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保健文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保健文汇
保健文汇

月刊

保健文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雷海燕何姝杨阳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讨论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到2019年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4例,依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完成分组,设定为对照、研究两组,每组42例患者,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行综合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措施实施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在空腹血糖与餐后两小时血糖方面的控制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在护理满意度组间对比方面,研究组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占有很大的优势(P<0.05).讨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在血糖指标控制方面,有着很高的效果,提升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应用价值较大.

    综合护理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患者应用效果

    系统化口腔护理在慢性牙周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护患关系改善分析

    龚静
    123-124,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在慢性牙周炎护理中应用系统化口腔护理的应用效果和护患关系改善情况分析.方法:回顾我院(2018年3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诊的160例慢性牙周炎病患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患者的病例资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80)例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方法 ,对照组(n=8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25%)高于对照组(81.2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将系统化护理运用在慢性牙周炎疾病的护理中可更好的改善患者口腔健康,还能有效提升护理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于护患关系的改善也很有帮助.

    系统化口腔护理慢性牙周炎护患关系

    核素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探讨

    段崇玲
    125-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核素骨显像方法诊断肺癌骨转移的效果.方法:选取91例经病理确诊为肺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核素骨显像,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91例肺癌患者中,骨转移发生率为62.64%(57/91),总计转移病灶162个,其中胸部骨转移发生率最高,占56.79%,其次为脊柱,占18.52%.结论:采取核素骨显像的方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核素骨显像肺癌骨转移诊断

    医学影像专业超声诊断学实习教学改革策略

    杨涛魏琳丹侯盼
    127-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试论医学影像专业超声诊断学实习教学改革策略.方法:选取2017级的50名影像专业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另选取2018级的50名影像专业学生为观察组,开展超声诊断学教学改革,通过对学生的综合考评及问卷调查,对学生取得的教学成绩及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教学成绩的观察中,观察组教学成绩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教学满意度的观察中,观察组98.00%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4.00%的满意率(P<0.05).结论:开展超声诊断学教学改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及思维应变能力,学生对于教学改革取得的教学效果十分满意.

    医学影像专业超声诊断学教学成绩满意度

    肺部良恶性肿瘤中能谱CT成像技术的诊断价值分析

    周盈春
    129-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能谱CT成像技术在肺部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2017年8月~2018年12月70例我院接收的肺部占位患者,患者入院后均经过病例检查证实,其中良性肿瘤34例,恶性肿瘤26例,通过能谱分析软件对所有患者动静脉期占位灶感兴趣区的不同能量水平40-140keV下CT值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在40-140keV的能量水平下动脉期、静脉期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CT值相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良恶性肿瘤在静脉期与动脉期水浓度处于同一水平,统计学对比差异小,P>0.05,良恶性肿瘤子在静脉期与动脉期的碘浓度与能谱曲线斜率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成像技术应用于肺部良恶性肿瘤诊断中效果显著,可以对动静脉占位灶感兴趣区的CT值进行测定.

    肺部良恶性肿瘤能谱CT成像技术诊断价值临床效果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效果

    刘娇
    13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内镜止血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患者,利用信封式平均将其分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常规止血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内镜止血方案.将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肠鸣音恢复时间、出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比较.数据具有实际统计性(P<0.05).结果:针对观察组患者使用内镜止血治疗方法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0.23%,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5.39%,两组数据对比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停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5±1)d、(2.1±1)d、(7±1)d,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出血停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2)d、(4±1)d、(13±3)d较短,两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内镜止血能够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出血治疗内镜止血

    磁共振DWI和PWI联合在不同时期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国静静
    13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DWI和PWI联合检查在不同时期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52例脑梗死患者中,行磁共振DWI和PWI联合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DWI和PWI关系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结论:在磁共振DWI和PWI联合检查结果中,能够准确反映出脑梗死的发生和进展情况,进而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磁共振DWIPWI脑梗死早期诊断

    CT与MRI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的比较

    朱儒焱李华强
    135-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周围型肺癌诊断中CT检查与磁共振成像(MRI)的临床价值比较.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周围型肺癌患者108例,在治疗前先后分别接受MRI检查及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结果.结果:肿瘤直径≤5mm时,肿瘤结构、肿瘤周围特征性表现的检出率CT高于MR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5mm时,CT与MRI检出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MRI检查可弥补CT检查中存在的不足,提升诊断准确率,具有比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CT磁共振成像MRI周围型肺癌诊断价值

    胃肠道肿瘤CT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贾学燕
    137-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道肿瘤CT影响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选取于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据病理检查,6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中,平滑肌瘤27例,脂肪瘤20例,恶性淋巴瘤7例,腺瘤6例,入组后对所有患者均采用CT影像学进行病症具体情况诊断,探究CT影像在胃肠道肿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过本次实验后发现,CT影像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共检测出26例平滑肌瘤、19例脂肪瘤、7例恶性淋巴瘤、5例腺瘤,检查准确率(95%),对比发现,CT影像的检查准确率与病理检查之间无较大差异,不具备可比性,(P>0.05).结论:对于患有胃肠道肿瘤的患者使用CT影像进行检查诊断,准确率较高,且能够判断出患者病症的具体类型,对其预后治疗效果的提升有积极意义.

    胃肠道肿瘤CT影像学诊断病理检查应用价值

    床旁超声在危重症患儿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

    段庆宁黄秋香高丽娜藏如金...
    139-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床旁超声技术在危重症患儿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患儿,随机分为超声组及非超声组.超声组在中心静脉置管中采用床边超声血管实时定位引导穿刺,非超声组采用传统体表标志定位法进行穿刺.选取3名经过培训的主治医师为操作人员.记录不同组别患者基本资料及中心静脉置管情况,包括操作次数、操作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1)超声组穿刺36次,平均穿刺1.29±0.14次/人,总体成功率96.43%,单部位成功率75%;非超声组穿刺49次,平均穿刺1.44±0.13次/人,总体成功率88.24%,单部位成功率 61.22%,总体和单部位成功率、人均穿刺次数比较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2)超声组27例置管成功患儿操作时间为10.62±2.39分钟,非超声组30例置管成功患儿操作时间为13.27±3.54分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95%CI:1.028-4.272).(3)穿刺并发症超声组4例,非超声组8例,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床旁超声技术在危重症患儿中心静脉置管时,可明显缩短中心血管通路的建立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超声中心静脉置管危重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