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师范大学

郑进保

双月刊

0476-0301

jbnuns@bnu.edu.cn

010-62207851

100875

北京新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CSSC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和技术科学、环境科学、交叉科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其中属省部级以上各种科学基金资助的论文占90%左右。正努力实现“国内第一源、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学术刊物”的办刊目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剩余寿命非线性组合预测研究

    徐东辉
    571-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单一预测模型难以准确预测锂电池的剩余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RUL)难题,提出了非线性组合预测方法;利用相空间重构,对实验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重构,将重构后的数据对改进Elman神经网络和非线性自回归(nonlinear autoregressive with exogenous input,NARX)神经网络这2个单项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和预测;采用RBF神经网络对2个单项模型的预测值进行非线性组合,获得最终的RUL预测值,结果表明:非线性组合预测方法的均方根误差比PCA-NARX方法提高了近1%,比NARX方法提高了近2%,比改进Elman方法提高了近3%,非线性组合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及泛化能力,采用相空间重构技术有利于提高非线性组合方法的预测精度.

    锂离子电池时间序列非线性组合RBFNARX改进Elman预测

    风险投资预测-决策模型与风险定价机制研究

    刘李俪姜恒张永林
    577-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于风险投资全过程,发现了风险投资的金融行为特征,明确了当风险投资主体高度理性时,外部市场不确定和投融资主体之间信息不确定并不是绝对的外生;借助数学模型,论证了风险投资预测过程的实质是将风险内部化.风险投资主体充分运用其投资优势,对投资目标的可行性、不确定性和收益性等方面进行事先"定性"考察、分析与判断,使投融资过程中的风险内部化.在预测的基础上,风险投资主体根据所拥有的投资优势、掌握的经验数据与未来信息,运用动态连续判断策略,获得"定量"风险收益优化组合决策,而不是传统地降低风险.最优风险收益组合决策与无预测决策的收益差值,即风险外溢与创新外溢的估值,体现了风险投资作为内部驱动的经济意义.

    投资优势未来信息风险内部化预测-决策风险-收益优化组合

    小行星"北师大星8050"的测光性质研究

    乔柯霖高健贾涵筇任逸...
    584-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得到小行星"北师大星8050"的相关性质,使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85 cm和云南天文台稻城选址点50 cm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利用基于蒙特卡洛-马尔科夫链算法的盘积分Lommel-Seeliger椭球模型,对北师大星的相关参数进行了反演,得到北师大星的椭球半径长度分别为(5.140±0.010)、(1.698±0.004)、(1.077±0.004) km,自转周期为(5.397±0.003)h,几何反照率pv=0.195±0.001;在H-G1-G2星等系统下的相位因子G1=0.259±0.002、G2=0.373 ±0.001,自转轴指向的黄道坐标为(104.68.,±80.06.)或(284.68.,±80.06.).

    小行星北师大星8050测光光变曲线反演Lommel-Seeliger椭球蒙特卡洛-马尔科夫链

    随机序列展开量子蒙特卡洛模拟中非对角关联函数的测量

    朱文静郭文安
    593-6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要介绍了在随机序列展开方法中利用圈更新计算非对角关联函数的算法.以一维海森堡模型和易面XXZ模型为例,计算了XY面上自旋关联函数和反铁磁磁化强度的模方,通过与密度矩阵重整化群方法计算结果作对比,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量子强关联随机序列展开非对角关联函数

    信息动态

    600,732页

    基于上下文感知和注意机制的多学习情绪识别方法

    万家华陈乃金
    601-6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人脸图像情绪识别效率与准确性,在探讨了深度神经网络、注意机制与损失函数基础上,提出基于上下文感知与注意机制的多学习情绪识别网络结构.该网络主要由场景特征提取、身体特征提取与融合决策3个子网络组成,并采用单双输出结构,实现多标签情绪分类与连续空间情绪回归任务.考虑到多标签情绪分类时标签的不平衡性,提出了一个改进的焦点损失(focal loss,FL)函数,可为小样本或难分类样本分配更多的权重,从而提高了网络训练效率.利用EMOTIC数据集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平均绝对误差回归组合损失训练性能更优,分类平均准确率与回归平均误差率分别为28.5%和0.098,该方法对于小样本或难分类样本具有更好的分类效果.

    人脸图像情绪识别上下文感知注意机制多标签

    无人机摄影测量提取黄土高原切沟参数精度分析

    宋晓鹏张岩王志强邓家勇...
    606-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桥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分别用同时相的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和固定翼无人机摄影测量数据提取切沟形态参数,分析无人机摄影测量提取切沟参数的误差及其原因.结果 表明:1)无人机摄影测量与三维激光测量比较,提取切沟面积、周长和沟长二维形态参数的百分误差<10%;2)与三维激光扫描测得切沟横截面积、平均沟深和体积三维形态参数相比较,无人机摄影测量误差<20%,沟壁陡峭、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大型切沟测量参数误差较大,而沟壁坡度相对较小、植被相对稀疏的小型切沟测量参数误差较小;3)固定翼无人机垂直摄影采集数据的方式会导致切沟沟壁细节数据缺失,从而降低切沟参数提取精度.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生成的DSM无法有效过滤植被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切沟参数的提取精度.与三维激光测量相比,无人机摄影测量切沟地貌参数的精度略低,在切沟短期动态变化监测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切沟形态参数黄土高原

    基于多源数据的上海市高温热浪风险评估

    王丹舟张强朱秀迪申泽西...
    613-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整合遥感数据、社会经济、自然生态数据等多源数据,从危险性(H)、暴露性(E)、脆弱性(V)和适应能力(A)4个维度构建上海市高温风险(HR)评估指标体系及高温风险指数(HRI)计算模型,揭示HR等级分布特征和空间异质性规律,识别风险空间地域及其致灾类型.结果 表明:1)上海市的4个维度指数均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H指数从西南到东北逐渐降低后又升高,E、V和A这3种指数都呈现"中心—外围"特征;2)上海市HR以较低和中等水平为主,呈现从西南到东北逐渐降低后又升高的特征,且同样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热点区在上海市的东北部和西南部,冷点区则大范围集中在城区东部,HRI平均最高值(1.80)在中心城区的长宁区,最低值(0.55)在浦东新区;3)不同致灾类型的面积占比由大到小依次为双维度主导型(45.89%)、单维度主导型(29.32%)、三重维度主导型(13.97%)、综合主导型(8.66%),按照不同致灾类型的面积占比排序,面积最大的是H-A型(16.10%),最小的是V型(0.13%).研究结果为高温风险灾害预报预警机制及防灾减灾措施和方案提供借鉴和启示.

    高温风险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适应能力上海市

    1980-2015年扎龙湿地景观动态变化分析

    杨雨晴宫阿都张玉红陈艳玲...
    624-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扎龙湿地1980-2015年7期土地利用数据、近35年气象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利用数理统计、空间分析与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对扎龙湿地近年来景观类型时空变化、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等问题进行探讨.结果 表明:1)近35年来,扎龙湿地西北、中东和西南部地区景观类型空间变化明显,受人类干扰严重.沼泽地面积减少最多,耕地面积增加最多,草地、林地、未利用地面积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水域和建筑用地面积变化不大.2)在1995-2005年扎龙湿地景观破碎度较高,且2000-2005年变化显著.耕地、林地和草地面积增加,水域、沼泽地面积减少对景观破碎化有直接影响.3)温度增加使湿地水体的潜在蒸发量增大,影响湿地水量平衡.大型水利设施、补水工程的修建有效缓解湿地缺水状况,同时也打破湿地的自然生态水文模式,加剧湿地景观破碎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与可持续发展都面临重大挑战.

    扎龙湿地景观变化驱动因素生态保护

    三峡库区土壤侵蚀和植被覆盖变化分析

    杨凯祥刘强李秀红陆彦蓉...
    631-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利用1987-2019年Landsat数据,合成30 m分辨率的三峡库区年度最大NDVI图像,通过像元二分法计算三峡库区年度最大植被覆盖度,分析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动态;同时,利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估算三峡库区2000和2010年的土壤侵蚀量(T).研究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1987-2019年植被覆盖度持续改善,植被覆盖度增加区域面积占三峡库区面积的75.35%,其中显著增加区域为39.26%.2)三峡库区土壤侵蚀模数(A)2010年为25.51 t·hm-2· a-1,比2000年减少28.22%,水土流失强度明显下降;2010年的水土流失面积为1.91×104 km2,比2000年减少27.38%;坡度>15°区域的T超过整个区域T的86%,坡度>25°的区域T超过整个区域T的60%,海拔为0~500m的区域T超过整个区域T的48%,海拔<1500 m的区域T接近整个区域T的70%,这些区域均是三峡库区水土流失的重点治理区域.3)1987-2015年,降雨略微减少,气温有所升高,尤其是在人类植树造林等活动共同作用下,三峡库区植被覆盖度增加,土壤侵蚀减少.

    GoogleEarthEngineLandsat土壤侵蚀RUSLE植被覆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