但国内法学本科教学体系中,法学创新课程存在专创融合不足、理实融合较弱等典型问题,且聚焦法学创新思维的课程建构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针对法学创新思维特点,大连海事大学研究并率先开设"法学创新思维"本科课程,打造高水平、有特色的创新课程,健全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建设,更好回应创新法治人才培养需求.

    创新型法治人才培养创新思维创新创业教育本科教学改革

    公安院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着力点、原则及实施路径

    王文哲
    119-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公安院校外语课程如何在开拓学生国际视野同时,引导学生自觉坚定国家认同和理想信念,是对"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等一系列问题的最好回答.公安院校外语课程思政有其自身特殊性,应通过重构课程价值目标,将国家意识与国际视野培育纳入其中,坚守忠诚警魂育人底色,站稳政治立场,保持开放心态,坚定国家和民族认同,从学校、教师和课堂三个维度畅通实践路径,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价值,提升育警育人实效.

    公安院校外语课程思政着力点原则实施路径

    征稿启事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编辑部
    封3页

    作品选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