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京中医药大学

王永炎

月刊

1006-2157

jbutcm@yahoo.com.cn

010-64287405

100029

北京北三环东路11号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宗旨是为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服务,主要反映中医药研究的新成果、新成就、新动态,贯彻“双百方针”,活跃学术空气,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本刊最适合高级中医药工作者阅读参考。本刊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辟有“学科展望”、“专家述评”、“21世纪中医发展战略研讨”、“博士之光”、“名师与高徒”、“科研思路与方法”、“科技之窗”、”“理论研究”、“临床研究”、“经典著作”、“中医药实验研究”、“中药化学”、“制剂与炮制”等专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精神症状五神藏辨治体系的构建

    贾竑晓
    1629-1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中医精神病学存在的指导理论不统一、疾病命名有局限、内科躯体症状辨证论治模式在精神科不适用及临床疗效待提高 4 个学科瓶颈问题,本文以"针对以核心症状为代表的核心病机确定核心方药"这一辨证论治的基本思想为指导原则,以西医精神病学的精神症状为辨治的核心症状,用整理加工提高的五神藏理论对精神症状定性、定位,确立常见精神疾病的核心病机和治法。其中,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病机为"肾虚肝妄",治以益肾平肝;抑郁症的核心病机为"阳气郁遏",治以升阳开郁;双相情感障碍的核心病机为"金旺火伏",治以益阴调阳;焦虑症的核心病机为"肾虚志亢",治以益肾平虑;抽动障碍的核心病机为"肾虚肝风",治以益肾平肝息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核心病机为"肾志亏虚、心神浮越",治以补肾益志藏神;孤独症的核心病机为"肾虚神弱",治以补肾养心益神。最后针对核心病机,以临床实证经验确立常见精神疾病治疗的核心方药,构建精神症状五神藏辨治体系。

    精神疾病五神藏辨治体系

    针刺治疗抑郁症残留症状失眠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付清楠张捷杨婧李阳...
    1637-16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针刺治疗抑郁症残留症状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1 年6 月—2023 年12 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身医学科门诊就诊的108 例抑郁症残留症状失眠患者采用区组随机法分为针刺组(8 周进行24 次针灸治疗)和药物组(服用艾司唑仑1 mg,每日1 次,连续8 周),每组54 例患者,观察基线和第4、8、12、20 周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SF-36 健康调查问卷(SF-36)评分的变化,针刺治疗过程中采用针刺不良反应评价表评估针刺安全性。结果 与药物组比较,针刺组患者治疗后PSQI、ISI、HAMD评分、HAMA评分、SF-36 评分与基线的差值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总有效率为 72。22%,药物组总有效率为 14。8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可以提升抑郁症残留症状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其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抑郁症残留症状失眠郁病不寐针刺临床研究

    基于"心气虚则悲"分期论治卒中后抑郁

    孙逸龙宋研博徐方飚吴易俊...
    1646-1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本团队根据《黄帝内经》中记载的"心气虚则悲",提出心气虚为卒中后抑郁的基本病机,悲为其主要表现,故从心论治卒中后抑郁,临床可分为心肝期、心肺期、心脾期、心肾期。以调气补心为卒中后抑郁的治疗原则,心肝期、心肺期的卒中后抑郁患者以中青年居多,病性多属实,心虚不甚,当以通经调气为法;心脾期、心肾期的卒中后抑郁患者多见于中老年,病性多属虚,心气亏虚较重,当以补益为要。针对以上 4 期,本团队临证分别予逍遥散、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金匮肾气丸治疗,临床疗效较好。本文以从心论治卒中后抑郁的中西医理论基础、卒中后抑郁的基本病机与分期、调气补心的治疗原则 3 个层面立论,探讨从"心气虚则悲"论治卒中后抑郁的诊疗思路,浅析治疗本病的临床用药经验,以期为治疗卒中后抑郁提供参考。

    心气虚心气虚则悲卒中后抑郁分期论治理论探讨

    论《黄帝内经》观点集成

    翟双庆
    1655-1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黄帝内经》理论中存在不同观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正确理解、运用这些不同的观点,本文探析《黄帝内经》理论体系"观点集成"特点产生的基础,从《黄帝内经》核心观念的角度阐释"观点集成"理论的意义和临床价值。在把握《黄帝内经》"观点集成"特点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是把握"观点集成"特点的主线和核心。对于不同观点的理解,应广泛而深入,切忌用一个观点去理解所有观点,也不应用一个观点去解释另一个观点,机械地将两种观点混杂在一起。同时,要理清不同观点的构建过程,从不同的角度去把握这些观点。了解《黄帝内经》"观点集成"特点,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黄帝内经》理论内容,亦有利于开拓诊治疾病的思路,发展、创新中医药理论,提高临床疗效。

    黄帝内经观点集成核心观念临床应用中医思维

    从肝郁脾虚与线粒体自噬的相关性探讨中枢疲劳的病理机制

    张翼飞于清茜施晴寰兰碧娟...
    1661-1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枢疲劳系因精神压力过大或躯体活动过度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从而表现出一系列疲劳症状。目前中枢疲劳的病理机制尚不明确,以线粒体自噬为代表的线粒体质量控制途径与中枢疲劳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医学认为,肝郁脾虚是中枢疲劳的关键病机。本文认为,氧化应激可能是中枢疲劳发生的重要基础,能量代谢障碍是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的具体表现,而活性氧的异常积累是中枢疲劳的病理产物。因此,基于氧化应激与能量代谢,从线粒体自噬的角度探讨中枢疲劳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的病理机制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可为中枢疲劳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借鉴。

    中枢疲劳线粒体自噬肝郁脾虚氧化应激能量代谢

    《傅青主女科》白芍、甘草药对配伍应用探析

    郭霖霖刘雁峰任巧生李晶晶...
    1668-1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傅青主女科》记有白芍、甘草药对共 16 处,治疗涵盖带下病、月经病、妊娠及产后病等多种疾病,其药用剂量、炮制方法、药对比例皆有精义。通过对白芍、甘草药对配伍应用的案例及剂量、炮制、比例特点进行分析,发现白芍、甘草药对在带下病中疏肝健脾以化湿止带,在月经病中调肝补脾以调经止痛,在妊娠病中养血益气以降逆、安胎,在产后病中调补气血以祛邪通乳,对于大怒小产则奏平肝降逆、缓急止痛之效。剂量方面,白芍多用3~5 钱,甘草多用 1 钱,并根据肝郁、脾虚的主次程度来调整两药用量。炮制方面,多用酒白芍、生甘草,酒炒可使白芍养血行血、补而不滞,大多用于肝气郁滞或气血亏虚所致疾病中;甘草生用补而不腻,并能起到泻火之效。配伍比例方面,治疗肝郁克脾,白芍、甘草比例多用5∶1;若气血不足为主,则为3∶1;若火热明显,则为 1∶1。探析《傅青主女科》中白芍、甘草药对的应用规律,旨在深入学习传承傅青主学术思想,为临证精准运用及研究白芍、甘草药对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傅青主女科白芍甘草芍药甘草汤药对

    论李东垣"至而不至,是为不及"思想

    李想谷建军
    1675-1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东垣作为补土派创始人,重视中焦脾胃在人体气机升降运动中的作用。李氏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提出调治脾胃为治疗肝、心、肺、肾诸脏疾病的关键。其中,"至而不至,是为不及,所胜妄行,所生受病,所不胜乘之也"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该条文源自《素问·六节藏象论篇》,具有丰富内涵。本文依托五运六气理论和阴火论,对此条文的内涵进行阐释。根据李东垣的发挥,"至而不至,是为不及""所胜妄行""所生受病""所不胜乘之"依次对应着心之脾胃病、肾之脾胃病、肺之脾胃病、肝之脾胃病的发病病机。同时,论述了在脾胃虚损的情况下,其余诸脏病邪传变的规律和治疗方法,为以脾胃虚损为核心的多脏腑病变的论治提供了新思路。

    李东垣脾胃不足脾胃病阴火

    扶正透邪解毒方调控Th17/Treg平衡改善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大鼠肺损伤的机制研究

    李奕璇晏军孔令博柴立民...
    1681-1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扶正透邪解毒方对铜绿假单胞菌肺炎(PAP)大鼠肺损伤的影响并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经口气管插管后滴入 3×109 CFU/mL铜绿假单胞菌悬液 0。1 mL以复制PAP 大鼠模型。将36 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扶正透邪解毒方低(3。18 g/kg)、中(6。36 g/kg)、高(12。72 g/kg)剂量组,哌拉西林组(0。27 g/kg),每组6 只。各给药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蒸馏水,1 次/d,连续 7 d。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铜绿假单胞菌核酸值;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的分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含量;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核孤儿受体γt(RORγt)、叉头蛋白 3(FoxP3)及相关炎症因子的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RORγt、FoxP3 及相关炎症因子的蛋白表达。结果 造模大鼠血清铜绿假单胞菌均为阳性且病理组织切片有明显炎症病变,表明造模成功。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组织结构破坏、上皮细胞脱落。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外周血Th17 占CD4+T细胞比例升高,Treg占比下降,Th17/Treg 升高(P<0。01);血清中 TNF-α、TGF-β、IL-6、IL-17 含量升高,IL-10 含量下降(P<0。01);模型组大鼠RORγt、TNF-α、TGF-β、IL-6、IL-17 mRNA表达升高,FoxP3、IL-10 mRNA表达下降(P<0。01);RORγt、TNF-α、TGF-β、IL-6、IL-17 蛋白表达水平升高,FoxP3、IL-10 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扶正透邪解毒方低、中、高各剂量组及哌拉西林组大鼠肺组织结构破坏、上皮细胞脱落、炎性细胞浸润等情况均有所改善;扶正透邪解毒方中、高剂量组及哌拉西林组大鼠Th17 占CD4+T细胞比例降低,Treg占比升高,Th17/Treg下降(P<0。05,P<0。01);各给药组大鼠血清中TNF-α、TGF-β、IL-6、IL-17 含量下降,抗炎因子IL-10 含量升高(P<0。05,P<0。01);扶正透邪解毒方中、高剂量组及哌拉西林组大鼠RORγt、TNF-α、TGF-β、IL-6、IL-17 mRNA 表达下降,FoxP3、IL-10 mRNA 表达升高(P<0。05,P<0。01);RORγt、TNF-α、TGF-β、IL-6、IL-17 蛋白表达水平下降,FoxP3、IL-10 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论 扶正透邪解毒方可改善PAP大鼠肺部炎性损伤,降低体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抑炎因子水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Th17/Treg免疫平衡。

    扶正透邪解毒方铜绿假单胞菌细菌性肺炎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炎性肺损伤大鼠

    活血解毒方对干燥综合征小鼠颌下腺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

    王东峰朱跃兰侯秀娟谷新怡...
    1693-17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活血解毒方对干燥综合征小鼠颌下腺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细胞淋巴瘤-2(Bcl-2)、存活蛋白(survivin)的影响。方法 以15 只健康C57BL/6J雌性小鼠为空白组。75 只非肥胖型糖尿病C57BL/6J雌性小鼠为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白芍总苷胶囊组(0。233 g/kg)和活血解毒方低(15。925 g/kg)、中(31。850 g/kg)、高(62。335 g/kg)剂量组,每组 15只。空白组和模型组以蒸馏水灌胃,其他组按剂量灌胃相应药物,每日 1 次,连续 8 周。灌胃第 1、2、4、6、8 周后称量小鼠唾液分泌量,计算颌下腺指数,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小鼠颌下腺病理改变,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实时荧光PCR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cl-2、survivin表达。结果 6 组小鼠唾液分泌量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8 周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唾液分泌量、颌下腺指数、Bcl-2、survivin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病理学评分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芍总苷胶囊组和活血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在治疗第 8 周后,唾液分泌量、颌下腺指数、Bcl-2、survivin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升高,病理学评分降低(P<0。05);活血解毒方中、高剂量组Bcl-2、survivin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白芍总苷胶囊组比较,活血解毒方低剂量组第4、6 周唾液分泌量,颌下腺指数降低,病理学评分升高(P<0。05);活血解毒方高剂量组病理学评分降低(P<0。05);活血解毒方低、中剂量组Bcl-2 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活血解毒方可能通过调控颌下腺中Bcl-2、survivin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减轻颌下腺病变,增加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颌下腺唾液分泌量。

    活血解毒方干燥综合征颌下腺细胞凋亡小鼠

    益气活血方对脂多糖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气血屏障功能的影响

    秦丽向盈李涵李敏...
    1702-17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益气活血方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气血屏障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SPF级雄性SD大鼠 60 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5 mg/kg)和益气活血方低、中、高剂量(3。6、7。2、14。4 g/kg)组,每组 10 只。除假手术组大鼠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滴注脂多糖(5mg/kg)制备ALI模型。地塞米松组和益气活血方各组大鼠给予相应药液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1 次/d,连续 7 d。于末次给药12 h后收集标本,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测定肺干湿重比值、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浓度,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闭锁小带蛋白 1(ZO-1)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闭锁蛋白(Occludin)、水通道蛋白(AQP)-1 和AQP-5 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损伤评分、肺干湿重比值和BALF中总蛋白浓度均升高(P<0。01),而益气活血方中、高剂量组较模型组均降低(P<0。05,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 ZO-1、Occludin、AQP-1、AQP-5 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而益气活血方中、高剂量组均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益气活血方能够改善脂多糖诱导的ALI大鼠肺气血屏障功能障碍,作用机制与其上调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和水通道蛋白(AQP-1、AQP-5)表达有关。

    急性肺损伤益气活血方肺气血屏障紧密连接蛋白水通道蛋白大鼠