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医学
北京医学

月刊

0253-9713

bjyxzz@yahoo.com.cn

010-65223466

100005

北京市东单三条甲7号

北京医学/Journal Beijing Medical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主要对象是广大中、西医学卫生人员及科研人员。本刊的任务是推广交流北京地区及周边各省市医药卫生科研成果和中、西医药防治疾病的实践经验,为提高医学科学水平服务。主要栏目有论著、论著摘要、实验研究、综述、药物与临床、短篇报道、病例报告及临床经验交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北京市朝阳区城乡结合部4~6岁儿童行为异常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邱丹屈艾彬谢孟杰张玲...
    585-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4~6岁儿童行为异常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11-12月北京市朝阳区城乡结合部7所幼儿园4~6岁儿童,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儿童行为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889名儿童,其中男472名、女417名,平均年龄(4.6±0.7)岁.存在行为异常85例,行为异常检出率为9.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6岁(OR=2.070,95%CI:1.200~3.571,P=0.009)、出生时缺氧或窒息(OR=7.888,95%CI:3.488~17.838,P<0.001)、看电子屏幕时间>120 min/d(OR=3.265,95%CI:1.625~6.560,P=0.001),暴力型家庭教养方式(OR=17.937,95%CI:3.111~103.439,P=0.001)和矛盾型家庭教养方式(OR=10.653,95%CI:4.294~26.428,P<0.001)是儿童行为异常的危险因素,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OR=0.414,95%CI:0.215~0.794,P=0.008)是儿童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结论 北京市朝阳区城乡结合部4~6岁儿童行为异常检出率较低.4~6岁儿童行为异常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可通过孕期保健、改善家庭教育和降低儿童电子屏幕时间等方法减少儿童行为异常的发生.

    行为异常影响因素城乡结合部家庭教育儿童

    远隔缺血适应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焦婷婷郭勇张颖刘晔...
    590-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远隔缺血适应(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RIC)干预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效果.方法 选取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Ovid、Cochrane Library、Scopus等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2月公开发表的RIC干预AIS的中英文RCT研究.对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 4.1.2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评估RIC对AIS的干预效果.结果 共检索文献1 962篇,纳入有效RCT研究20篇,涉及研究对象4 030例.20篇文献中18篇文献质量中等、2篇文献质量较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后与常规西医治疗组相比,RIC联合常规西医治疗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较低(MD=-1.82,95%CI:-2.40~-1.24)、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较低(MD=-0.54,95%CI:-0.67~-0.40)、Barthel指数较高(Barthel index,BI)(MD=8.7,95%CI:6.80~10.61),神经功能预后较好(RR=1.08,95%CI:1.04~1.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项研究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RIC干预AIS的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远隔缺血适应急性缺血性卒中meta分析RCT

    病理性tau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中传播机制的研究进展

    于暖赵丽
    600-604页
    查看更多>>摘要:Tau蛋白异常折叠和聚集是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在内的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近年来,病理性tau蛋白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受到重视,一旦经细胞间传递至正常神经元,病理性tau蛋白即可诱导正常tau蛋白发生异常折叠和聚集,并累及更多神经元,加重AD的病理进展.本文就病理性tau蛋白在AD患者脑内细胞间的传播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阿尔茨海默病tau蛋白tau传播神经原纤维缠结老年斑β-淀粉样蛋白

    CXC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阿尔茨海默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任壮壮张玉凤邱峰
    605-6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其病理机制尚不明确.神经炎症在AD的脑结构和功能变化上发挥重要作用,CXC趋化因子及受体作为炎症中的关键介质,一方面通过募集免疫细胞、清除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Aβ),以及促进神经调节和神经营养因子的产生等途径抑制炎症,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却可促进脑内炎症的发生,导致神经元损伤,加速AD的进展.本文从CXC趋化因子及受体对AD病理的影响等方面阐述其在A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为探索AD新型生物标志物及潜在的治疗靶点提供依据.

    阿尔茨海默病CXC趋化因子受体

    超声导入促渗机制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刘慧苏语涵田晨羲卜凡栋...
    609-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较于口服给药,经皮给药在避免药物胃肠道刺激、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更好的患者依从性等方面更具优势,但由于角质层的特殊屏障功能,上述优势无法发挥更好的治疗作用.近年来,作为一种促进药物经皮渗透的方法,低频超声导入给药得到了广泛研究.本研究对超声导入的促渗机制,超声导入的增强剂和靶向造影剂及其在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骨骼肌肉疾病、基因治疗等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超声导入促渗透皮给药机制超声增强剂临床应用

    《中国克罗恩病诊治指南(2023年·广州)》解读

    李玥钱家鸣
    613-617页

    应用德尔菲法构建老年护理学老化模拟体验教学评价体系

    孙蕊常红徐璟祎
    618-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老年护理学老化模拟体验教学评价体系.方法 在Jeffery仿真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于2024年1-2月选取18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根据指标筛选标准并综合专家建议,确定老年护理学老化模拟体验教学评价体系.结果 2轮专家咨询问卷的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91和0.92、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26(χ2=261.957,P<0.001)和0.228(χ2=518.404,P<0.001).最终建立了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50个三级指标构成的老年护理学老化模拟体验教学评价体系.结论 基于Jeffery仿真理论模型,应用德尔菲法建立的老年护理学老化模拟体验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对老年护理学教学领域提供有效依据与借鉴.

    护理教学Jeffery理论德尔菲法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