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保健文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保健文汇
保健文汇

月刊

保健文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实习生护理不良事件分享教育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梁惠
    201-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实习生护理不良事件分享教育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7月到2018年3月在临床实习的100例护生为研究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分为每组各50例的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实施传统教学法及护理不良事件分享教学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比两组护生对教学方法 的满意度,对比两组护生理论知识及实操知识得分情况及实习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综合比较可知,观察组理论知识及实践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方法 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00%,显著低于对照组为20.00%.结论:将不良事件分享教学法运用到临床带教中,能提高护生理论知识及实操知识,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取得的教学成果显著,可加以推广并不断利用.

    护理不良事件分享教育临床护理教学理论知识实操知识不良事件发生率

    "启发式"教学查房在心血管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陈静王洁陈玲
    203-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启发式"教学查房在心血管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名住陪医生均在2018年9月—2019年7月进入本院接受培训活动,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均由30名学生组成,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应用"启发式"教学查房,对比两组知识掌握情况、教学满意率量,判断整体教学质量.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教学满意率为93.33%,对比对照组73.33%更高,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教学中使用"启发式"教学,注意实施课前准备、课后小结,提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充分发挥协作能力,提升知识掌握水平,整体教学满意率较为理想.

    "启发式"教学查房心血管疾病应用效果

    探讨炎症性肠病的营养干预护理在治疗中的价值

    张杰
    205-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营养干预在炎症性肠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4月收治的10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即每组50例患者.其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需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营养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检查指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两组对比研究后,对照组患者的体质量、白蛋白、血红蛋白、胆固醇、丙氨酸转氨酶、尿素氮等指标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营养干预护理,能够提升患者治疗质量,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炎症性肠病营养干预护理价值

    人性化护理在基层医院人流术中的实践探讨

    张琴
    207-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讨基层医院人流术中施行人性化护理的实践效果.方法:择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接收并行人工流产术的200例病人为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将这些病人列为观察组、普通组,各组100例;普通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增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评比两组病人术后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经不同护理后,观察组病人术后HMAM评分、术后焦虑出现率均显著低于普通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运用于基层医院人流术病人中的效果理想,能辅助提升手术效果,减轻病人术后焦虑程度,对促进病人身心健康、提升护理满意率均有重要作用.

    基层医院人工流产术人性化护理心理状况满意率

    患者血栓风险评估效果探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体会

    李芡芡
    209-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利用血栓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工作对预防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病症的效果以及给予患者护理的方法 与效果.方法:主要针对2017年12月-2019年1月份期间在本院诊疗并卧床休养的46例患者诊疗信息分析,并依据护理方式差异分组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常规护理模式以及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血栓风险评估后制定的防范措施.在护理后,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几率统计,并统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在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几率统计时,研究组几率较低,在对患者的满意程度分析时,研究的几率较高P<0.05.结论:利用血栓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预防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病症具有显著的效果,并且进一步可以显著的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在临中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

    血栓风险评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病症

    风险管理在产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罗艺
    211-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产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8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136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n=68)与对照组(n=68).对照组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以常规方式进行干预;研究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房护理管理中进行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产房护理质量,并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

    产房护理管理风险管理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内科护理的效果

    翟娜
    213-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内科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4月消化内科收治的20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按照男女比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方式,而观察组患者运用循证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止血时间、出血次数以及预后状况.结果:经过两组实验结果 对比,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2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8.98%,而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为(34.12±5.69)h短于对照组(39.82±7.69)h,观察组患者的出血次数为3次,而对照组的出血次数为6次,两组数据资料对比有差异,具有实际统计意义(P<0.05).结论: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循证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止血,减少出血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出现,从而提升上消化道患者的治疗质量,具有较高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上消化道出血循证护理实验

    手臂输液港、胸壁输液港的应用效果对比

    宋海燕
    215-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手臂输液港与胸壁输液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4月笔者所在科室收入需植入输液港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输液港类型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为胸壁输液港,观察组为手臂输液港.记录两组植入导管长度、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并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痛感.结果:观察组患者置管操作时间、植入导管总长度及血管内导管长度、维护时间与对照组相比,P<0.01.置港1d时,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1/20),对照组为20.0%(4/20),组间P>0.05.结论:手臂输液港较胸壁输液港具有痛感低、操作时间更短等优势,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手臂输液港胸壁输液港静脉穿刺舒适度并发症

    1055例阴性献血者标本的HBcAb滴度与电化学发光COI值的关联性分析

    王金花蒋昵真王亚武陈晓莉...
    217-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江苏地区献血者中HBcAb阳性情况,并分析HBcAb滴度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OI值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对1055 例(ELISA -/NAT -)献血者样本进行HBcAb检测,对于HBcAb检测阳性者予以滴度1:16、1:32稀释再检测,对比分析不同滴度的COI值.结果:1055例样本中,有360例HBcAb为阳性样本,占34.12%.而在这360例HBcAb阳性样本中有33.61%HBcAb滴度<1:16,COI检测均值0.324,有13.89%HBcAb滴度在1:16~1:32,COI检测均值0.011,另52.5%HBcAb滴度>1:32,COI检测均值0.009.三组不同滴度的COI检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滴度>1:16组的COI检测值显著低于滴度<1:16组(p<0.001).结论:江苏地区健康献血人群的HBcAb阳性率较高,且HBcAb滴度与COI检测值密切相关,当COI检测值≤0.014时,HBcAb滴度可基本确定>1:16,而当COI检测值在0.014~1时,可基本判断HBcAb滴度<1:16.

    电化学发光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滴度COI

    辐射染色体畸变分析人工收获与自动收获的对比

    苟华井婧贾娟岳京晏...
    219-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人工收获与自动收获两种方法 比对,探讨自动收获平台在未来的应用趋势.方法:对96例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及时接种,在人工与自动平台下进行收获,用蔡氏显微镜及分析系统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自动平台收获下,染色体全片细胞数整体高于人工收获,核型形态分散好,畸变率略高于人工收获.结论:在自动平台收获下,染色体全片细胞数,核型形态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染色体畸变差异无显著性.自动平台下能够优化染色体制备质量,实现制备过程的自动化和标准化.

    畸变分析细胞数核型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