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师范大学

郑进保

双月刊

0476-0301

jbnuns@bnu.edu.cn

010-62207851

100875

北京新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CSSC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和技术科学、环境科学、交叉科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其中属省部级以上各种科学基金资助的论文占90%左右。正努力实现“国内第一源、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学术刊物”的办刊目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类上临界带移民分枝过程的下偏差估计

    谢春艳张梅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一类带移民的上临界分枝过程(Zn),存在一列正常数cn可以用来描述过程的增长速度.任取一列满足kn→∞和kn=o(cn)的正常数kn,P(Zn=kn)的渐近行为即为Zn的下偏差.假设EZ1lnZ1=∞∶ 1)证明了过程Zn的一个局部极限定理;2)给出了在Schröder和Böttcher情形下Zn的下偏差估计,补充并完善了已有文献的结果.

    上临界带移民分枝过程下偏差

    液面上耦合振子系统的同步模式

    董蔚童浩轩张皓玥彭韵茹...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MATLAB对耦合双节拍器系统模型的动力学方程组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初始条件决定了系统达到稳态时所呈现的同步模式;探究了液体的黏滞阻力与耦合板的质量对系统同步模式的影响,黏滞阻力的大小与稳态时为反相同步的概率呈正相关关系;耦合板质量与稳态时为反相同步的概率呈负相关关系;在弛豫时间方面,发现同相同步比反相同步的平均弛豫时间更慢;在实验上,搭建液面上的耦合振子系统,使用水、质量分数为10%的盐水和食用油3种黏滞系数不同的液体进行实验,定性地得到了与数值模拟一致的结果.

    耦合振子系统非线性系统同步状态弛豫时间

    视知觉训练与初级视皮层神经元信息及其表征容量

    刘赵凡王大辉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猕猴初级视皮层(V1)神经元的群体活动在轮廓线检测训练过程中的变化发现:知觉训练可以降低V1神经元响应在不同试次之间的变异性,促使V1神经元对相同刺激的响应更加稳定;训练还可降低V1神经元群体中神经元活动之间的相关性,使V1神经元之间的活动更加独立;增加了神经活动的维度,提高了神经元表征信息的容量,减少了冗余的神经活动,进而提升了感知能力.

    知觉学习初级视觉皮层神经元群相关性

    TPC气体探测器研究

    张耀锋尹远曹蕾刘熔...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时间投影室(TPC)气体探测器的研制工作:1)设计了探测器漂移区场笼结构,通过设计与优化印刷电路板等梯度势电极的精确位置构建,获得了均匀的电场分布;2)探测器雪崩放大区通过构建3层细丝电极实现;3)探讨了多层多根细丝电极的电场分布计算、电极焊接安装工艺、电极细丝张力维持、探测器不同工作状态转换等工艺技术;4)采用DPC电阻阵列法对探测器的信号读出部分进行简化,实现20路x20路接收电极输出简化为4路输出,并进行了位置刻度试验;5)利用研制的探测器开展了宇宙射线入射信号的测量,获得了真实有效的输出波形,测量波形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并取得了电离事件的有效二维位置分布.本工作可为类似TPC探测器的研制及试验提供经验积累和技术借鉴.

    时间投影探测器电场计算多丝电极宇宙射线测量DPC电阻阵列

    基于天文台址条件提升LAMOST-Kepler/K2巡天项目的预研究

    胡雪莹付建宁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充分利用Kepler空间望远镜2009年4月-2018年10月对约80万颗恒星的超高精度时序测光数据,LAMOST望远镜于2012和2015年分别开启了对Kepler(K1)和K2天区的低分辨率光谱观测,即LK1和LK2巡天项目.在统计了 LK1和LK2项目的观测覆盖率之后,就台址条件优化对项目的提升进行了预研究.结果表明:截至2021年6月,LAMOST对K1天区目标星的覆盖率为43%,对K2天区可观测目标星的覆盖率为38%;如能将台址视宁度、天光背景,以及晴夜数这3个方面提升至品质较好的天文台址水平,则LAMOST对K1天区的覆盖率将在2个观测季后达到80%,对K2天区也将在4个观测季后达到70%.

    LAMOST巡天LAMOST-Kepler项目天文台址观测条件

    PSR J0826+2637的模式变换特性研究

    林权伟党世军支启军白俊涛...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FAST在中心频率为1.25 GHz的观测数据,分析了 PSR J0826+2637的单脉冲能量分布和调制特性,发现存在新的模式变换,并探讨了不同模式的平均脉冲轮廓和偏振特性.结果显示:在B模式中存在强、弱2种模式,弱模式中存在脉冲消零(PN)现象,脉冲消零比(NF)为2.7%;在强、弱2种模式中,中间脉冲的偏振结果差异较小,而主脉冲的变化较大.PSR J0826+2637的模式变换特性很难用现有的模型来解释.

    脉冲星模式变换偏振PSRJ0826+2637

    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的分子分型研究进展

    樊小龙杨子辰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分型指南出发,综述了近20年来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的分型诊断进展.胶质瘤分型诊断理论的重要变化,是从基于临床和组织学特征的组织学分型向结合细胞生理学分子特征的分子分型的转变.若干胶质瘤分子、特征核型的发现促成了分型理论向疾病本质的深化.在此之上,基于脑发育模型的分型,而非基于组织学的形态特征的分型,有望成为胶质瘤分型的方向.

    胶质瘤分子特征异柠檬酸脱氢酶ATRX端粒酶逆转录酶lp19q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

    除草剂乙草胺抑制大鼠肝脏细胞肾上腺素能受体所介导的胞浆钙振荡

    刘方圆张彬彬崔宗杰
    4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田间除草剂乙草胺施用之后非常容易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河流溪水中乙草胺浓度可达纳摩尔水平,从而对水生生物产生长期影响.因职业关系而产生的皮肤暴露和吸入,可导致人血液乙草胺浓度达到微摩尔水平.对乙草胺体内动力学的研究,发现肝脏是乙草胺毒理作用的主要靶器官.已知在肝脏细胞多种生理功能中,钙离子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研究在新鲜分离的大鼠肝脏细胞,乙草胺对肾上腺素能受体所介导胞浆钙振荡的可能影响.实验发现低浓度乙草胺(1、10μmol·L-1)对苯丙肾上腺素所诱导钙振荡没有影响,但是高浓度(50、100、200 μmol·L-1)乙草胺在有些肝脏细胞可逆性抑制苯丙肾上腺素所诱导的胞浆钙振荡.在苯丙肾上腺素2次串联刺激之间短暂加入乙草胺(1、10、100μmol·L-1),乙草胺对肝脏细胞基础钙浓度没有影响,也不影响第2次苯丙肾上腺素刺激所引发胞浆钙振荡.细胞免疫化学研究发现在新鲜分离的大鼠肝脏不同细胞,α1肾上腺素能受体密度存在明显差异.对固定的大鼠肝脏切片进行组织免疫化学检测,发现α1肾上腺素能受体在肝脏小叶的密度梯度分布:α1肾上腺素能受体密度从中央静脉方向到门脉方向从低到高逐渐增加.这种α1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密度梯度分布,可能是乙草胺选择性抑制苯丙肾上腺素刺激分离大鼠肝脏细胞所诱发钙振荡的原因.本文数据揭示,在急性皮肤暴露或乙草胺中毒后可达到的血液浓度,短期施加乙草胺,可一过性抑制肝脏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所介导的胞浆钙振荡.长期乙草胺暴露,可能对肝脏细胞正常钙信号系统产生持续性不良影响.

    乙草胺肾上腺素能受体钙振荡肝脏细胞

    "一带一路"倡议下区域碳不平等量化及政策启示

    林泽坤孟凡鑫王东方孙宇彤...
    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贸易背景下量化分析"一带一路"区域的碳不平等,厘清"一带一路"区域隐含碳排放和经济收益不均衡分配的内在机制,是践行绿色"一带一路"倡议的科学前提及基础.本研究基于全球贸易分析项目(GTAP)数据库,构建环境拓展的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涵盖10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且依沿线区位合并为9大研究区域,核算生产和消费视角下"一带一路"区域碳排放、增加值,追溯隐含碳排放、增加值在研究区域间的空间转移格局,通过构建双边贸易中碳不平等指标及全球贸易网络中碳不平等综合指标,全面地量化分析了"一带一路"区域的碳不平等现象.研究表明:1)2014年"一带一路"区域生产和消费视角下的碳排放分别占全球碳排放总量(25966.23 Mt)的65.29%和60.54%;"一带一路"区域生产和消费视角下的增加值分别占全球增加值总额(669714.27亿美元)的40.87%和40.10%.2)在全球贸易中,"一带一路"区域承担来自非"一带一路"区域的净碳排放转移(即"一带一路"区域向非"一带一路"区域净出口隐含碳排放量)1234.25 Mt,同时从非"一带一路"区域获得了 5 154.83亿美元净经济收益;其中,"一带一路"中东区域作为"一带一路"区域中唯一的隐含碳排放净进口区域,向"一带一路"区域净转移碳排放152.18 Mt,同时在全球贸易中获得了 2801.36亿美元净经济收益;中国是最大的隐含碳排放净出口区域,承担来自全球的净碳排放转移达到903.98 Mt,其中31.30%来自"一带一路"区域的净碳排放转移,同时在全球贸易中承担了349.12亿美元净经济损失.3)在"一带一路"区域内,中国和"一带一路"中东区域之间的碳不平等指标最大,为1.75,表明中国在双边贸易碳不平等中处于不利地位,这主要是由中国重工业、建筑业部门与"一带一路"中东区域贸易中存在严重的隐含碳排放和增加值错配导致;"一带一路"中东区域在全球贸易网络中碳不平等综合指标为2.53,表现为主要受益者,这主要是由于该区域农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均为隐含碳排放净进口部门,而重工业部门获得了大量的净经济收益.整体来看,"一带一路"区域在全球贸易碳不平等中普遍处于不利地位,中国、"一带一路"南亚区域和"一带一路"欧洲区域在全球贸易网络中碳不平等综合指标分别为-2.60、-2.16、-2.22,是全球贸易碳不平等的主要受害者.本研究结果可为在全球贸易下践行绿色"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一带一路"区域碳治理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启示.

    "一带一路"区域碳不平等投入产出模型隐含碳排放

    美国水资源调查监测评价体系综述及对中国的启示

    刘鸿仓宝康妮朱文彬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梳理发达国家水资源调查监测与评价体系,汲取有益经验,可为我国当前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建设提供有益参考.考虑到美国在此方面的先进性,首先以文献综述的方式回顾了美国水资源调查监测与评价的历史发展过程;然后着重从监测技术、组织方式、调查目标、调查内容与评价方法等方面概述了美国水资源调查监测与评价的现状;进而依据其水资源普查进展报告,对美国水资源普查的未来规划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当前水资源调查评价存在的问题,通过系统对比与分析,从数据共享、不确定性分析、水文模型开发应用以及遥感技术推广4个方面提出经验借鉴.

    水资源监测技术调查评价美国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